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从词语考释和字形勘误两个方面对《日用俗字》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词语考释主要结合山东方言对“头、觌”等9个词语作了诠释,字形勘误涉及相关的字形考讹。

  • 标签: 词语考释 字形勘误 讹字
  • 简介:幺台幺台指收场、完结:"你们弄呃(这么)闹,我看曩呃(怎么)幺台?"

  • 标签: 语词札记
  • 简介:《黔语词札记》(一)已于《遵义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发表。由于排版的困难,以后,在一些词字的标音上尽可能少用音标符号,而用同音字;至于声调,则改用1、2、3、4标示法,即在音标符号或同音字的右上角标示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如(骨可),或ke~2;(氵勿),或mi~4。有时为避免误出,甚至还注明声调;如,(骨可),ke~2,阳平;(氵勿),mi~4,去声。

  • 标签: 方言词典 贵州方言 同音字 《广韵》 梵净山 札记
  • 简介:清代的一些小说中,人们曾先后用“你能”、“”作“你”的礼貌式,“你能”的合音正好是“”,后来由“”演变为“您”;近代的优伶(男性)及其他一些行当的人被称为“兔”、“兔子”或“兔崽子”,后二者作为骂人(男性)的话也是从那儿来的。

  • 标签: 兔崽子 “兔子” 《老残游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札记 下层社会
  • 简介:<正>《红楼梦》一书所使用的词语异常丰富。然而有些词语现在已不用或罕用,许多词语的意义和现今通用义已不尽相同。这些词语,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是须要注解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自1957年出版启功注释的普及本,至1964年已是第3版,其中竖排本于1973年8月已是第10次印刷,横排本于1979年在湖北第2次印刷。二十余年过去了,这个本子的注释一仍旧贯,未加增补,一些不确切的注文亦未适当修订。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必然要带来文化的大提高、大普及和大发展,人民群众阅读古典小说也就会日益增多。阅读《红楼梦》须要跨越词语的障碍,注解因而应当要求尽可能完善。现有的几种辞书,《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

  • 标签: 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 札记 红楼梦 辞书 出版社
  • 简介:<正>唐代白话诗人王梵志的诗作,国内已有两个整理本,一个是张锡厚先生的《王梵志诗校辑》(以下简称《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另一个是项楚先生的《王梵志诗校注》(以下简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张本在前,广事搜罗并加校注,提供了一个足供继续研究的较好的本子,功不可没。项本在后,吸收了本人及他人的研究成果,补充了一些诗作,后出转精。其他学人,关于王梵志诗校释的论文,为数也不少。笔者近年“预流”于敦煌学的研究,已成十余万字文稿,现刺取王梵志诗语词札记七则,成此拙文,以就正于学界。为便检阅王梵志原诗,在括号中标明张本和项本对各首诗所标的序号,张本在前,项本在后,中间用斜线隔开。

  • 标签: 王梵志诗 敦煌变文 古籍出版 用例 札记 中华书局
  • 简介:阅读佛典文献,主要障碍是词语.其中,不少词语是与佛教观念有关的.在佛典翻译过程中,这些表示佛教观念的词有的是借用汉语中原有的词,或增加新的义位,或增加新的义素.由于佛教已成为汉民族文化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许多基本教义已融入普通人的意识形当中,被彻底认同,因而一般情况下人们难以觉知个别词语的特殊意义.下面诠释二例,以示一斑.一、软语:清净妙好的话

  • 标签: 《大方便佛报恩经》 佛教观念 札记 典语 软语 佛典翻译
  • 简介:对目前通行的三本《古代汉语》教材文选中某些词语和语法现象的注释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林寒涧肃”的“肃”是气温寒冷,不是气氛清冷;“居川林之饶”是占有山川的丰富物产,不是居住在风景优美、物产富足的地方。“然则何由”的“何由”是该怎么办,不是该走哪条路。“侧闻”是听、听到、听说的意思,不是在旁边听到,也不一定是谦词。“君何患焉”的“何”作状语,不是前置宾语。“父母之爱子”之类的句子是单句的主语,不是复句的分句。

  • 标签: 《古代汉语》 词义 语法 札记
  • 简介:“抓药”与“打药”程甲本第十回“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写贾蓉送走为秦氏诊脉看病的太医:方出来叫人打药去,煎给秦氏吃。①句中“打药”二字,与脂抄各本及后来的程本系列如东观阁评、王希廉评、张新之评、金玉缘各本均同,唯程乙本独作“抓药”。诸本第六十九回、程甲乙两本第八十三回都有“抓药”一词,程乙此回改“打药”为“抓药”,使前后文词保持一致,这也是乙本文字修订的一个原则。

