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在对银屑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所强调的就是从血。近年来,研究发现银屑病发病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抗凝血和纤溶系统、致炎因子、基因等有关,这也为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向。血证的存在以及中医药的高速发展都使得相关的临床治疗经验逐渐丰富起来。

  • 标签: 银屑病 发病机制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可见历史能给人带来启发。钱穆是我国造诣高深的史学家,他的史思想在历史研究中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因此,有必要对钱穆的史思想开展研究。

  • 标签: 钱穆 治史思想 民族
  • 简介:摘要:目的:梳理中医对急性眩晕的认识和辨证的方式方法。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对眩晕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具体分析,结合西医治疗,讨论了在现代急救技术下,治疗急性眩晕时中医治疗的参与度。结果: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在急性眩晕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和实用,在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眩晕的情况下,可以看到显著的效果。结论:中医对急性眩晕辨证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 急性眩晕 辨证论治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程星 赵玲艳 樊小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301636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300381 天津,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00381 天津市针灸学重点实验室;300381 天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量效关系实验室(三级)
  • 简介:摘要基于张锡纯著作分析其肺痈的经验。张锡纯认为,肺痈病因不论外感内伤所致,均不离火邪,并将外感肺痈分为三期、内伤肺痈分脾肾两脏法上,外感肺痈注重清热解毒并兼以化痰,内伤肺痈消痈止血不忘散瘀,祛邪之余兼顾表里,扶正培本而不伤正。用药之法遵经典亦灵活变通,常用生石膏配阿司匹林退热,并认为硼砂、三七、乳香、没药较经典用药更具化腐生新之功。

  • 标签: 肺痈 张锡纯 配伍用药 经验心得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医药学文献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名中医魏有刚中医诊治肺癌的学术思想。认为肺癌发病是邪毒侵袭,瘤自内生;肺癌病机属邪实正虚,阴阳失衡;肺癌诊断时四诊合参,尤重舌象;肺癌辩证为癌毒内踞,精气亏虚;肺癌治疗强调祛邪扶正,养精杭癌,根据治疗的不同时期中医药分阶段治疗,重视肺肾同补。

  • 标签: 肺癌 中医 临证经验
  • 简介:【摘要】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认为肾小球肾炎应以气血理论为纲,以气血同治为大法,辨病与辨证结合,立宣发肺气、疏肝理气、活血祛瘀、健脾补肾益气四项主要则进行辨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中医 气血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该文阐述脾肾阳虚,无根之火外越,阴火循三阴经至口咽引起的口疮,并举医案验证,用健脾温肾潜阳之法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口疮 脾肾阳虚 健脾益气 交通心肾 引火归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并结合自身多年的从医经验,阐述了有关从肝脾胃病的理论综述,分析了肝与脾胃的联系,并就此提出了从肝脾胃病常用方药,以运用临床。

  • 标签: 从肝论治 脾胃病 方药。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传统医学“疫病”范畴,目前,认为人群普遍易感,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虽属“疫病”范畴,但就目前主要症状, 结合《素问·痹篇》记载,与痹病的发病机制越来越密切。《素问·痹篇》认为,五体之痹病久不愈,复感于邪,内传五脏,则出现五脏之痹。文章主要通过痹病病机及治疗原则论述新冠肺炎的防治。

  • 标签: 新冠肺炎 痹病 中医论治
  • 简介:摘要清代医家孔毓礼《痢疾》系统论述了痢疾之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并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全书理、法、方、药、案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的痢疾学术体系。孔毓礼治痢思路独特,其根据外感症状辨表里,根据排泄物辨寒热,根据患者体质辨虚实,并以脉为辨表里寒热虚实的重要补充。书中总结了痢十大常用法,即和血调气、发散、攻下、表里两解、清热导滞、温补、升补、初中末、固涩及暂宽法,还有痢疾诸方106首、痢疾要方12首。孔毓礼主张和血调气应视气血状态定夺具体如何"和""调",用攻下法须顾护胃气,还擅用温补法借阳气助血行,独创可暂时快速缓解后重症状的"暂宽法",并强调治疗需因人制宜,不可为常法所禁锢。

  • 标签: 痢疾 孔毓礼 《痢疾论》 表里寒热虚实
  • 简介:[摘要 ] 泄泻是夏季的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则如水样等特征。其多为脾虚湿盛,运化无力,肠道功能失常所致,故中医学治疗时以运脾化湿为原则。本文介绍了夏季泄泻的病因特点,以及运脾化湿法的内涵,以进一步探讨中医学治疗夏季腹泻的具体方法。

  • 标签: [ ] 夏季泄泻 运脾 化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痞满的辨证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 64例痞满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实施辨证,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中,治疗显效率为 56.3%,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 40.6%、治疗总有效率 78.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痞满患者实施辨证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痞满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谵妄属中医"狂病"范畴,病机为火热扰神、心肾不交;浊气冲逆、痰火蒙窍,亦兼瘀血内结。临床从心,注重交通心肾、顾护中焦,可获满意疗效。老年患者多兼癫病、呆病,遇外感因素致由癫转狂后,应首先解除外因;在外邪解除后,多复发癫呆,应培补中焦以化痰浊而善后。

  • 标签: 谵妄 狂证 癫狂 老年精神病学 交通心肾 顾护中焦 医案 经验心得
  • 简介:摘要吕晓东教授宗《素问•至真要大篇》和《素问•阴阳应象大篇》法治则,根据清代名医程国彭《医学心悟•医门八法》8种治病之法,从肺脏的生理功能、病理特性着手,结合多年的临证经验总结出清、宣、温、肃、补、敛、润、通八法及相应的临证验方和用药肺系疾病,每彰效验。

  • 标签: 肺病(中医) 肺系证候 肺疾病 中医药治法 八法 名医经验 吕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