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苏共执政期间,十分注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许多成功的做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失误,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中国与前苏联同宗同源,受其影响十分深刻。总结前苏联干部教育经验,反思其教训失误,对加强我国当前干部教育工作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前苏联 干部教育 经验 教训
  • 简介: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实践,是当时举国上下掀起的"以苏为师"的一大缩影。回顾这一历程,分析期间利弊得失,对于今天学习与借鉴外国教育经验仍不乏启示意义。

  • 标签: 苏联教育经验 审视 反思
  • 简介:苏联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抵制资产阶级的思想进攻,促进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培养人才的做法,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但苏联在意识形态教育上出现的“人道主义”泛滥,丧失经济斗争意识和形式化的做法,又留下了沉痛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如何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具有一定的启示。

  • 标签: 意识形态教育 价值观 软实力 知识分子 苏联
  • 简介:建国初期,共和国上下掀起了学习苏联经验的热潮,教育领域经历的由借助苏联经验到全面移植苏联经验的变化,无疑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既有其必然性,又有其必要性。

  • 标签: 建国初期 前苏联 中国 教育经验 教学制度 出国留学
  • 简介:20世纪,苏联为世人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崛起、争霸、危机、改革和解体的历史悲喜剧。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苏联的组建、发展及解体与其实行的独特的民族政策密切相关。在十月革命后极为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苏联能够成功组建并维持近70年,自有其值得关注的经验,但民族问题长期存在、民族隔阂与民族矛盾始终得不到解决,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也说明,苏联的民族政策存在致命的缺陷。在苏联解体20年之后,重新思考和总结其民族政策的经验教训,对于现存多民族国家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 标签: 苏联 民族理论 民族政策 国家权力架构 经验教训
  • 简介:如何评价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经验?李利总结和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即把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但有一种看法却相反,对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经验持全盘否定态度,把它看作是我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的战...

  • 标签: 建国初期 苏联经验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社会主义改造 党外人士 优先发展重工业
  • 简介:1.右图为苏联影片《难忘的一九一九年》宣传海报。下列口号与该影片内容最吻合的是A.“一切为了前线”B.“全部政权归苏维埃”C.“打到冬宫去”D.“武装保卫苏联

  • 标签: 苏联 经验 社会 影片内容 苏维埃
  • 简介:苏联教育是以国家工作计划作为基础.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刘于所有学生是免费的,国家定期供给学生均等的生活津贴。从来没有任何学费,政府维持所有的中小学和大学。

  • 标签: 苏联 理科教育
  • 简介:<正>据英国《社会主义法律评论》1982年第2期报导,七十年代是苏联法律教育大发展的十年。在1970—1980这十年间,苏联的法学院虽然还是4所,但是法律系的数目却由原来的30个增加到46个。在1980年,法律专业合格的毕业生有15,700人,差不多是1970年毕业的7,900人的一倍。1981年至1982学年,所有法学院和法律系注册的学生有97,700人,其中29,100人为正规的全日制学生,其余或是夜校生,或是校外生。此外,中等专科学校还培养

  • 标签: 法律教育 苏联 大发展 七十年 社会主义 法律系
  • 简介: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是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其经济政策的演变。学习中要理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脉络,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曲折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性、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性。本专题知识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之一,历年高考常涉及到。从题型上看,高考在近年来以选择题与材料题并重;

  • 标签: 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解体 经验 社会主义制度 运动发展 主干知识
  • 简介: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分析总结苏共执政各时期思想道德教育、舆论宣传、文化教育三大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成败得失,对做好当前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苏联 意识形态工作 思想道德教育 舆论宣传 文化教育
  • 简介:<正>“这里奉献给读者的是一本小册子。而论述的却是个大题目——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迄今的苏联政治”。——这是斯蒂芬·F·科恩在其新著《苏联经验重探》①卷首的一段话。斯蒂芬·F·科恩,是美国著名学者,苏联问题专家,他的专著《布哈林和布尔什

  • 标签: 苏联经验 |
  • 简介:1.相比于传统的煤矿开采方法,煤炭地下气化的适用范围更广,但同时也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和地表沉陷。2.前苏联在煤炭地下气化方面拥有一段很长的研究和使用历史,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前苏联的研究相对比较封闭,所以对其研究成果的综述目前仍然很有价值。3.综述了不同煤层参数(如煤层深度、倾斜度、高度、宽度、含灰量和地质剖面等)和气化燃烧相关参数(如岩土材料导热性、热损耗、热冲击和体积变化等)与地表沉陷的相关性研究。

  • 标签: 煤炭地下气化 地表沉陷 岩土材料热性能 煤矿开采 苏联煤田
  • 简介:苏联青少年是国家建设中一支举足轻重的生力军,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后备队,在许多方面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勃列日涅夫曾说过,二十一世纪苏联社会将是什么样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代青年。苏联一直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误的教训。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勃列日涅夫 教育工作 苏共中央 卫国战争 二十一世纪
  • 简介:我刊一九八三年第二期刊载过评介苏联乡村中小学教育的文章,旨在借助外国农村教育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限于篇幅,着重于评介成功的一面。然而苏联乡村教育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以便以后少走弯路。苏联农时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多数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深感兴趣的是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在我国不一定会发生,他们所采取的解决办法在我国不一定会完全有用。但是无论如何,参考价值总是有的。

  • 标签: 农村教育 小学教育 农村学校 劳动教育 思想教育 乡村地区
  • 简介:<正>苏联自1985年以来兴起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改革逐渐波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触动各种科学,其中包括哲学和伦理学。苏联伦理学界开始对伦理学的状况进行回顾、反思,批判地分析已经取得的成果,思考存在的问题。1986年9月在莫斯科举行了全苏伦理学科学会议。会议是由苏联伦理学学会和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联合发起的。会议参加者分析了苏联社会的道德状况、伦理学研究的基本趋挚、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研究了伦理学在改革中的任务。1987年在莫斯科由《哲学科学》杂志、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和苏联哲学会的心理调节和自我完善哲学问题组联合召开了园桌会议,讨论了在改革中完善个人的问题。此外,在一些重要刊物,首先是哲学刊物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苏联改革 伦理学研究 道德教育 科学会议 烦琐哲学
  • 简介:1991年底。苏联剧变,终结社会主义,折回世纪初抛弃的资本主义。苏联剧变的原因何在?史家见仁见智:帝国主义和平演变说、斯大林体制弊端说、戈尔巴乔夫叛徒葬送说……还有,苏联人不需要苏联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著名的院士曾充满愧疚和负罪感地说:“将苏联送递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

  • 标签: 苏联剧变 俄罗斯科学院 戈尔巴乔夫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和平演变
  • 简介:本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的注意力转向了教师。他们的工资平均提高35%,社会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并对教师进行了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培训。规定高等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专业1—5年级的大学生参加教育实习,并为师范院校确定一所普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基地,供他们组织教学实习用,提高师范大学学生的助学金(达到冶金,石

  • 标签: 高等师范教育 教育实习 社会生活条件 职业技术学校 师范院校 教育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