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革兰氏阳性(gram-positive,G+)球菌是医院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使得对于原来用于治疗该类细菌的抗生耐药,在临床已受到广泛关注。

  • 标签: 革兰氏阳性球菌 三态论治 中医证素
  • 简介:对“营热”的特征候及特定治法方药进行探讨。从中医学对“营”“营分”的认识,“营热”的候、鉴别与其他的关系,“营热”常见证型及治方药,“营热”临中的体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 标签: 证素 营热 辨证
  • 简介:目的明确慢性胃炎恶性转化过程中候、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慢性胃炎患者四诊信息,联合应用有监督及无监督统计学方法,对恶性转化过程中非萎缩性胃炎(CNAG)、萎缩性胃炎(CAG)见腺体减少、CAG见肠上皮化生、CAG见上皮内瘤变、原发性胃癌5个阶段的候、进行判定及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1000例慢性胃炎患者;在慢性胃炎恶性转化过程中,整体存在"虚实夹杂、由实至虚"的候演变规律,而在CAG阶段,呈现从虚实夹杂实证偏多,到虚实夹杂虚偏多,再到虚实夹杂实证偏多的候演变趋势;结合候要素的变化,气滞、热、湿、阴虚、气虚、阳虚、血虚、血瘀、痰均贯穿从CNAG到原发性胃癌发展始终,且随着疾病的进展,呈现气滞、热(实)→气滞、气虚→阳虚、气虚→气滞、热(虚)→血瘀、气虚的变化趋势。结论慢性胃炎恶性转化过程中具有虚实转化的候、演变过程,其关键病理阶段为肠上皮化生,在临床进行有效的干预,实现既病防变,是阻断、逆转慢性胃炎恶性转化过程的可行途径。

  • 标签: 慢性胃炎 恶性转化 证候 证素 演变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R中医型和主要分布。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治疗的52例DR患者,由两名人员进行信息采集,信息采集工具使用《信息釆集表》和《症状轻中重等级划分表》,意见不统一者请示主任医师进行采集。根据候辨证量表,将四诊信息输入“中医智能 (辅助) 诊疗软件”提取证,以100作为通用阈值,依照《辩证学》中评分标准,将所有分成0-3级。通过excel软件进行整理,计数资料的描述方式为例数和百分比,依据频数情况进行大小排序分析并整理为表格。结果:中医型分布从多到少分别是气阴两虚,络脉瘀阻(61.54%),其次的型为肝肾亏虚,目络失养(30.77%),最少的是阴阳两虚,血瘀痰凝(7.69%)。病位从高到低分别为络脉(30.77%)、肾(25.00%)、肝(15.38%)、目(13.46%)、脾(9.62%)、心(3.85%)、肺(1.92%),,病性从高到低分别为瘀(21.15%)、阴虚(19.23%)、气虚(15.38%)、痰(11.54%)、阳虚(11.54%)、热(9.62%)、湿(3.85%)、燥(3.85%)、津亏(1.92%)、气郁(0.69%)。结论:DR患者中医型主要是气阴两虚,络脉瘀阻,其次为肝肾亏虚,目络失养、阴阳两虚,血瘀痰凝,常见病位主要为络脉、肾、肝、目,病性素以瘀和阴虚为主。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证型 病位证素 病性证素
  • 简介: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期,这种鼎盛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佛教各个宗派的相继形成,继隋代创立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之后,唐代又有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等应运而生。同时,唐代也是中国书法史上名家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欧虞褚陆、颠张醉、颜柳等人都是彪炳史册的书法大家。

  • 标签: 中国书法史 补证 禅师 南宗 怀素 中国佛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主在COPD各期的作用。方法200例COPD分为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采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搜集临床资料,进行评分,分析主在各期的作用。结果急性加重期主为热、肺、痰、闭、血瘀、气虚、阴虚。稳定期主为肺、痰、气虚、脾、阳虚、热、阴虚。结论说明主在COPD各期有所不同,可以为传统中医辨证提供参考,指导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主证素 临床分期 辨证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辨证学,初步分析福州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位与病性的特征,为中医辨证标准化和客观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以住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四诊信息,运用辨证学,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位与病性的分布特点。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位涉及肺、表,脾、胃、肾、肝、胆、心、心神。病性涉及痰、热、寒、湿、燥、饮、暑、脓、外风、气滞、气虚、阴虚、阳虚、阳亢、血虚、血热、血瘀。常见证组合有痰热壅肺、阴虚肺热、湿热蕴肺、外邪袭表等,其中以痰热壅肺为基础,多兼夹阴虚、湿阻、外风等。结论老年人更容易患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位主要为肺、表,病性主要为痰、热、阴虚、湿、外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基础痰热壅肺,主要治法宜清热化痰,宣肺解表。但同时也应注意其兼夹的治疗。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证素 特征
  • 简介:目的总结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医特点。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诊断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选取其中病例记录全面详实、能完整体现患者整体状态、符合纳入标准者共175例,统计分析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前后及感染不同真菌菌属后变化,总结中医特点。结果(1)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病人病位涉及广泛,主要在肺、脾、胃、肾等。(2)病性虚实夹杂,以虚为主,在痰、湿、热、气虚、阳虚、血虚、阴虚、血瘀等。(3)白假丝酵母菌与非白假丝酵母菌在病位脾、胃、肾及病性湿、气虚、阳虚、血虚、阴虚、血瘀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有其中医特点,值得进一步挖掘,同时也应加强对不同真菌菌属相应特点的研究,更好的服务临床。

