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茵陈活血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予以茵陈活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腹水消退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腹水消退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水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ST、ALT水平均显著下降,ALB水平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ALT、AST、TBIL、AL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活血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好,可缩短腹水消退时间,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茵陈五苓活血汤 丹参注射液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采用茵陈散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计68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n=34)与采用茵陈散治疗实验组(n=34),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腹水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采用茵陈散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加快腹水的消退,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肝腹水 茵陈五苓散 疗效
  • 简介:【摘要】痛风性关节炎多以正气不足为内因,其中以脾胃虚弱为主,外感风寒湿邪为外因,与脾胃肾相关。急性发作多属于湿热内蕴,治疗中应把握湿、热、虚等病理因素,注意湿、热偏盛,标本兼顾。临床中常用茵陈散治疗本病,在止痛及缓解炎症方面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茵陈五苓散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茵陈散加减治疗湿热蕴脾型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6例湿热蕴脾型酒精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应用水飞蓟宾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茵陈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酒精肝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肝功能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湿热蕴脾型酒精性肝病应用茵陈散加减的方式,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中医症状,提高酒精肝治疗总有效率,增强肝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茵陈五苓散 加减治疗 湿热蕴脾型 酒精性肝病
  • 简介:摘要:茵陈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典方剂,但临床应用频次不及小柴胡、桂枝。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经验,对茵陈及其加减临床应用展开探讨。

  • 标签: 茵陈蒿汤 方解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武散治疗肺心病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诊断为肺心病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西药基础治疗相同,研究组加用真武散治疗。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肺心病中医症状评分。(2)两组肺心病治疗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前肺心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肺心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肺心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2%,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真武散能够提高肺心病患者治疗疗效,改善症状。

  • 标签: 真武汤 五苓散 肺心病
  • 简介:摘要味姜辛出自《金匮要略》,主要功用是温肺化饮,用于治疗寒饮咳嗽。临床常以味姜辛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寒哮型,亦多利用其温化寒饮之功用,加减以治疗小儿因受凉所引起的鼻炎,亦获良效。

  • 标签: 苓甘五味姜辛汤 小儿鼻炎
  • 简介:将6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病人在控制饮食、运动的基础上,其中实验组30例,口眼茵陈散汤剂:茵陈15g,茯苓20g,泽泻15g,白术12g,猪苓15g,桂枝6g。上药水煎服200ml,早晚饭后各服100ml;对照组30例,单纯采取饮食、运动治疗。两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时间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OGTT2小时血糖、血脂、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临床使用茵陈散治疗痰湿型IGT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 标签: 茵陈五苓散 痰湿型 葡萄糖耐量低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使用茵陈糖浆联合人血白蛋白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观察对象为我院接收4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纳入时间为2021年7月~2022年7月,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4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人血白蛋白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茵陈糖浆联合人血白蛋白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时,应用茵陈糖浆联合人血白蛋白的方式,可以显著改善的临床症状,提升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维护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具备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治疗效果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人血白蛋白 茵陈五苓糖浆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小柴胡散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实施小柴胡散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有利于腹水的消退,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 ] 小柴胡汤 五苓散 肝硬化腹水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小柴胡散用于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 2017.2-2018.12 收治患者 84 例,随机分组为传统组及中药组,传统组 42 例接受传统西药治疗,中医组 42 例接受小柴胡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中药组临床有效率较常规组显著更高( P < 0.05 )。 结论: 小柴胡散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可积极推广。

  • 标签: 小柴胡汤合五苓散 带状疱疹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真武散加减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专家门诊患者中的慢性心力衰弱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真武散进行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真武汤 五苓散
  • 简介:近期,有关专家观察了茵陈泽泻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如下:用茵陈泽泻,药物组成:茵陈40~100g,大黄5~15g,泽泻20~30g,虎杖15g,丹参15g,板蓝根30g,白茅根30g,车前子15g,生山楂30g,金钱草30g。随症加减:呕吐加竹茹;脾虚加茯苓;谷丙转氨酶较高加味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用法:日1剂水煎服,小儿酌减。结果显示:本组128例患者,痊愈12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

  • 标签: 茵陈泽泻汤加减 急性黄疸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临床疗效 乙型肝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加味茵陈散并配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式。方法从本院中提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的68例新生儿患者,并与其煎服加味茵陈散汤剂,同时用西医的保肝、补钙、补充维生素K等治疗。结果治愈的对象有68例,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有减轻的趋势。显效59例,好转8例,没有痊愈的有1例。结论加味茵陈为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明显,可以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加味菌陈四苓散 新生儿黄疸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茵陈四芩散配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患儿均煎服加味茵陈散汤剂,并配合西医保肝、支持、补钙、补充维生素K1等治疗。结果治愈86例,好转9例,未愈1例。结论加味茵陈四芩散为主配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加味茵陈四芩散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桃红四物散加减对心衰水肿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心衰水肿患者中抽取88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桃红四物散加减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心功能、二十四小时尿量、六分钟步行距离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治疗疗效、二十四小时尿量、以及心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六分钟步行距离比对照组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散加减对心衰水肿患者的治疗效率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加减 心衰水肿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阳虚水泛型心衰经真武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调查时间在2020.1-2022.12期间,患者均诊断为阳虚水泛型心衰,数量是40例,对其采取随机分组方式,观察组20例进行真武散治疗,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对比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阳虚水泛型的心衰患者进行真武散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病症,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阳虚水泛型心衰 真武汤 五苓散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加味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硬化伴腹水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5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肝硬化伴腹水患者,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施加加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更趋于正常,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加味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的方式对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展开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率,促使患者肝功能水平趋于正常,值得推广。 

  • 标签: 加味五黄五苓汤 联合治疗 常规西药治疗 肝硬化伴腹水,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讨论了桂术甘的立法思想,桂术甘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桂术甘证的变证分析,历代医家在临床上对桂术甘的运用。得出仲景在桂术甘的立法思想主要是利水、温阳、固护脾胃;其主证为脾阳虚弱、水邪犯逆;其变证印证了它的主证为脾阳虚弱、水邪犯逆;历代医家在治疗多种疾病时以此方为基础方加减化裁,疗效确切。

  • 标签: 苓桂术甘汤 温阳利水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