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中,生态文学无疑是一个新的文学形式。它的产生带有必然性,是人类面对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时共同发出的疾呼。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一些敏感的作家开始自觉而勇敢地直面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并致力于通过文学的形式向人类发出生态预警,探寻生态危机之根源,重新审视现代文明。中国的生态文学一开始大都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出现,代表作家有沙青、徐刚、乔迈、王治安、李青松、哲夫等。此后,生态文学的形式就渐渐趋于多样化,有散文、诗歌、小说、跨文体创作,而参与生态文学创作的作家也日趋增多,杜光辉,就是其中颇为坚定的一员,他用手中的笔和心中的良知捍卫生态精神。

  • 标签: 生态精神 中国当代文学 20世纪80年代 生态文学 生态危机 代表作家
  • 简介:曾记得,老人们对我说,你要是睡不着就默默的数羊,数着数着就会悄然入睡,享受梦境的快乐。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摘要:现代生产企业,质量是企业最重要的一条“生命线”。为了保证企业在同领域中竞争取胜,产品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线生产员工是决定产品质量的第一决策。提升员工质量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就显得必不可少。企业通过提升质量管理制度,确认工作方法,确保意识提升等多方面入手;对生产一线员工质量意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提升进行全面升级,确保为建立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进行发展,成为国际轨道客车领域中不倒的标杆。

  • 标签: 质量意识 管理体系 生命线 捍卫者
  • 简介:执行潜伏任务的1排战士在炮火转移的5分钟内迅速占领了391高地主峰。邱少云的牺牲,换来了整个战斗的胜利,换来了更多鲜活生命的留存。

  • 标签: 邱少云 集体利益 忠诚 地主
  • 简介:《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代表作,是一部略带有传奇色彩的自传长篇小说。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用女性特有的笔触讲述了一位从小就成为孤儿的女子,为了生存在各种磨难中不断成长,追求自由,捍卫尊严,坚持自我,最终收获幸福的故事。本文从《简·爱》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对自己一生坚持不懈的追求,来突出反映出女性对尊严的寻觅和捍卫,不仅展现给我们一个女性的成长经历,也从心灵最深处净化了每一个读者的灵魂,成为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之一。

  • 标签: 简·爱 女性的尊严 寻觅者和捍卫者
  • 简介:<正>安那托里·瓦西里耶维奇·卢那察尔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也是苏联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之一.十月革命胜利后,卢那察尔斯基长期担任苏联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对早期苏维埃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名剧《解放了的堂吉诃德》,曾由瞿秋白翻译介绍到我国.他的文艺论著,从20年代由鲁迅、冯雪峰等开始翻译介绍到我国后,对我国初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鲁迅称卢那察尔斯基“是革命,也是艺术家,批评家”.

  • 标签: 卢那察尔斯基 列宁文艺思想 托尔斯泰 高尔基 论文学 文艺学
  • 简介: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于1816出生在英国北部乡村的一个贫穷牧师家庭,1847年她出版了代表作《简·爱》(JaneEyre)。后来,她的两个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和和安妮·勃朗特也分别出版了《呼啸山庄》和《艾格妮斯·格雷》。

  • 标签: 女性独立 尊严捍卫者 独立尊严
  • 简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20世纪初教育觉醒的时代,战争对于教育的冲击是极其巨大的。战争制造了无家呵归的孤儿,战争中儿童权利的保障更加无从谈起。这时,一位名叫埃格兰泰恩·杰布的英国女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开始了救助儿童的行动。

  • 标签: 儿童权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 战争 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她是一位神奇的女士,能够解读不同环境下大象叫声的含义,是非洲草原上聆听大象心声的"象语",草原上1500多头大象是她的亲密朋友;她是全球最权威的大象行为研究专家,为了近距离地接触大象,她每天与象群相随记录它们的行为,三十余年久居非洲从未间断,已将肯尼亚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如今,同样为了大象,

