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广泛参与体内重要的代谢和生命活动,如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氧的运输电子转运过程、氧化磷酸化、三磷酸循环以及其他许多生物途径,是细胞能量来源的代谢必不可少的。

  • 标签: 铁缺乏症 心力衰竭 心脏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并发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至我院就诊的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并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经过中医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控制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并发的发生率。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并发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并发症 中医治疗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206-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整体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及并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结果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PaO?低于观察组,PaCO?和并发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其可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并发的发生率。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呼吸衰竭 血气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其并发对比分析研究。方法以60~69岁、70~79岁和≥80岁分为三个年龄段,比较分析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病因、诱因、伴随疾病和病死率,多次住院者以最后一次为准。结果70~79岁和≥80岁年龄段与60~69岁年龄段比较,肺炎诱发CHF明显增多;伴随疾病70~79岁和≥80岁年龄段与60~69岁年龄段比较,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及老年性退行性钙化瓣膜病随增龄增多,心律失常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力衰竭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伴随疾病构成比中,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肺炎随增龄增多,病死率亦随增龄增多。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心衰 病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呼吸衰竭患者中采用整理护理干预对其血气指标及并发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常规护理方式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研究组患者中,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PaCO2及PaO2明显较优,同时并发发生率明显较低,各项差异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衰竭患者中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对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进行改善,同时可将并发发生率降低,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呼吸衰竭 血气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向瓣膜式PICC预防肝衰竭患者置管并发的效果研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首次确诊为肝衰竭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和留置针组。其中男128例,女12例。所有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直型留置针患者均知情同意,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采用自设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并发记录表收集患者置管后第一个月、第二个月及第三个月的并发资料,采用直型留置针置管并发记录表收集患者住院治疗三个月期间所有留置针并发资料。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结果PICC置管组相对留置针组穿刺口/针口渗血/渗出/坏死发生率低、一针穿刺成功率高、穿刺点异常发生率低、静脉通道堵塞发生率低、静脉炎发生率低、肢体肿胀发生率低和职业暴露风险低。结论对于肝衰竭患者实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避免置管并发的发生,从而为肝衰竭患者建立长期静脉通道。

  • 标签: 三向瓣膜式PICC 肝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别嘌醇治疗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给予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临床疗效及并发。方法对医院在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15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回顾性分析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急诊抢救办法,并分析患者临床急诊抢救疗效及并发。结果对15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有效的急诊抢救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抢救有效率(100%),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临床疗效好,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压伤,可以避免并发的发生。结论在临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抢救中,积极正确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给予患者一定的急诊抢救干预,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实际临床中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气道护理对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气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水平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综合气道护理对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并发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气道护理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随着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渐进入人口老年化阶段,慢性心衰在临床日益多见。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本文结合临床经验,论述临床慢性心衰的诊断及药物治疗。

  • 标签: 心力衰竭,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逐年上升,众多医学工作者对该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从药物治疗、机械治疗、外科治疗、肝细胞治疗以及基因治疗等方面就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研究剖析了不同治疗手段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本文中就各种治疗方法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合论述。借助于本文的研究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帮助。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治疗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