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采用临床分离的镰刀感染树鼩角膜,建立镰刀性角膜炎树鼩模型。方法镰刀接种到沙保氏培养基,26℃培养箱培养7d,收集真菌混悬液,血细胞计数板调整孢子数量为1×10^10CFU/mL。清洁级树鼩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对照组(n=10)。实验组用胰岛素针头(29G)将真菌孢子混悬液50μL注入角膜基中央,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50μL。通过前段照相、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病理组织学变化、感染角膜组织培养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真菌浸润范围、角膜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水肿程度、菌丝数量均与时间呈正相关;炎性细胞浸润数量造模后第7天达到高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实验各时间点均可见菌丝平行于基质纤维生长;感染后角膜组织培养可见镰刀生长;造模成功率为86%。结论采用基质注射镰刀孢子的方法首次成功建立镰刀性角膜炎树鼩模型。

  • 标签: 树鼩 茄病镰刀菌 动物模型 真菌感染 角膜炎
  • 简介:镰刀是自然界重要的真菌类群,有害有益,鉴定分类困难。文章着重介绍镰刀的分类系统和分类方法,及其目前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开发镰刀资源夯实了理论基础。

  • 标签: 镰刀菌 分类系统 基础研究
  • 简介:最近,朋友圈里出现的一条"吃茄子等于吃毒药!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消息,引起了吃货们新一轮的担忧。文章中提到的碱到底有没有毒?我们该如何继续安心地吃美味的茄子呢?

  • 标签: 茄子 中国人
  • 简介:蔬菜灰霉病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病害,目前在我国发病较为普遍。多发生在湿度较高、降雨量较多的季节或环境条件下。温室大棚湿度大,发生更加普遍和严重。科蔬菜中,番茄、辣椒和茄子受到的伤害最为严重。

  • 标签: 灰霉病菌 茄科蔬菜 番茄灰霉病 水浸状 后病 辣椒灰霉病
  • 简介:通过超声波技术从玫瑰中提取天然玫瑰色素,研究光照、温度、木糖醇、柠檬酸、食盐及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瑰色素的耐光性及热稳定性较差,木糖醇,柠檬酸,Fe~(2+),Al~(3+),Cu~(2+)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而食盐,K~+,Ca~(2+),Zn~(2+)影响不大。

  • 标签: 玫瑰茄 天然色素 稳定性
  • 简介:马尔尼菲蓝状是由马尔尼菲蓝状所致的局限性或侵袭性真菌,常发生于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抑制者,也可发生于健康人群,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文从马尔尼菲蓝状的病因、流行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综述了马尔尼菲蓝状研究的最新进展。

  • 标签: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 马尔尼菲蓝状菌 病因 治疗
  • 简介:以引种的5个国内玫瑰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这些品种在广西南宁市种植的适应性,分析这些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表现。结果表明:5个玫瑰品种的生育期范围介于201-209d;株高介于189.8~216.0cm;每667m^2鲜果产量介于1231.6~1318.5kg;每667m^2鲜萼片产量介于650.9~844.8kg;每667m^2干萼片产量介于79.4~91kg;每667m^2干萼片产值介于6347.7~7277.3元;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测试,试种的5个品种中,每100g玫瑰-2号品种的花青素含量最高为1290mg/100g,M6品种柠檬酸含量最高为80.5mg/100g,玫瑰-2号品种粗多糖含量最高为2.08%。综合上述指标分析,引种的5个国内玫瑰品种均适宜在广西南宁市种植。

  • 标签: 广西南宁市 玫瑰茄 引种 产量 经济效益
  • 简介:孢子丝是由申克孢子丝复合体感染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和局部淋巴系统所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皮损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损害。自1898年报道第一例孢子丝病后,对孢子丝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包括孢子丝病原体的变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病原体从申克孢子丝单一菌种到目前孢子丝复合体的认识。诊断方法包括真菌学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孢子丝菌素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治疗方法包括碘化钾、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口服以及物理和手术疗法等。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变迁
  • 简介:组织胞浆主要发生在一些特殊地域,如美国中西部、非洲及拉丁美洲。在中国也有散发病例。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组织胞浆感染率呈地区性分布,主要是长江流域的九省,多雨潮湿的中南、华东和西南感染率较高;患者多为系统性感染者(85.0%),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89.1%)和肝脾肿大。组织胞浆的诊断较困难,主要根据症状、相关疫源地的旅游史或居住史。真菌培养的阳性率低,血液裂解离心系统可提高培养阳性率。其治疗推荐使用两性霉素B相关制剂、伊曲康唑及氟康唑,氟康唑疗效不及伊曲康唑。

