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宜黄县东陂区苏裁判部长李衣录同志原来是吴村区苏的财政部长,因为侵吞互济会救济费67元,才调他到东陂区苏任裁判部长。区苏在九月间捉拿一个土豪,是年青妇女,生得不错,这位土豪女子家里凑了105元大洋来保这位年青妇女回家去,区苏和李衣录同志就允许拿钱来放他回去。

  • 标签: 李衣录 宜黄县 东陂区 中国共产党 党史
  • 简介:贪污,本指利用职权非法取得钱财。近日,笔者与几位山区农技人员交谈却听说了政策“贪污”一词。

  • 标签: 贪污 政策 农技人员 钱财 山区
  • 简介:贪污罪新探张兆松刑法第155条和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贪污罪的犯罪构成和处罚作了具体规定。199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

  • 标签: 贪污罪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 侵占罪 数额标准 《决定》 从事公务
  • 简介:贪污罪孙谦陈凤超修订后的刑法吸收了自1979年刑法以来有关贪污罪刑事立法的成功经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调整了贪污罪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比较突出的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将贪污罪与贿赂罪归属同类客体,在刑法分则中单独立章。二是明确了贪污罪主体的...

  • 标签: 贪污罪 公共财物 非国家工作人员 行为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非法占有
  • 简介:“嘟……嘟……”盛夏的一天,赤水市国税局局长办公室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来自赤水市检察院反贪局。对方告知国税部门:在近期侦办的一起国有企业负责人贪污案件中,牵扯出另一家企业可能存在严重的偷税问题。市国税局长放下电话后,于是立即召集有关人员研究,成立以市国税局赵副局长为组长,稽查局小李、小赵为主力的专案组展开稽查工作。

  • 标签: 贪污案件 案中案 企业负责人 国税局 副局长 国税部门
  • 简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的公共财物应当是贪污罪行为人与他人共同管理的,(4)贪污公共财物的其他方法贪污罪的犯罪手段,刑法在贪污罪的规定中列举侵吞、窃取、骗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外

  • 标签: 试论贪污罪
  • 简介:贪污犯罪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是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过去贪污犯罪发生在企业等经济部门,二、我国现行刑法中贪污罪的概念及其构成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

  • 标签: 浅析贪污罪
  • 简介:<正>在贪污犯罪案件中,共同贪污占有一定的比例。共同贪污犯罪较之单个犯罪来说,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处罚上也较复杂。但是,由于法律规定得不够明确、具体,加之司法人员在理解上的偏差,对贪污共犯的处罚往往执行不一,因此应引起司法界的注意,并有必要对此探讨。一、现行法律对贪污共犯处罚的规定及司法实践中的不同认识。全国人大常委会

  • 标签: 贪污共犯 共同犯罪人 共同贪污犯罪 主犯 从犯 贪污罪
  • 简介:临时中央政府,为了节俭经济帮助红军,曾发了一个第三号通令,要各级政府严格缩减用费,禁止浪费经济,来帮助红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通令,无论哪一级政府,都要绝对地遵守去执行。

  • 标签:
  • 简介:区分贪污既遂和未遂的标准是行为人是否占有公共财物,在司法实践中对那些未占有公有财物的贪污行为是否能被认定为犯罪未遂,贪污未遂没有占有公共财物

  • 标签: 浅谈贪污罪 贪污罪未遂
  • 简介:贪污行为调查局杨五湖刘明波新加坡的反贪专职机构新加坡在50年代,由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提出了“打倒贪污”的口号,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贪倡廉运动,并于1952年成立了贪污行为调查局,其后又制定了《防止贪污法》和《反贪污法》等法规。新加坡贪污调查局开...

  • 标签: 贪污行为 贪污调查局 新加坡 成文法 公共团体 所得税审计
  • 简介:1999年5月26日,贪污公款5000余万元、潜逃厄瓜多尔达一年半之久的犯罪嫌疑人(主犯)——原西安市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长青,被我公安部国际刑警、陕西省公安厅和西安市检察院组成的4人行动小组,历时8个昼夜,行程数万公里,押解回国……

  • 标签: 贪污 缉捕 主犯 检察院 犯罪嫌疑人 公安厅
  • 简介:<正>被告人:季某,男,二十四岁,捕前系武汉市安装公司三处会计。一九八七年九月中旬的一天中午,被告人趁本单位财务室无人之机,盗窃由出纳员周某保管的空白现金支票二张,后以工程结算单要盖章为由,骗取保管的财务专用章二枚,偷盖在空白现金支票上。嗣后,被告人又以欺骗手段,找邻居付某在支票上填写金额并伪造了取款介绍信,同年十月十二日用其中的一张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人民币三千元。

  • 标签: 被告人 非法占有 支票 欺骗手段 盗窃罪 诈骗罪
  • 简介:  话说这天俺去单位上班,8点半点名之后,领导交给俺一项任务:去到一些单位贪污50000元.说这是昨晚常委会上研究决定的,说这是对俺的一种照顾.……

  • 标签: 领导贪污
  • 简介:<正>刑法第382条和第383条对贪污罪的构成要件与处罚原则均作了明确规定,刑法第382条第3款还规定:“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这是以国家工作人员为主旨的共同犯罪的规定。也就是说,不具有贪污罪主体身份的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相互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但是,如何理解该款的规定,目前刑法理论界众说纷纭,尚未定论,司法实际部门也有待司法解释和理论指导。笔者拟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贪污罪的共同犯罪人类型

  • 标签: 贪污罪 共同犯罪人 职务侵占罪 国家工作人员 构成要件 特定身份
  • 简介:<正>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清王朝,尽管有过励精图治的蓬勃发展阶段,但降至乾隆中期,随着政治相对稳定和经济某种程度的繁荣,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逐渐倦勤政务,骄侈淫佚之风日炽,吏治渐趋腐败。乾隆前期,皇帝虽然对贪官墨吏严加惩处,但是贪污之风却刹不住,到了乾隆后期反而愈演愈烈,大案接连出现。乾隆后期,最大的集团贪污案,是以甘肃布政使王亶望为首的侵吞“监粮”案。甘肃旧例,百姓可以输豆麦捐国子监生。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这一旧例被革除。三十九年(1773年)陕甘总督勒尔谨因甘肃地瘠民贫,户无粮储又时有灾荒,向朝廷请求恢复捐监旧例,筹粮备赈。乾隆批准勒尔谨奏请,特调浙江布政使王亶望改任甘肃布政使,主持收粮捐监工作。王望是原江苏巡抚王师的儿子。他以举人捐纳知县,历官至浙江布政使。王亶望赴任甘肃仅半年,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月就向皇帝报告,收捐19017名,得豆麦827500余石。这巨额粮食,引起乾隆怀疑,发“四不可解”谕诘问勒尔谨:一、甘肃民多艰窘,安得有近2万人捐监?二、民食尚且不敷,又安得这么多粮食捐监?三、捐监粮多达82万,经久必陈腐,又将安用?四、即使每年借给民间,何不留于闾阎,听其自为流转?勒尔谨回奏,甘省报捐监者,多系外省商民。安西、肃州系新疆新辟门户,商民必?

  • 标签: 乾隆后期 尹壮图 布政使 议罪银 贪污案 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