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全胃切除后中毒患者的诊疗过程。方法对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全胃切除患者口服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在全胃切除情况下口服约200 ml入院,中毒6.5 h后血浆浓度为816.8 ng/ml。经促毒物排泄、补液、抗感染、保护重要脏器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结论全胃切除的中毒患者临床表现仍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且有延迟效应。全胃切除是否会影响毒物分布及毒性效应,仍需进一步探索。

  • 标签: 农药 草铵膦 全胃切除 急性中毒 毒物动力学 毒物检测
  • 简介:摘要:是大多数除草剂中存在的有效成分,其通过抑制杂草生长来确保作物产量,在农业生产领域它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也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为可以通过农业径流或其他途径释放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而地表水和地下水常被用作居民饮用水来源。因此,选择有效的技术去除农业径流中的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草甘膦 废水 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对1例门诊患者多次接触农药草甘后反复发生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引起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患者多次接触后均引起皮肤血管炎性改变,停止接触及治疗后痊愈。可引起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在喷洒农药时应引起重视并进行积极防治。

  • 标签: 农药 草甘膦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中毒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急性中毒的综合治疗与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8月,收集2014至2019年收治的40例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90 d随访期内结局分为存活组(n=33)和治疗无效组(n=7),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入院时白细胞计数水平对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40例急性中毒患者平均年龄(57.70±19.72)岁,口服量为100(50,200)ml,住院时间为4.0(1.0,5.0)d,病死率为17.5%(7/40),患者以消化道、呼吸道、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白细胞计数水平是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OR=1.148,95%CI:1.124~1.791,P=0.003)。ROC曲线结果表明,入院时白细胞计数水平判断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最佳诊断界值为14.65×109/L,曲线下面积(AUC)为0.935 1,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84.85%。结论入院时白细胞计数水平高是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检测入院时白细胞计数水平对急性中毒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中毒 草甘膦 logistic回归分析 白细胞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由于的除草性能优异,极易被植物叶片吸收并传导至植物全身,对一年生及多年生杂草都有很高的活性。目前《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50.5-2006)中多种阴离子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比色法、电极法、滴定法、离子色谱法、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试方法等。其中,分光光度法检测线性范围窄,操作繁琐,检测速度慢,效率低;滴定法终点不易观察;色谱法操作麻烦,回收率不理想;离子色谱法在灵敏度、检出限方面更具有优势,且离子色谱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因此,本文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氟、氯、硝酸盐氮、硫酸盐和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离子色谱方法 淋洗液 多种成分 同时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酸和伊班酸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特征。方法诱导C57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依据双酸盐种类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α-MEM培养基常规孵育,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唑来酸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10-8、1×10-7、1×10-6、1×10-5、1×10-4mol/L唑来酸;伊班酸组加入相同梯度浓度伊班酸。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比较细胞形成及黏附性;应用Transwell系统检测细胞迁移性;采用骨基质培养检验细胞骨吸收性,并定量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染色阳性多核细胞数[(118.5±12.7)个]比较,1×10-6mol/L唑来酸破骨细胞形成数量明显减少至(26.6±5.2)个,为其阈浓度;抑制效果优于同浓度伊班酸[(99.2±10.9)个,F=5.531,P<0.05]。而伊班酸到达1×10-5mol/L阈浓度才发挥有效抑制作用[(27.3±6.1)个]。与对照组附壁生长及跨膜细胞数[(131.7±15.3)、(111.6±13.5)个]比较,1×10-6mol/L唑来酸[(72.8±12.8)、(35.8±6.8)个]比同浓度伊班酸[(128.6±13.6)、(98.6±9.6)个]更显著抑制破骨细胞黏附与迁移性(F=2.638、3.976,P<0.05)。与对照组骨吸收陷窝数[(28.1±7.2)个]比较,1×10-6mol/L唑来酸[(5.8±2.6)个]比同浓度伊班酸[(26.9±6.6)个]抑制细胞骨吸收性更显著(F=3.215,P<0.05)。结论1×10-6mol/L唑来酸即发挥有效抑制破骨细胞作用,而伊班酸阈浓度为1×10-5mol/L。