  • 标签: 组织胞浆菌病 荚膜组织胞浆菌 中国 流行病学 防治
  • 简介:烟草野火是赣州烟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探索防治该病的轮换药剂,进行了20%噻铜SC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烟草野火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20%噻铜SC450倍液喷雾防治,每7d1次,连续2~3次,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蔓延。第1次用药后7d,20%噻铜SC450倍液处理的防效为67.81%;第2次用药后7d、14d分别为68.98%、73.70%。同时在试验过程中,20%噻铜SC450倍液处理,对烟株生长无不良影响。20%噻铜SC对烟草野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赣州烟区烟叶生产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烟草野火病 噻菌铜 田间药效
  • 简介:外阴阴道念珠(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是仅次于细菌性阴道炎的第二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影响了众多女性健康[1].本研究检测了VVC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的53株念珠对11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为VVC临床用药提供信息.

  • 标签: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药敏 抗真菌药
  • 简介:采用标准地调查和标准木完全收获法,研究了泉州湾河口湿地秋的植被生物量、碳含量、碳密度及其分布规律,从而了解区域内秋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循环等.研究结论如下:(1)秋的植被生物量与碳密度分别为72.58,31.57t/hm~2,且分布规律十分相似,其大小顺序均为低潮位〉中潮位〉高潮位,树干〉树枝〉树叶〉主根〉侧根;(2)秋植被的平均碳含量为(42.04±3.27)%,其高低顺序为低潮位〉高潮位〉中潮位,树干〉树枝〉树叶〉主根〉侧根.

  • 标签: 泉州湾河口湿地 秋茄 碳密度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应用乳杆菌活胶囊在巩固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病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氟康唑胶囊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阴道用乳杆菌活胶囊巩固治疗;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0%,试验组1个月复发率(0%)、3个月复发率(0%)、6个月的复发率(5%)均低于对照组(15%)、(20%)、(42.5%),且P<0.05;结论阴道用乳杆菌活胶囊巩固治疗RVVC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乳杆菌活菌胶囊 巩固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克霉唑联合乳杆菌活胶囊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168例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患者,采用盲选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克霉唑联合乳杆菌活胶囊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种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均较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临床疗效显然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克霉唑联合乳杆菌活胶囊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清除阴道假丝酵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克霉唑 乳杆菌活菌胶囊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VVC)是常见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多由白色假丝酵母所致。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有此寄生,但量少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症状,当全身或阴道内菌群失调、妊娠、糖尿、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阴道局部组织细胞免疫力降低时,假丝酵母大量繁殖呈菌丝相时才出现症状。本易复发,如一年内发作4次或4次以上,称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简称RVVC2。近年来,由于女性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该病有逐年增长趋势。总结一套有效的根治VVC的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女性的生殖系统健康水平。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复发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阴道念珠采取不同检验方法所获取的效果,并将其进行对比,选择合理检验手段。方法收治的阴道念珠者入院检验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12月间,共240例,皆采取手工法、显色法、凝聚法及CTB染色法(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加以检验,比较不同检验方法所获取的效果。结果手工法检验出阳性共47例,检出率为19.58%;显色法检验出阳性共82例,检出率为34.17%;凝聚法检验出阳性共147例,检出率为61.25%;CTB染色法检验出阳性共227例,检出率为94.58%。结论对于阴道念珠的检验,采取CTB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手工法、染色法和凝聚法,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检出率高,可优先选择。

  • 标签: 不同检验方法 阴道念珠菌病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拉氏酵母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急性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于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散剂进行治疗,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腹泻持续时间缩短,治疗4天后大便次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的分子流行学特征以及产超广谱一内酞胺酶菌株和耐药性的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某医院从2012-2016年中分离的大肠埃希共421株,琼脂稀释法检测对临床常用的10种抗菌性药物进行MIC的测定,纸片增强法检测产ESBLs菌株,并通过PCR检测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s的基因型。结果大肠埃希的耐药性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对于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进行研究发现大肠埃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低。结论在本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中,ESBLs的检出率逐年增高较高,说明大肠埃希的耐药性可能随着抗生素的使用量增加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对于大肠埃希进行预防时需要考虑抗生素的合理选择从而达到预期的诊疗效果。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流行病学 耐药性 超光谱&beta -内酞胺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