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一篇后现代主义叙事风格明显的小说,《解体》以'能体'的口吻,展现了一个因为社会转型而失业的画家从身体死亡到意识解体的经历。除在个体与社会层面破除'癌症'的疾病隐喻外,这篇小说也表现出西西的本土意识和文化观照。延续着西西小说中一贯的本土论述的线索,《解体》以身体场域影射香港社会,以'身体=空间地理上的香港''能体=意识形态上的香港'的隐喻建构,表达出对香港文化身份确立的当下和走向的设想。

  • 标签: 西西 疾病隐喻 本土意识 身份隐喻
  • 简介:从影响驼峰调速系统解体作业效率的各种因素入手,分析了不同驼峰调速系统的作业效率,从中可以看出,点连式调速系统的效率最高,适用于大中型驼峰,而中小驼峰应该首选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

  • 标签: 驼峰 调速 点连式 可控顶 效率
  • 简介:【主持人语】二战结束,苏联共产党面临着改革的重任,就是要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轨道上来。斯大林时期苏共未能进行改革,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秘密报告",成为这一时期苏共改革的重要标志。正如"秘密报告"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样,赫鲁晓夫的改革也是成败交错,走了许多弯路。勃列日涅夫又将苏

  • 标签: 苏联问题 问题专题研究
  • 简介:做人要实,不仅要有"实"的思想和觉悟,更需要有"实"的行动和效果,做到为人真诚,恪守清正,敢于担责,切实笃行。"三严三实",凝练了古今修己正身之道,囊括了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各个方面,堪称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和行为准则。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做人要实"谈点个人的理解体会。一,对"做人要实"含义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学习习总书记的这段话,

  • 标签: 忠诚老实 老实话 三实 领导干部 三严 修己
  • 简介:宋庆龄曾在1927年、1953年、1957年三次到访苏联。这三次访问宋庆龄都受到高规格的接待。1927年,她以孙中山遗孀、国民党左派领袖的身份到访,受到斯大林的接见;1953年,她以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到访,先后与朱可夫、斯大林会面;1957年,她与毛泽东一起率领中国党政代表访苏,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并出席了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这三次访问给宋庆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许多美好的回忆,即便后来中苏关系出现裂痕,宋庆龄始终对苏联保持着一份别样的情感。

  • 标签: 宋庆龄 苏联 1927年 中国代表团 国民党左派 党代表会议
  • 简介:在开始讲述苏联时期的电影音乐之前,想先讲几句关于电影艺术在俄罗斯的起源。1896年5月4日(16)俄罗斯的第一场电影在圣彼得堡消夏公园“水族馆”放映。1900年至1918年间俄罗斯电影迅猛发展,在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敖德萨、下诺夫哥洛德、巴库、第比利斯、叶卡捷琳堡得到很好地传播和普及;外国电影也得到广泛传播。

  • 标签: 电影音乐 苏联时期 圣彼得堡 俄罗斯 电影艺术 外国电影
  • 简介:苏联的政治笑话是了解苏联政治、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窗口。它大致有政治体系类政治笑话、政治过程类政治笑话、政治人物类政治笑话等三大类型。苏联政治笑话的功能,就国家政权层面而言,它具有十分鲜明的警示作用,因而具有建设性的功能,并发挥着政治安全阀的作用。就民众层面而言,它发挥着化解民众作为政治人不能有实质政治参与和政治意见表达的政治心理危机,消解政治压力和政治上的不满情绪,从而实现政治笑话的心理上的自我解压和自我满足的功能。令人遗憾的是,苏联政权对于政治笑话的非理性压制,使得自身失去了获取民情、汲取民意的来源,使己在民情、民意面前变得迟钝、麻木和僵化,并最终落得个败亡的结局。

  • 标签: 苏联 政治笑话 类型 功能
  • 简介:1930年11月,杨开慧在长沙壮烈牺牲,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迫害,毛泽东的三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辗转来到上海避难,后来,毛岸龙不慎走失。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被牧师董健吾收养,兄弟俩这才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为更好地培养和保护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和烈士杨开慧的后代,董健吾计划将兄弟俩送到苏联去留学。