  • 标签: 肺部感染 真菌 中医证候 白假丝酵母菌
  • 简介:【摘要】本文从辨证思路、基本原则、分型治、预防调护等方面介绍张芳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汗的经验,全面阐释了“辨病性与辨病位并重”、“补虚泄实调和营卫”、“不可见汗止汗”的指导思想,详述了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益气养阴、清热泄胃的推拿方法。

  • 标签: 汗证 小儿推拿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以中医药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的期刊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考察糖尿病肾病中医分布情况。通过文献研究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分布,有利于统一及标准化中医辨证分型,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文献资料 病性证素 病位证素
  • 简介:摘要本文从辨证思路、基本原则、分型治、预防调护等方面介绍张芳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汗的经验,全面阐释了“辨病性与辨病位并重”、“补虚泄实调和营卫”、“不可见汗止汗”的指导思想,详述了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益气养阴、清热泄胃的推拿方法。

  • 标签: 汗证 小儿推拿 临床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肺脾气虚侯标准。方法根据前期文献研究结果及专家回馈意见先后制定4轮问卷,共向全国45位专家发送问卷调查。结果问卷回收率在75%以上,大部分专家认定的必备标准有23项。对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肺脾气虚侯评分高度一致。结论肌肉松软、多汗、睡眠不宁、头发稀疏、囟门宽大、纳呆少食、易感冒等23项指标为必备候标准。

  • 标签: 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 肺气虚 脾气虚 数据收集
  • 简介:目的:通过对AECOPD呼吸衰竭临床病例症状、体征等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得出该病候的分布,并分析其候与胃肠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以选用的症状、体征辨证表,症状、体征对证贡献度(权值)表为基准,计算症状、体征对相关的贡献度,根据标准选用达到或超过20的,得出常见证;根据组合候规律及临床实际组合候,确定AECOPD呼吸衰竭临床常见证候,进一步分析中医候与胃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等。结果:1)AECOPD呼吸衰竭病位素以肺出现频率最高(100%),其次为脾(81.32%)、心(72.29%)、肾(71.08%)等;虚性病性气虚出现频率最高(92.17%),其次为阳虚(72.29%)、阴虚(58.43%)等;实性病性痰出现频率最高(100%)、热(48.8%)、饮(48.19%)、血瘀(47.59%)等。AECO-PD呼吸衰竭的主要候为肺脾气虚痰浊阻肺(21.69%),肺肾气阴两虚痰热壅肺(16.27%),肺脾肾阳虚痰饮停肺(15.06%)等。2)AECOPD呼吸衰竭中医候间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肺脾肾不足痰蒙神窍发生率最高(100%),且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整体偏高(9.7±3.3),病情严重。结论:AECOPD呼吸衰竭的素以痰、气虚、阳虚、阴虚、热、饮、血瘀等为主,期间常互相联合,易侵袭肺、脾、心、肾等脏,主要候表现为肺脾气虚痰浊阻肺,肺肾气阴两虚痰热壅肺,肺脾肾阳虚痰饮停肺等,其各候间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证素 中医证候 胃肠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以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以I、II型为高发。探讨I、II型骨质疏松症与辨证法的相关性,推动中医辨证法的返本与开新。方法按照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将随机选取的100例I、I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辨证法的临床观察,探索病位、病性与I、II型骨质疏松症,以及患者疼痛程度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病位在肾者人数最多,占I型中总人数的59%;其次是脾,占50%;再次是肝,占41%。II型骨质疏松症中病位在肾者最多,占II型总人数的75%;其次是肝,占46%;再次是脾,占32%。I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例数分级阴虚>阳虚>寒或痰或湿>血瘀>气滞。II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例数分级阳虚>气滞>阴虚>血瘀>寒或痰或湿。疼痛程度是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在阳虚、寒痰湿中痛势尚可。结论根据辨证排列组合,I型骨质疏松症以肾阴虚、脾肾阳虚更常见。I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肾阴阳两虚、肝气郁滞等为多发。骨质疏松症疼痛程度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说明了I、II型骨质疏松症与辨证法有很强的相关性,将二者结合为疾病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为部分揭示辨证法的科学内涵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中医药 证素辨证法 骨质疏松症 辨证论治
  • 简介:目的:研究血瘀对抗生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Diarrhea,AAD)发病率的影响及其在AAD型分布中所占比例。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ICU病房接受抗生治疗的21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血瘀、非血瘀患者接受抗生治疗后AAD的发病率;血瘀在AAD型分布中所占的比例;引发AAD合并血瘀的病理机制。结果:血瘀患者接受抗生治疗后AAD发病率45.26%〉非血瘀证者31.67%,P〈0.05;其中,脾气亏虚患者合并血瘀证者发生AAD几率58.33%〉非血瘀证者12.50%,P〈0.05;湿浊内阻患者合并血瘀证者发生AAD几率62.50%〉非血瘀证者19.23%,P〈0.05;脾虚湿浊患者合并血瘀证者发生AAD几率75.00%〉非血瘀证者27.27%,P〈0.05。在AAD型分布中,血瘀比例为29.63%,仅次于脾虚痰湿64.20%居第二。在导致AAD合并血瘀的病理机制中,痰饮瘀血互化占54.17%。结论:血瘀、特别是脾虚湿阻型患者在合并血瘀时更易发生AAD;血瘀是AAD型分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仅次于脾虚痰湿;在多数情况下,导致AAD合并血瘀的病理机制是痰饮瘀血互化。

