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巴利和薛施蔼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和小松英埔和罗伊·哈里斯编的《第三度讲授普通语言学教程》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内容和章节次序处理上的差异和优劣,认为除了"语言地理变异"的次序安排以外,《普通语言学教程》还是能够反映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而且内容比第三度讲授普通语言学的教程更加全面、丰富,在语言学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 标签: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语言符号学 语言学史 语言学理论
  • 简介:贾平凹的《腊月·正月》成功地反映了农村经济深入改革的方方面面。作者的创作思想、审美力度以及小说的语言载体都有独到之处。

  • 标签: 贾平凹 腊月 超常 经验 笔记 话本
  • 简介:《谷梁传》范宁集解、《毛诗正义》中多有“厶地”“厶氏”的情况,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认为是俗从简便,“厶”其实即是古“某”字。在北宋,已经出现了“厶”“某”通假的说法,然而两字音形无可通之理,“厶”实际是代表阙文或疑义的标识符号,“鑯以识之,非有音义”,功能类似于古书中常见的四角空围。明正统道藏存留了陶弘景整理《真诰》的很多古本旧貌,“厶”被用作阙文标识符号;传世敦煌写本卷子中“厶”的功能近似于“△”;元刻本《朱文公校韩昌黎先生集》中“厶”则作为分隔符。诸例共同说明,尽管“厶”具有文字属性,但在古书中常被用作标识符号,不能认为是“某”之古字。

  • 标签: 陆游 古今字 标识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