  • 标签: 非洲草原 行为研究 大象 近距离 肯尼亚 叫声
  • 简介:我们似乎很难想象,在南美洲有一种动物集外形奇异、行为奇怪和神秘传说于一身。它就是大食蚁兽。大食蚁兽体形巨大,包括尾巴全长可达2米以上,体重超过45千克。它们的面部修长,尾毛长而蓬松,全身黑褐色,但在喉部、肩部长有镶着白边的黑色楔形条纹。一当清晨的第一缕霞光划破南美洲潘帕斯草原的天际,各种各样的动物们也就开始了一天繁忙的觅食工作。

  • 标签: 大食蚁兽 潘帕斯草原 美洲豹
  • 简介:批评家们已经意识到权力的弱化,但这仍然无法抵御市场经济的滚滚浪潮。最初艺术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受益于艺术批评和批评家群体的努力,但资本的侵入无疑逐步地削减了批评的权力。十年前,从"批评的失语"作为一种现象和一个问题被艺术界广泛关注开始,就不断地引发批评家们的讨论,甚至焦虑和恐慌。然而,这种最初的焦虑和恐慌并非来源于批评自身的理论危机,而是更多地源自权力的丧失。

  • 标签: 批评家 艺术思潮 艺术批评 八十年代 批评史 艺术家
  • 简介:陈元方(1915~1993)解放后曾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兼西安市委第一书记,晚年又致力于新编地方志的编纂工作,是陕西新编地方志的开拓和奠基人。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曾遭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和拷打,“文革”中,又被戴上“三反分子”的帽子,被批斗和关押,遭受残酷迫害。但他始终坚持马列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勤勤恳恳,大公无私,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正如陕西省委在他逝世时的悼词中讲的,

  • 标签: 马列主义 陈元 省委 逮捕 中共 人民
  • 简介:鲁迅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站在时代的峰峦之巅,以其犀利的目光俯视人生百态,洞察世间痼陋,面对几千年封建文化铸就的沉滞历史,毅然掮起思想启蒙的重任,对旧文化所作的透辟的剖析中显露出深刻的批判,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把揭露的矛头指向一个足以消蚀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封建文化系统这个黯然灰冥的黑洞。孔乙己是由腐烂发霉的封建科举文化制造出来的可悲的殉葬,丁举人则是这种文化的自觉的维护,在社会关系中构成了对立的两级,但作为封建贵族文化的追求,却在相同的精神内部的关系上,用各自的行为方式作出了不同角度的否定,从这一点来说二又是统一的。

  • 标签: 封建 文化 殉葬者 捍卫者 对立 统一
  • 简介:作为草原的儿子,胡学文十分珍爱养育了祖先也养育了自己的辽阔草原。他曾说:“我对坝上草原的景致有一种偏爱。”他将这种爱浸透进了小说文本,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布满了坝上的风景,充满了草原的芬芳。与此同时,胡学文并没有沉迷于对地域风情、人情世故的描述,而是向着更为深层的人生和时代的思考。他认识到,“地域并不是隔绝、孤立的,它有着超越时空的共性。

  • 标签: 小说文本 胡学文 草原 地域风情 人情世故 养育
  • 简介:本文就中国传媒严重的新闻失实问题进行了论证。文章分析了遣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强调坚持新闻客观性的职业理念,以保障新闻真实。同时,对多项保障新闻真实的新闻职业规范做了阐释。作者认为,在抓紧传媒制度建设、行业自律、机构管理的同时,急需开展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专业主义教育,让他们掌握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 标签: 新闻真实 客观性原则 公正 平衡
  • 简介:2014年12月13日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集会广场,庄严肃穆,气氛凝重。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代表一万余人,胸戴白花,肃立广场,深切缅怀77年前在南京城惨遭劫难的30余万同胞。国家公祭,是对死难同胞的悼念、是对侵略历史的铭记、是对人类文明的崇尚,更是对世界和平的捍卫。公祭仪式现场,国旗降半,国歌唱响,"灾难墙"前巨大的花圈寄托着13亿同胞的无限哀思,纪念广场低回婉转的《安魂曲》抚慰着30万同胞的亡灵。77

  • 标签: 集会广场 死难同胞 庄严肃穆 南京城 党和国家领导人 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