  • 标签: 血瘀证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瘀血 脾虚湿阻 发病率 证型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以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以I、II型为高发。探讨I、II型骨质疏松症与辨证法的相关性,推动中医辨证法的返本与开新。方法按照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将随机选取的100例I、I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辨证法的临床观察,探索病位、病性与I、II型骨质疏松症,以及患者疼痛程度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病位在肾者人数最多,占I型中总人数的59%;其次是脾,占50%;再次是肝,占41%。II型骨质疏松症中病位在肾者最多,占II型总人数的75%;其次是肝,占46%;再次是脾,占32%。I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例数分级阴虚>阳虚>寒或痰或湿>血瘀>气滞。II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例数分级阳虚>气滞>阴虚>血瘀>寒或痰或湿。疼痛程度是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在阳虚、寒痰湿中痛势尚可。结论根据辨证排列组合,I型骨质疏松症以肾阴虚、脾肾阳虚更常见。I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肾阴阳两虚、肝气郁滞等为多发。骨质疏松症疼痛程度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说明了I、II型骨质疏松症与辨证法有很强的相关性,将二者结合为疾病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为部分揭示辨证法的科学内涵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中医药 证素辨证法 骨质疏松症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I 型 ) 、老年骨质疏松症 (II 型 ) 以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以 I 、 II 型为高发。探讨 I 、 II 型骨质疏松症与辨证法的相关性,推动中医辨证法的返本与开新。方法按照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将随机选取的 100 例 I 、 II 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辨证法的临床观察,探索病位、病性与 I 、 II 型骨质疏松症,以及患者疼痛程度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 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病位在肾者人数最多,占 I 型中总人数的 59%; 其次是脾,占 50%; 再次是肝,占 41% 。 II 型骨质疏松症中病位在肾者最多,占 II 型总人数的 75%; 其次是肝,占 46%; 再次是脾,占 32% 。 I 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例数分级 : 阴虚>阳虚>寒或痰或湿>血瘀>气滞。 II 型骨质疏松症中的病性例数分级 : 阳虚>气滞>阴虚>血瘀>寒或痰或湿。疼痛程度是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在阳虚、寒痰湿中痛势尚可。结论根据辨证排列组合, I 型骨质疏松症以肾阴虚、脾肾阳虚更常见。 II 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肾阴阳两虚、肝气郁滞等为多发。骨质疏松症疼痛程度在肝、血瘀上痛势最重,在脾、阴虚中痛势较缓。说明了 I 、 II 型骨质疏松症与辨证法有很强的相关性,将二者结合为疾病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为部分揭示辨证法的科学内涵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中医药 证素辨证法 骨质疏松症 辨证论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稳定期和急性期,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对肺部造成伤害,引起全身显著反应。本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和急性期分布规律,从而为COPD疾病病机、症候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急性期 证素分布
  • 简介:摘要研究130例代谢综合征(MS)患者各中医型之间胰岛抵抗指数(HOMA一IR)的联系。结果MS常见中医各型组HOMA一IR有显著差异(P<0.05),其胰岛抵抗程度依次为气阴两虚>阴虚热盛>痰瘀互结>痰浊阻遏,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HOMA一IR与MS中医分型密切相关,HOMA一IR指数在中医各型中程度不同,提示可将HOMA一IR作为MS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参考指标。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中医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