  • 标签: 破骨细胞 分化 唑来膦酸 伊班膦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唑来酸治疗骨质疏松临床疗效。方法:将已接诊的50例骨质疏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25例骨质疏松患者,对其给予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中25例骨质疏松患者,对其在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唑来酸静脉滴注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治疗前后骨密度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包括静息痛评分、前屈后伸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密度(L1-4、Ward三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酸静脉滴注治疗对缓解患者疼痛感并提升治疗效果作用明显,是值得推广的一类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非常优秀的能够同时作为基肥和追肥的多用途肥料,磷酸二可以用于各种农作物和土壤的施肥,这是一种有着速效的、高浓度的肥料,对于喜氮需磷的作物和土壤有着非常好的适应作用。目前磷酸二是我国化肥的主要肥料之一,本文结合生产和研究实际,讨论了磷酸二(DAP)的成粒造粒的因素,结合多个方面,包括造粒的设备、工序、原材料等诸多方面,通过对磷酸二造粒的优化,对于相关技术如造粒工序的返料比、喷浆量、通氨量、氨分布器、母料颗粒分布等诸多方面,深入讨论磷酸二成粒的因素,并研究相关的操作手法和控制方式。同时根据这些经验,分析和优化实际的生产流程,这对于造粒操作人员的水平提高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返魂的分析鉴别研究进行分析报告。方法:采集某地区返魂,通过脱水干燥处理后,进行药材的预处理、高盐低pH值法处理、PCR扩增、DNA测序、序列拼接等步骤进行返魂中DNA的提取与测定。结果:本研究15份样品中单麻叶千里光6份,麻叶千里光9份。PCR扩增后产物电泳显示呈较亮条带,总DNA提取质量较好。DNA测序结果显示,单麻叶千里光与麻叶千里光见得遗传距离为0.1285,存在一定的种内遗传距离。结论:通过返魂的总DNA提取与测序,能够有效为不同种类的返魂鉴别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返魂草 麻叶千里光 单麻叶千里光 DNA提取 鉴别
  • 简介:摘要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种由间充质组织发育不全、胶原形成障碍引起的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其特征表现为骨质脆弱、身材矮小、长骨畸形、骨痛、巩膜蓝染、关节松弛、听力障碍等。目前,双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是治疗OI的首选药物。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结果表明,BPs能显著提高生长发育期儿童的骨密度,并改善椎体形态,但对其最佳给药途径、最佳治疗时机、最适剂量与最佳药物选择、最适治疗时长、药物与OI类型的最适匹配以及围手术期BPs的使用等问题尚存争议,长远期副作用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查阅近20年运用BPs治疗OI的相关文献,对其疗效、争议及副作用进行总结与综述。

  • 标签: 成骨不全 双膦酸盐 疗效 争议 副作用
  • 简介:摘要: 本文介绍了利用不分流进样、带校正因子面积归一法、热导池检测器测定羰基反应液中各组分尤其是三苯基的分析。相比对于原分流模式分析方法,减少了分流歧视误差。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改进后的分析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分析速度均能满足生产控制分析要求。

  • 标签: 羰基反应液 三苯基膦 不分流进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米库氯和苯磺顺阿曲库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米库氯组(M组)和苯磺顺阿曲库组(C组)。M组静脉注射米库氯0.15 mg/kg,C组静脉注射苯磺顺阿曲库0.1 mg/kg。记录肌松药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和出PACU时间。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于入室静卧10 min(T1)、意识消失(T2)、喉罩置入(T3)、手术结束(T4)、拔除喉罩(T5)和出室(T6)时记录MAP、HR和SpO2。结果与C组比较,M组患者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和出PACU时间缩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时点MAP、HR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库氯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效果优于苯磺顺阿曲库

  • 标签: 米库氯铵 阿曲库铵 支气管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用罗库溴与顺苯磺酸阿曲库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应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麻醉诱导)和实验组(应用罗库溴麻醉诱导),各纳入45例,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T1时点实验组的生命体征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罗库溴铵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 肌肉松弛是麻醉的基础部分之一,在临床中,罗库溴是最为常见的肌松药物,其不但起效快,而且药效时间长,现以广泛应用在麻醉当中,但是其药效学在临床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主要是因为其存在诸多影响因素,比如糖尿病、用药方式、肝肾功能、缺氧、体重、年龄、性别等等,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均能改变罗库溴的药效,甚至患者在术后极有可能会发生残余阻滞,进而为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当前,减少术后残余阻滞的主要方式即是将神经肌肉监测和神经肌肉逆转有效结合。本文对罗库溴的药理进行了相关阐述,同时分析了影响罗库溴起效的因素,包括药物因素、年龄因素、肥胖因素、肝功能损害、糖尿病和残余阻滞及拮抗。

  • 标签: 罗库溴铵 药理 药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与眼睑熏蒸按摩治,对比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01月-2021年08月门诊就诊的98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患者实行睑板腺按摩与眼睑熏蒸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与眼睑熏蒸按摩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睑板腺缺失积分(MGS)结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睑板腺分泌物评估上,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与眼睑熏蒸按摩治疗措施,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便捷,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强脉冲光 睑板腺 眼睑熏蒸按摩 睑板腺功能障碍 泪膜稳定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噻托溴干粉吸入剂与异丙托溴定量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对比效果。方法:2020年3月--2020年12月之间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把确诊的1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象,借助1:1分组方法进行患者分配,其研究组实施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单一用药治疗。对比组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具有差异性,即P<0.05;分组治疗后,研究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但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后P<0.05,有对比的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取2药联合治疗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让患者顺畅呼吸,并提升运动能力,帮助去预后恢复。

  • 标签: 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 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