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7岁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接受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后123 d出现发热等症状,经胸部CT、头颅磁共振成像及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检查,诊断为毛霉菌病,早期予颅内病灶清除术,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及泊沙康唑抗毛霉菌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例链格孢霉致皮肤链格孢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真菌病原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9—2021年西京皮肤医院诊断的3例链格孢霉致皮肤链格孢病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真菌培养和菌株鉴定结果及治疗。结果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5、41和46岁,男1例、女2例。2例患有肾病综合征,1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均有不同时间糖皮质激素及他克莫司治疗史,均为慢性病程。皮损HE染色可见双轮廓厚壁孢子及木节状厚壁有隔菌丝,均未见黑素。内转录间隔区测序显示,2例致病真菌为互隔链格孢霉,1例为侵染链格孢霉。不同温度培养显示,链格孢霉在35 ℃以上生长能力明显下降。3例患者均将他克莫司减量至标准剂量的1/3以下或改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并同时给予系统抗真菌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皮肤链格孢病具有双侧分布的及单侧肢体的淋巴管分布特点,皮损以覆盖痂皮的疣状斑块、结节和/或窦道为特点。

  • 标签: 链格孢病 皮肤表现 播散型皮肤链格孢病 链格孢霉 厚壁孢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男,69岁。6个月前因突发失语及肢体活动障碍,于外院诊断为“左心房黏液瘤”并手术切除,3个月前突发言语不清及肢体活动障碍,症状逐渐加重,对症治疗无明显改善后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就诊,影像学显示左侧额叶及顶叶占位,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广泛出血及血管继发性变的背景中见小灶疏松黏液样基质,基质内见稀疏梭形、星芒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Calretinin染色阳性,最终诊断为心房黏液瘤颅内伴广泛出血。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性黄色瘤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表现、克拉屈滨治疗效果及中远期预后情况。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共纳入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7岁,其中1例单纯累及皮肤,3例同时累及呼吸道黏膜,另有1例同时累及巩膜和垂体。自发病至确诊的平均时间为5.4年,诊断方法为临床表现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治疗方法均为克拉屈滨单药化疗。5例患者治疗后均有缓解,2例随访1年后进展,1例予克拉屈滨巩固治疗后缓解,1例拟返院继续治疗。性黄色瘤为一类罕见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以皮肤黏膜受累为常见表现,亦可累及其他器官,特征性免疫标志为CD68(+),CD1a(-)及S-100(-)。目前缺乏标准治疗,克拉屈滨治疗可取得相对满意疗效,但长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克利屈滨 组织细胞增多症,非郎格尔汉斯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逍遥加减治疗气滞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3月-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气滞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0)和研究组(n=30)。常规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基础治疗+逍遥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62±1.01)、疼痛程度为(1.59±1.10)、持续时间为(1.84±1.45),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常规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气滞稳定性心绞治疗中利用逍遥加减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情况,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缓解患者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逍遥散加减治疗 气滞血瘀型 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1.     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性脑脊髓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疾病。成人急性性脑脊髓炎病例罕见,病情发展迅速且预后差,病死率高。本例患者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神志迅速转差,予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治疗后,患者的神志及肌力均有好转,说明尽早并及时使用甲泼尼龙联合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案能使患者更早获益。

  • 标签: 脑脊髓炎,急性播散性 水痘 成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电动分碎术后腹膜性平滑肌瘤病(leiomyomatosis peritonealis disseminata,LPD)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方法报道1例典型的腹腔镜术后巨大LPD及其治疗经过并进行最新文献回顾。结果术中发现腹腔镜术后巨大LPD寄生于既往腹腔镜穿刺孔腹膜瘢痕处,开腹切除术后1年无复发。结论LPD与医源性使用子宫肌瘤电动分碎器有关,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首选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电动分碎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23例ADEM患儿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结果23例ADEM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意识障碍、惊厥、头痛、肢体活动障碍、共济失调、吞咽困难、外斜视、语言障碍、视物不清等,患儿神经系统主要体征为病理反射阳性、颅神经损伤、肌力下降、踝阵挛、脑膜刺激征等。实验室检查见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9例(39.13%)。23例患儿MRI均显示有异常,病灶主要分布于脑白质,也有部分患儿累及深灰质。19例患儿采用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进行联合治疗,4例患儿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患儿达到临床治愈标准,13例明显好转,1例重症患儿因呼吸衰竭死亡,3例治疗后留下后遗症。结论儿童ADEM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MOG抗体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结合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可提高诊断率。对于儿童ADEM,临床医生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便改善预后。