  • 标签: 程本 程甲本 王希廉 金玉缘 宝钗 贾蓉
  • 简介:现代汉语诗歌已经口语化,进入了日常的交流,因此,作为中国当代诗人们,他们拥有的现实经验、观察视角、日常呼吸以及挣扎感,应保持与生活平齐的目光。与此同时,也要让语词获得时间的光晕,从而使诗歌获得诗意。柳宗宣的诗歌在现实经验的边缘游弋,并不脱离,但也并不与现实经验妥协,因为那是来自亡灵的目光。这个更为内在的亡灵的目光打开了语词的温度与深度。

  • 标签: 柳宗宣 日常生活 现实经验 诗意
  • 简介: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财务会计专业都开设了《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作为必修课程之一。这门课程讲述的内容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从统计学产生之日起,便以社会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统计研究的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几乎所有的现象和事物。尽管如此,社会经济现象作为一个特定的领域,仍然是统计研究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研究,是在密切联系现

  • 标签: 统计研究 经济现象 经济统计学原理 经济意义 社会经济统计学 函授学院
  • 简介:在金秋10月这个成熟和收获的季节里,中国山西省青联和日本国歧阜县系贯町迎来了友好往来10周年这个大喜的日子。山西省友好访日团一行17人在高建民团长和王毅副团长的率领下,于10月11日—21日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并参加了隆重的10周年庆典活动。时间虽然很短,日程很紧,但收获颇丰。现将我随团访问所见、所闻中感受较深的几点记录下来,作为10周年纪念的纪念吧。友谊万岁

  • 标签: 中国山西 日本人 山西省 日本国 札记 庆典活动
  • 简介:雕塑札记何宝森憧憬石雕1.精神的物质存在一座坟埋着一个死人;一个雕塑藏着一颗灵魂。人与动物之别,在于有意识、有记忆、有对世界的认识力;对历史、对人生的思辨力。古人类对灵魂存在着迷信,加之对于生活的留恋和对生命的渴望,而产生了迷人的梦想。这个梦,是一个...

  • 标签: 雕塑艺术 雕刻品 现代雕塑家 立体造型 化腐朽为神奇 人的精神
  • 简介:如果四季是一部华美的大书,秋天一定是这其中最多彩、最抒情、最成熟、最为大开大合的部分。秋天的每一只野物,每一朵野花,每一颗粮食,每一株庄稼,每一撮泥土……都是大地上最动人的细节,带着季节独有的气场和熟稔的味道。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正>王逸注;“年德盛曰壮。弃,去也。秽,行之恶也,以喻谗邪。百草为稼穑之秽,谗佞亦忠直之害也。改,更也。言愿令君甫及年德壮盛之时,修明政教,弃去谗佞,无令害贤,改此惑误之度,修先王之法也。”洪兴祖注:“不抚壮而弃秽者,谓其君不肯当年德盛壮之时,弃远谗佞也。”王逸和洪兴祖均谓抚壮为及君年德壮盛之时,后来注家都采取这一解释。

  • 标签: 《离骚》 洪兴祖 王逸注 札记 政教 《说文》
  • 简介:<正>2007年9月3日军训结束后,坐在教室里,见到了一本语文书,封面上是徐悲鸿先生所画的两匹奔马。"随心所欲,情之所钟",我一下就想到了这句话。我相信,徐悲鸿先生在画这对马时,一定是随心所欲,笔到意

  • 标签: 徐悲鸿先生 奔马 语文书 一本 神清骨秀 相信自己
  • 简介:达娃的阿姐年初一,这里下了一场雪。"阿姐呢?"达娃问。"不是说到格桑家去了吗?"阿妈拉开门帘,往外望了好大一阵。门帘是新做的。前不久,他亲眼看见阿爸和阿妈骑着马到镇上买回来的。当天晚上,蜡烛燃完好几根,阿妈才缝好这帘子。有时候风吹得很大,把门帘掀开一点,就有些雪花飘进来了。本来年初一,该他们一家人团圆的呀。

  • 标签: 藏北 藏族人 悬崖 雪花 头巾 女子
  • 简介:1.小学路过曾经上过的高小,也不是偶然,因为我单单地弯了很远的路,要去另外的地方.天空还在下小雨,河边捕鱼者刚刚捞上一条白色肚皮的大鱼.我从挂着高小校牌的铁门进去,很寂静,现在是暑假,没有学生,花坛中间几只母鸡在觅食.花坛杂草丛生,没有园丁修剪过的样子,我看到了我在若干年前,手植的桃树、玉兰以及做篱笆的女贞.

  • 标签: 乡村札记
  • 简介:从现状来看,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但是,学生层面的“反思”还很薄弱,不少教师关心的只是自己教学预设的达成度。

  • 标签: 札记 “反思” 教学预设 教师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