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探讨了先民选择音律的规律,他们最早是从开管泛音,或用等距方法得到两种不同的自然律。自然律由于维数较多而很不稳定。古人运用一种简化的方法——平移法,可以把多维律简化为较稳定的三维律或一维律。本文从音孔设计着手,算出其六声音阶属六等距律。它是四维律,可运用平移法简化为二维的纯律,形成羽调、商调、角调三种音阶。它们属独立的乐律体系,是音阶而并非调式,古代广泛流传于民间。战国时为楚调,唐、宋时为燕乐的重要曲调,在世界各地有广泛流传。

  • 标签: 贾湖骨笛 自然律 等距律 羽调 商调 角调
  • 简介:<正>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龟甲契刻符号和发表之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今再介绍其中几件,以飨读者。1.龟甲标本M363:13,出土于363号墓。该墓为一次葬与二次葬的合葬墓,在二次葬人之上放置一堆龟甲,共八个个体,均背、腹甲扣合成套放置,龟腹内大多装有数量、颜色、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小石子。标本M363:13为其中的一个,此龟呈土黄色,背甲长15.5、宽7—11、高7.1

  • 标签: 贾湖遗址 龟甲 骨笛 出土 二次葬 裴李岗文化
  • 简介:是在河南新石器遗址发现的距今9000~7500年的吹管乐器,至今仍然可以演奏。然而,自发现二十多年以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却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经历数千年的埋葬,出土时完好者数量很少。为了防止意外受损,文物管理部门及博物馆已禁止直接对进行吹奏测音研究。此举对的保护固然非常必要,但同时也使研究者失去了深入考查、研究的机会。因此,如何精确复制并以此作为研究实体,就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首先利用CT对进行扫描,然后将CT扫描得到的二维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最后采用紫外激光固化快速成形技术,首次制作出了迄今为止复制精度最高的复制品。经过三维测量与测音实验,用本方法复制出的模型与实物在物理尺寸与音准上几乎没有误差。

  • 标签: 骨笛 三维重建 复原
  • 简介:本文通过重新检索舞阳遗址墓葬及其层位关系,从该遗址发现的墓葬本身出发,将遗址发现的墓葬分为三期。从而为讨论遗址基葬的文化面貌、布局情况、相对年代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和讨论的平台。

  • 标签: 裴李岗文化 舞阳贾湖 墓葬 分期研究
  • 简介:<正>中国的史前考古,近年来有着重大的突破,主要的有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发现有50多平方公里,规模巨大的坛、庙、冢礼制建筑遗迹,并且还发现了铜器和炼铜遗址。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大墓都埋葬在面积有数千平方米的土筑高台上,还可能有一定规律的礼制性建筑和刻划在陶器上的象形符号或原始文字。

  • 标签: 贾湖遗址 原始文字 陶器 裴李岗文化 红山文化 随葬器物
  • 简介:本文根据已公布的测音资料,阐释了时空坐标中的和上古造律活动,提出了比照手指宽度刻痕开孔的假说,试图解析开孔横线刻记的奥秘,探讨律与谐音列的联系。通过律遗存现象,佐证自然实践律的存在。

  • 标签: 骨笛 指宽度律 等差 自然实践律
  • 简介:遗址20世纪80年代中期六次发掘的资料公布之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限于当时的发掘水平,发掘中忽略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使有些方面的研究无法深入进行。同时,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为了使科技考古专业的学生受到田野考古的训练,并探索使田野考古与科技……

  • 标签: 发掘 遗址 简报
  • 简介:自周代雅乐中用竹笛配器以来,古人制就常用竹.但偶尔也采用其他材料如铜、铁、银、瓷、玉等,也其中之一,只是似更为罕见。2006年8月23日,一群中学生来到江苏镇江扬中新坝镇的中国民间民族乐器陈列馆参观。当民族乐器大师常敦明从柜中拿出自己亲手制作的一根细细的,吹出清脆悦耳的乐曲时,他们压根没想到,这根骨头就是19年前一位女大学生舍弃自己的生命去救的那只丹顶鹤的腿……

