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00例,应用早期语言发育进程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并分析患儿信息。结果100例患儿中,全面发育迟缓儿童83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7例。全面发育迟缓儿童和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年龄、母亲职业、母亲文化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初中及以上学历母亲儿童全面发育迟缓几率是大专及以上学历母亲的5.418倍。结论实际中应针对不同阶段儿童进行语言筛查,在此基础上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有效干预,同时强化对低学历母亲的健康教育,降低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成长的影响。

  • 标签: 儿童 语言发育迟缓 全面发育迟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发育状况及家长对儿童语言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因语言发育迟缓就医的学龄前儿童65例,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5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采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及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DS)检测受试儿童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采用GDS鉴定受试儿童行为模式,以发育年龄表示,再与实际年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受试儿童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DQ值>86。观察组儿童适应性、大运动DQ在正常范围;精细动作、语言及个人-社交行为DQ值<85,其中语言功能最低。观察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DQ值低于对照组(P<0.05)。65例语言迟缓患儿中14例为单纯语言迟缓,51例合并其他问题。合并其他问题患儿各功能区DQ值均低于单纯语言问题(P均<0.05)。仅电话随访与同龄儿童相当,能理解冷、累、饿,分清4个介词,识别4种颜色及可数1~5的发生率高于来院随访(P<0.05)。父母学历与单纯语言问题与合并其他问题患儿无相关性(P>0.05)。话迟缓家族病史、首次发现问题者、首次发现时间、就诊延迟时间影响单纯语言问题与合并其他问题患儿语言发育(P<0.05)。结论学龄前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发育状况及家长对儿童语言水平有相关性,语言迟缓儿童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较差。家属不能正确认识儿童语言迟缓问题,不利于早发现及早干预。

  • 标签: 学龄前期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 语言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采用头皮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开展了一项回顾性、对照研究,纳入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 84 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就诊时间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给予 语言康复训练组( 42 例)单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 ,头皮针 + 语言康复训练组 ( 42 例)采用头皮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 。观察 2 组病情改善优良率,《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治疗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 结果:治疗 3 个月后,头皮针 + 语言康复训练组 病情改善优良率为 95.24 % ,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治疗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 ( 90.14±4.65 ),均明显高于 语言康复训练组 ( p<0.05)。 结论: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采用头皮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 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头皮针疗法 语言康复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某院 2017年 6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共 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语言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感觉统合训练,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为 85.00%,对照组家长的满意度为 60.00%,两组对比( x2=6.269, p=0.012),观察组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利用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功能以及认知功能,具有临床运用的价值。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训练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86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分为两组,各 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护理干预,采用 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评估护理后患儿的发育状况。结果:语言、社交行为、适应能力方面,观察组患儿的发育商( DQ)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 P< 0.05);大运动和精细动作方面,两组患儿的 DQ分值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改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发育状况,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儿童 语言发育迟缓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在新生儿期的脑干听觉功能(通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脑干测听记录评估)与1年后语言发育的关系。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图尔库大学医院出生的155例早产儿(出生体重≤1 500克和/或出生≤32周),记录新生儿期的脑干听觉功能。使用麦克阿瑟交际发展量表的芬兰语版本评估平均校正年龄1岁时的语言发育情况。结果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记录中的右耳听觉处理较慢(峰间间隔较长,IPI I-V)与1岁时接受词汇量较少有关(P=0.043)。IPI I-V较长的婴儿更易出现接受性词汇总量减少(少于17个)(P=0.033)。右耳刺激对侧反应缺失会增加词汇量减小的风险(P=0.049)。结论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听力受损可能导致1年后接受性语言障碍。听觉通路功能评估有利于鉴别哪些早产儿存在语言发育障碍的风险。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100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从中随机挑选 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其余 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经过相同的治疗和护理阶段后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儿童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实证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儿童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儿童的语言能力、社交行为以及适应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疾病严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疗效;临床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language retardation, 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100 children with language retard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5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o receiv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ther 50 patient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receive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the same treatment and nursing stage, the nursing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social behavior and adaptabi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disease of children with language retardation is seriou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language ability and behavior ability,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效果。方法 以36例于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到本院儿科就诊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为研究对象,用随机双盲法分成对照组(18例,开展常规护理)与观察组(18例,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适应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运动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升患儿的语言能力,对促进其生活及预后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且在该种护理模式干预下,还可以显著地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语言发育迟缓 患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认知语言训练与康复治疗联合应用在改善发育迟滞患儿病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抽签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发育迟滞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对常规组实施康复治疗,对研究组实施早期认知语言训练联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智能发育情况和社会适应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智能发育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治疗后的上述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早期认知语言训练 康复治疗 发育迟滞 智能发育 社会适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抽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儿童273名分成试验组(ADHD患儿组,n=40)和对照组(非ADHD儿童组,n=233);比较两组儿童的语言发育障碍发生率,分析儿童ADHD与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ADH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3,P=0.616);对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HD不是影响儿童语言发育障碍的独立因素(OR=0.920,P=0.325)。结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相关性。

