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艾滋是一种危害严重且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且目前临床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遏制艾滋的扩散及发展,成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艾滋认知的提升,以及遏制工作的完善升级,发现预防干预是遏制艾滋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对艾滋预防干预的相关措施予以分析,以期为遏制艾滋提供多角度参考。

  • 标签: 艾滋病 预防干预 遏制
  • 简介:摘要:艾滋是一种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艾滋的传播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其中孕产妇感染率也不断增加,预防艾滋母婴传播是降低艾滋发生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对育龄妇女进行预防艾滋母婴传播的有效干预非常重要。尤其是基层妇幼保健院,所面临的育龄妇女大多对艾滋的了解程度不高,预防艾滋母婴传播意识不强,更加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干预

  • 标签: 艾滋病 预防 母婴传播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艾滋预防宣讲对艾滋预防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5月在我市疾病防控中心进行咨询的80例高危艾滋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参照组人员进行常规宣传讲座,对试验组进行艾滋预防宣讲,对比两组人员对艾滋预防和控制效果。结果 试验组成员对艾滋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更高,各项评分数值要大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成员对艾滋的正向态度持有率为0.90%,数值明显大于参照组的0.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疾病防控中心将艾滋预防宣讲方法运用到艾滋预防控制中,能够有效提高社会人群对艾滋的了解,提高人群对艾滋的正向态度,进而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需要在艾滋防控中作为重点环节应用。

  • 标签: 艾滋病 预防宣讲 防控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针对艾滋的三种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预防经性途径传播目前国际上推荐ABC的预防法,即第一禁欲,第二忠诚,第三一贯、正确地使用安全套。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预防经血液传播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对不幸染上毒瘾的人,要帮助他们戒除毒瘾;对暂时无法戒除毒瘾的人,可采取用美沙酮替代疗法和清洁针具交换的方法,改变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阻

  • 标签: 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抗体 血液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针具交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艾滋预防宣讲对艾滋预防控制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的收集时间是2019年5月--2021年5月,共计385名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艾滋的高危艾滋人群,根据统计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95例,对照组190例,对观察组进行艾滋预防宣讲,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艾滋宣讲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基础知识合格率、传播途径合格率、预防措施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病率低于对照组患病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艾滋预防宣讲,有利于提高艾滋高危人群对艾滋基础知识知晓程度、传播途径知晓程度以及预防措施知晓程度,降低艾滋患病率。

  • 标签: 艾滋病预防宣讲 艾滋病预防控制 患病率
  • 简介:安徽省界首市是国家预防艾滋综合示范区。2004年开始实施示范区项目工作,母婴阻断工作也同时启动。项目初期,广大妇幼卫生工作者对此项工作并没有足够重视,并由于此项工作在当时没有经验模式可借鉴,只是按项目工作布置在产前保健门诊和产科开展孕产妇预防艾滋自愿咨询和检测工作。

  • 标签: 艾滋病 母婴传播 妇幼卫生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艾滋预防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自愿接受艾滋相关知识调查的500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所纳入研究的人员进行艾滋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在调查后进行相应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调查人员对艾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干预前总分数为(59.23±5.12)分,干预后总分数为(92.32±6.01)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02、P=0.000)。结论:艾滋相关知识普及是预防控制的第一步,在公众预防宣传中采取行为干预能有效增强公众对艾滋的知晓,对艾滋的全民控制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行为干预 艾滋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行为干预艾滋预防控制中的价值展开分析。方法:与某疾控中心合作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受艾滋知识调查的120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艾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艾滋对致病原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健康行为形成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艾滋预防控制中实施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居民对艾滋知识的了解,增强防范意识,降低传染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艾滋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艾滋带来的过早死亡,造成劳动力减少和生产力下降,医疗费用上升,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必须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本文对我国艾滋预防以及控制从HIV监测、依法加强对艾滋毒感染和艾滋病人的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艾滋病 HIV监测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廖长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1
  • 出处:《健康世界》2021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米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攀枝花617200
  • 简介:假如艾滋是死神下达的最后通牒,那么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就是一种拯救生命的良药。众所周知,艾滋目前是没有办法彻底被治愈的。从感染该种疾病直到死亡,通常会经过三个主要阶段:急性感染期、无症状阶段(潜伏期)、症状阶段(发作阶段)。了解艾滋的早期症状,尽早发现,尽早处理,尽量延长病人的生命。

  • 标签: 艾滋病;预防
  • 简介:摘要艾滋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妇女是艾滋感染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其中85%为生育年龄妇女,然而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艾滋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本文将从艾滋的概念、流行概况、艾滋传播途径、临床分期、艾滋母婴传播的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艾滋病 母婴传播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