  • 标签: 毛岸英 兄弟 苏联 留学 张学良 资助
  • 简介:二战以来,航母一直是强国海军的标志,尤其是二战期间美国海军通过航母战重创了日本海上力量,为大国海军发展航母注入了兴奋剂。二战结束,面临英美大力发展航母的严峻形势,苏联于1946年开始加速发展海军,并提出了航母建造计划。在美苏争霸时期,苏联曾拥有过全球第二的强大海军,与美国海军在世界各大洋展开激烈竞争,但是在航母这一项上,苏联却与美国有着天壤之别。与美国海军相

  • 标签: 争霸直接 直接产物 美苏争霸
  • 简介:"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有鉴于许多干部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不了解,不懂得经济发展规律,毛泽东一再提出中高级干部要认真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过程中,毛泽东结合自己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同时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他在某些问题的看法上也难免自相矛盾。

  • 标签: 毛泽东 读书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苏联社会整合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权力的垄断、意识形态的僵化以及制度权威的流失。特别是制度权威的流失,导致苏共党内个人崇拜盛行,权力高度集中,社会治理日益僵化和腐化,最终导致政治体系崩溃。透视前苏联社会政治生态的生长与演进,梳理前苏联社会整合失效的原因与背景,对于我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制度治理的自觉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借鉴价值。

  • 标签: 社会整合 失效 制度治理
  • 简介:不能以俄国十月革命是共产党靠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就断言苏共执政不具有合法性。苏共是在1917年10月25日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和1918年1月11日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两次获得大多数代表民主选举而成为全国苏维埃政权的合法执政党。然而执政的合法性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当执政党的路线和政策违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有可能失去执政的合法性,1921年发生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和水兵起义即是实例,列宁当即改行新经济政策才重获执政合法性。后来又发生过多次执政合法性危机,但因苏共形成四种有严重弊病的政治体制而未能消除危机。这就是由多党合作制变为党外无党的一党掌权制,由党内民主制变为党内无派的一派掌权制,由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变为全部政权归党中央,由民主选举制变为领导干部层层任命制和苏维埃代表等额不民主选举制。苏共中央长期延误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失去党心、民心、军心,拖延到1991年苏共终于被广大人民抛弃,失去了执政合法性。

  • 标签: 苏共 执政 合法性 得而复失
  • 简介:上个世纪初,有许多追求进步的年轻人到苏联留学,在经历了内战、肃反扩大化、卫国战争,不少人牺牲了,幸存回国的很少。其中有一对老共产党员夫妇,在苏联学习、工作了25年,吃尽苦头,也创造了业绩,他们最终回到了祖国。那么,这对夫妻在苏联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到革命圣地留学1903年,任岳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靖港镇一户农民家庭。在长沙船山中学求学时,

  • 标签: 苏联 夫妻 故事 中国 传奇经历 卫国战争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一起500kV氧化锌避雷器由于受潮导致上节避雷器击穿故障的解体分析,讨论了运行电压下总泄漏电流和阻性电流与电阻片受潮片数的对应关系,为今后避雷器的运行维护提供理论经验。

  • 标签:
  • 简介:研究戈尔巴乔夫改革,首先要弄清楚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的状况。戈尔巴乔夫接手的是一个由全盛转向衰落的苏联,是个疲惫不堪、在政治、经济领域积累了大量问题而急需改革的苏联。当时苏联在政治上干部队伍逐渐出现了事实上的终身制,维持现状、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及加强控制成了当政者的主要目标,腐败严重。经济上仍为粗放型经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依赖性严重,经济发展速度下降。苏联几十年的发展,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文化程度、生活条件及居民的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的管理体制与人民的现实要求相冲突,旧体制的弊端导致了社会不满的增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程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启动的。

  • 标签: 戈尔巴乔夫改革前的苏联 政治状况 经济状况 社会状况
  • 简介: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从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对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如何衔接问题做出的创造性的理论回答,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中国化的成果,列宁主义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理论导向作用,苏联因素对社会论的形成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用。

  • 标签: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苏联因素 列宁主义 共产国际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城市化进程,在这种大背景下,加强城市设施建设就势在必行了,这也就为建筑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是与此同时,建筑施工质量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无法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其必将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不难发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尽可能的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 标签: 建筑行业 挣值法 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