  • 标签: 儿童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学语文的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的优秀传统,它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在课堂上,老师要指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品味和鉴赏古代名篇,把它的美发掘出来,把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随着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播,中国古代诗词已逐渐被列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古代诗词美学教学的作用,旨在通过阅读、词句分析、背景知识等一系列过程中发现、欣赏和感知古典诗词中的美学美。

  • 标签: 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美育渗透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以性感染为特征的高IgE综合征(HIES)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1例以马尔尼菲篮状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感染为表现的HIES,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治疗过程及预后。以“高IgE综合征”和“Hyper-IgE syndrome”为关键词分别在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18岁,因“腰痛3周余,发热4 d”入院。体格检查示口腔有乳牙滞留,双肾区叩击痛、手指关节过展。嗜酸性粒细胞、总IgE明显升高。痰培养、支气管黏膜/左上臂坏死组织培养提示马尔尼菲篮状菌;肺泡灌洗液、左上臂坏死组织及右侧耳后脓肿穿刺液、肾脏引流液培养提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CT提示双肺弥漫斑片及结节样影,左肺上叶空洞性病变,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双肾及肾周内感染性病变。全外显子测序提示患者存在STAT3突变,确诊HIES。检索到中英文文献19篇,涉及27例成人患者,确诊中位年龄23岁。常见皮肤感染(16/27)、湿疹(15/27)、IgE升高(26/27)、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7/27)和STAT3突变(11/27)。结论对于严重或性感染应警惕高IgE综合征。

  • 标签: 高IgE综合征 马尔尼菲篮状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嗜酸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多性诺卡菌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019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性诺卡菌感染病例的临床和影像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性诺卡菌病患者多有免疫缺陷,临床和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赖病原学检查。结论对于免疫缺陷的患者出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胸部CT见实变、肿块影、结节影、胸腔积液等,特别是合并皮下脓肿时,应考虑性诺卡菌病的可能,尽快取得病原学诊断予以正规、联合和足疗程治疗可降低该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

  • 标签: 肺诺卡菌病 诺卡菌 播散性诺卡菌病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加味五苓联合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瘀水停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瘀水停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比加味五苓联合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的观察组与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膀胱残余尿量、尿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研究表明,通过加味五苓联合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尿流动力学指标、膀胱残余尿量改善更明显,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加味五苓联合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对瘀水停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治疗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味五苓散 琥珀酸索利那新 血瘀水停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在T1~2期肺腺癌气腔内(STAS)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间在江门市中心医院18F-FDG PET/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T1~2期肺腺癌患者80例[男36例,女44例;年龄:19~84 (59.9±11.8)岁]。依据病理结果分为STAS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标志物、SUVmax、SUVmean、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征象(径线、位置、形态、密度、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和周围肺气肿)、病理学特征(微乳头状结构、脉管侵犯、胸膜侵犯、淋巴结转移)的差异,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估各参数诊断T1~2期肺腺癌患者STAS的效能。结果80例T1~2期肺腺癌患者中,12例(15.0%)STAS阳性,68例(85.0%)STAS阴性。SUVmax、SUVmean、微乳头状结构、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在2组患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2.60、-2.17; χ2值:29.56、9.28、17.40,P<0.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UVmax[比值比(OR)=1.348(95% CI:1.071~1.695),P=0.011]、微乳头状结构[OR =47.444(95% CI:4.592~490.214),P=0.001]、淋巴结转移[OR =8.201(95% CI:1.129~59.576),P=0.038]为肺腺癌STAS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示SUVmax最佳界值为3.85时,AUC为0.737 (95% CI: 0.614~0.859),灵敏度为11/12,特异性为55.9%(38/68),准确性为61.2%(49/80);SUVmax联合微乳头状结构、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45(95% CI: 0.892~0.999),灵敏度为11/12,特异性为88.2%(60/68),准确性为88.7%(71/80)。结论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与肺腺癌STAS状态有关,肺腺癌的SUVmax>3.85、病理为微乳头状结构且伴有淋巴结转移,预测肺腺癌STAS发生的准确性高。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肿瘤侵润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腹泻脾胃虚弱采用参苓白术汤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小儿腹泻脾胃虚弱患儿60例(2021年1-1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西医+参苓白术汤剂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相比于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减分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参苓白术汤剂对小儿腹泻脾胃虚弱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腹泻 脾胃虚弱 参苓白术散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