  • 标签: 儿童语言发育障碍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病例对照研究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戏结合言语训练在2~5岁语言发育迟缓高危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190例2~5岁伴有语言发育迟缓的高危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言语训练,观察组患儿结合游戏进行言语训练,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训练效果,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定患儿的言语发育商。比较两组家长对康复的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康复训练有效率为86.32%(82/95),对照组为73.68%(7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Gesell发育量表评分(60.36±8.25)分,对照组(56.67±7.8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康复效果、服务态度、专业技能、人文关怀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5岁伴有语言发育迟缓的高危儿童中,结合游戏进行言语训练可改善患儿言语发育商,更好地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高危儿 语言发育迟缓 言语训练 游戏 康复 发育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软骨发育不全(ACH)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ACH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女,1岁,母亲身材矮小,因发现双下肢膝反张9月余入院。查体:头围45 cm,身材矮小,四肢较短,双下肢肌张力偏低,发育商65分,X线示双侧髂骨及双髋关节病变,考虑ACH,送检基因结果示FGFR3基因c.1138G>A杂合变异(p.Gly380Arg),母亲该基因位点为杂合变异。例2,女,10个月,因发现四肢无力5月余入院。查体:头围46 cm,身材矮小,四肢短小,四肢肌张力减低,四肢肌力4级,发育高41分,X线示双下肢符合ACH。送检基因结果示FGFR3基因c.1138G>A杂合变异(p.Gly380Arg)为新生变异,父母该基因位点为野生型。结论ACH临床特征具有多样性,骨骼改变和神经发育同样需要加强认识和甄别。

  • 标签: 软骨发育不全 FGFR3基因 杂合变异 全面发育迟滞
  • 简介:摘要癫痫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约25%的患者为育龄期女性。女性癫痫患者妊娠期服用抗癫痫药物(AEDs)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子代神经发育障碍等长期不良影响,且多与药物剂量和(或)联合用药相关。对育龄期女性癫痫患者进行孕前咨询、调整治疗方案、计划怀孕和孕前补充叶酸等可能会对胎儿发育及子代神经发育有一定帮助。笔者现围绕宫内暴露于AEDs对胎儿发育及子代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应对策略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全面了解AEDs与胎儿畸形、子代神经发育障碍之间的关联提供参考,从而减少临床上宫内AEDs暴露对胎儿的影响。

  • 标签: 癫痫 抗癫痫药物 妊娠期 胎儿畸形 子代神经发育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超声筛查用于胎儿期羊水偏少的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东阳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出生且胎儿期羊水偏少的婴儿240例(B组),选取该院同期胎儿期宫内环境正常的婴儿240例(A组)为对照。对婴儿进行超声检查和体格检查,比较两组髋关节病理分型、DDH阳性检出率,α、β角测量结果及股骨头骨性髋臼覆盖率,6个月后超声复查随访,观察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A组共检出DDH 48例,检出率为20.00%;B组共检出DDH 18例,检出率为7.50%,A组DDH检出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10,P<0.05)。A组α角为(55.28±8.72)°,小于B组的(59.43±7.98)°(t=5.439,P<0.05);A组β角为(64.59±8.68)°,大于B组的(61.52±7.03)°(t=4.258,P<0.05)。A组股骨头骨性髋臼覆盖率为(51.47±7.62)%,显著低于B组的(60.29±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46,P<0.05)。6个月后随访,所有检出DDH的患儿,经治疗后超声检查均恢复正常。结论胎儿期羊水过少是婴儿发生DDH的危险因素,对婴儿尤其胎儿期羊水过少的婴儿早期DDH超声筛查,其准确率较高,对于降低婴儿致残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髋关节 骨疾病,发育性 超声检查,多普勒 羊水过少 胎儿发育 婴儿 诊断筛查项目 髋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行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促进胃肠功能发育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为研究对象,30例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30例行早期发育支持护理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胃肠功能发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胃肠功能发育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可加快胃肠功能发育速度,减轻患儿痛苦,值得推广。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儿 早期发育支持护理 胃肠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卵泡发育可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3个阶段,其中生长卵泡阶段又可分为窦前卵泡、窦卵泡及排卵前卵泡。卵泡发育过程受到来自卵母细胞、颗粒细胞、膜细胞、基质、血管等多方的因素相互作用,变化丰富、复杂,过程中任何一分子或信号通路的异常即有可能引起卵泡发育的障碍。本文就影响生长卵泡发育阶段的相关因素进行梳理与总结。

  • 标签: 生长卵泡 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 优势卵泡 卵巢血管化 内分泌腺性血管内皮生成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