  • 标签: 骨笛 故事 民族乐器 中国民间 女大学生 陈列馆
  • 简介:遗址,是位于我国淮河上游河南省境内的一处新石器时期中原古人类的聚居地。早在距今8000--9000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们就已经创造出了极其灿烂的“文化”,龠——一种形状像、并被误称为“”的多音孔骨质斜吹管乐器,便是这“文化”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

  • 标签: 贾湖遗址 吹奏 出土文物 新石器时期 吹管乐器 聚居地
  • 简介:  作为一名懦夫,我的名字是永远地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父母给我起的这个名字,仿佛就是对我整个一生的讽刺,正如太子丹选我做荆轲的副手去完成那件特殊的使命,就是对整个使命的讽刺一样.不过,我想告诉世人的是,如果一个懦夫还可以被允许谈及勇气的话,我唯一的勇气就是,我还能在那种只有黑和冷的感觉中,作为一名历史的见证人,来描述整个事件发生的全部过程.……

  • 标签: 秦舞阳
  • 简介:“希望各位代表畅所欲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今天,‘一府两院’的领导都来了,我重点就招商引资、土地流转、法院执行工作谈一些问题。”“各位代表提出的建议立足大局、关系民生,十分中肯。政府各部门一定会高度重视,认真解决这些问题。”

  • 标签: 大地 一府两院 招商引资 土地流转 执行工作 法院
  • 简介:本文从构建我国古代应用律学体系的理论出发,梳理了音乐学界对上古出土陶埙和的已知音响资料研究的理论成果,并进行述评;以期为这一基础理论的构建提供有力的资料、资料分析、以及理论描述的基础。

  • 标签: 陶埙 舞阳贾湖骨笛 测音 测音资料
  • 简介:俗称“笛子”或“梅”,按现代乐器分类法属边棱音气鸣乐器。因多以竹子制作,又叫竹笛。因横持,又称横笛。从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两支斜吹笛,可知早在西汉初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类乐器已在我国南方流传,比历史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后将传入当时的首都长安早半个世纪。

  • 标签: 笛子 气鸣乐器 西汉初年 文献记载 公元前 分类法
  • 简介: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对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饰物进行了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了它们的主要成分的含量.除个别样品外,大多绿松石的成分较纯,材质较好.这部分样品的含铁量较低,Fe2O3含量都在5%以下,有的仅千分之几.将这批样品和选自陕西安康、湖北郧县和安徽马鞍山的绿松石矿石样品中的P2O5、As2O5、Fe2O3、CuO和ZnO含量作聚类分析,发现出土的绿松石不太可能来自陕西安康、湖北郧县和安徽马鞍山等地的绿松石矿区,但应来自同一个未知地区.

  • 标签: 出土 绿松石 遗址 马鞍山 饰物 郧县
  • 简介:唉,无义的"时间"呀,你做的是什么事呀?——纪廉.德.卡斯特罗的《希德的青春》1820年。一只笛子在夜里吹着:细长,悠扬,忧郁。假如我们从那古老的城门走进这可敬的城,我们就得走上一个很长的土坡。坡下是溪,在溪的旁边,在一个高起的岸上,人们可以看到两行绿叶成荫的老柳,长而宽的、预备供人坐的石凳处处可见。夜色的黑暗使我们只能隐约地看到它们的白影。在一端,在进城处,

  • 标签: 笛子 林荫道 忧郁 土坡 卡斯特罗 灯光
  • 简介:在一个热带的小岛上,太阳高高地挂在雨林上空。一条蟒蛇妈妈正忙着把她刚孵出来的小宝贝送到森林里去。

  • 标签: 小学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绿笛》
  • 简介:十一岁的马默生活在海边的一个小渔村里。他是村里出了名的淘气包,经常平白无故地惹恼小朋友,不是和同学们打架就是引来各种麻烦,因此经常被大家讨厌。

  • 标签: 初等教育 童话故事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