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检测对肺炎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肺炎患者92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体检资料。结果低危险组患者PCT平均值为(0.91±0.13)ug/L,CRP平均值为(30.2±5.3)mg/L,D-二聚体均值为(0.58±0.11)mg/L,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数据明显增大(P<0.05),PCT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1=0.92,CRP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2=0.85,D-二聚体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3=0.82。结论PCT、D-Dimer和CRP指标对CAP患者病情情况具有显著的指导价值。

  • 标签: PCT D-Dimer CRP CAP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开展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应用于乳腺癌病人检验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开展医治的疑似乳腺癌病人共50人作为研究目标,对50名疑似乳腺癌病人开展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并通过病理学开展检验,将病理检验结果作为参照金标准,把PCR产物酶联免疫的检查结果,对比开展手术病理学的检查结果,观察对比应用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于临床检验工作中的有效性。结果:通过结果可以看出,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应用于乳腺癌病人的诊断分析敏感度达到了80.00%,特异性达到了80.00%,准确性达到了80.00%,误诊比例和漏诊比例分别为20.00%。结论:PCR产物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检验工作中有着良好的效果,在乳腺癌的检测诊断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PCR产物 酶联免疫检测法 临床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的实验室如何去规范操作酶联免疫检测,是我们实验室应该做的一件大事,不认真对待灰区的出现,就会引发和滋生错误的报告发生。灰区应该有一个可操作性“规定”,在没有一个统一规定的情况下,实验室就无法做好工作。方法通过165296例酶联免疫检测,总结出来灰区出现如何处理的路子-方法。结果根据总结的方法完成制度管理和SOP文件,按照执行这些方法和文件,让我们在灰区出现时能够正确处理,近两年来,我们按照科室制定的制度执行操作,没有在灰区的问题上出现误差和失误。

  • 标签: 灰区 免疫 复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追求更加精致的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在持续增长,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基于此,有关部门需要做好食品检测工作,配合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提升检测水平。本文以免疫检测技术为例,对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恶劣分析和研究。

  • 标签: 食品检测 免疫检测 新技术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间接免疫荧光(IIF)与线性免疫印迹(LIA)对自身抗体的检测价值。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0月,随机选取1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100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别设置为AID组、非AID组,对这200例患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检测其自身抗体,对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进行线性免疫印迹检测。结果AID组中的IIF阴性/LIA阳性表达患者所占比例较之非AID组明显更高(P<0.05),而IIF阴性/LIA阳性表达的患者中,AID组的LIA(+)和LIA(±)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非AID组(P<0.05)。结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后,还应对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为阴性的患者进行线性免疫印迹检测,以减少漏诊,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线性免疫印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标志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20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并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在乙肝标志物检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荧光定量PCR(P<0.05)。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的200份检测样本中,有184份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患者实际病情符合,符合率为92.0%,有16份样本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采用电化学发光检验,有12份样本检验结果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75%;有4份样本检验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25%,两种检查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在乙肝标志物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要高于荧光定量PCR,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乙肝标志物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层析与电化学发光(ECLIA)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并比较结果,从而对免疫荧光层析进行性能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降钙素检查的166份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电化学发光(ECLIA)和免疫荧光层析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6例标本在两种不同检测方法下,按照浓度高低可分为阴性组、低风险组、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以及高度升高组,并且不同浓度的组别所占比例和对应的组间阳性率在两种检测方法下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所有标本的ECLIA总阳性率为49.40%,与免疫荧光层析的总阳性率46.99%%之间差异也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利用免疫荧光层析与电化学发光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相当,而免疫荧光层析更为操作便捷,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荧光层析法 血清降钙素原 性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immunofluorescence,IIF)筛查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结果与线性免疫印迹检测抗核抗体谱(ANAs)结果的不一致性,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采用IIF和LIA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将IIF-ANA阳性/LIA-ANAs阴性和IIF-ANA阴性/LIA-ANAs阳性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组和非AID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89份标本中,IIF(+)/LIA阴性(-)105份,占55.56%;IIF(-)/LIA(+)84份,占44.44%。。LIA+标本中,抗核糖核蛋白/史密斯抗原(nRNP/Sm)、抗史密斯抗原(Sm)、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S-A)、抗Ro-52、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SS-B)、抗scl-70抗原、抗11-16多肽复合体抗原(PM-scl)、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抗原(Jo-1)抗体、抗着丝点抗体B亚型、抗可增殖抗原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的阳性率分别为1.02%~27.55%。AID组及非AID组IIF-ANA阳性者荧光滴度分布均以1∶100~1∶320为主;荧光滴度为≥1∶1000时,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组中IIF(+)/LIA(-)的荧光模式以细胞核均质型(H)为主,与非AI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非AID组的荧光模式以细胞核斑点型(S)为主,与AI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IF筛查ANA容易导致AID患者部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ANA特异性抗体漏检,而ANA特异性抗体检测因其测定的抗体数量有限也容易导致AID患者的ANA漏检。IIFANA筛查和LIA-ANAs特异性抗体检测不能相互代替,对需要通过检测ANA来排除AID的患者标本应同时进行IIF-ANA筛查和ANAs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以避免仅采用1种方法进行检测时导致的AID患者漏诊。

  • 标签: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印迹法 线性免疫印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