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有关大学生自杀,伤害他人等恶性事件时有报道,此外,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失常者也不在少数。及早识别有心理危机的学生,有效地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及时化解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防与干预工作,是当前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危机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后疫情时代,高校自杀预防和干预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认为,高校自杀预防和干预工作取得实效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将自杀预防和干预有机融入到三全育人体系中,这是长久之计;做到全员协同、联动工作,这是有力保障;建立家校结盟、良好合作,这是有效支持;实现全程陪伴、用心呵护,这是重要基础。

  • 标签: 有机融入,全员协同,家校结盟,全程陪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科类护理中的自杀预防与护理干预。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选择了2021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的100例精神疾病患者患者,然后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自杀预防与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期为6个月。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自杀行为发生率、抑郁症状评估和焦虑症状评估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值均小于0.05,说明自杀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在这些指标上具有显著的效果。结论:自杀预防与护理干预对于减少自杀行为发生率、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自杀预防 护理干预 精神科类护理
  • 简介:摘要:为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增强高校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范意识,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家庭的完整,笔者针对工作经历中的学生自杀特殊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大学生自杀预防,心理危机干预的若干措施。

  • 标签: 大学生 自杀 案例 分析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抑郁症患者自杀原因分析及护理思路。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4例抑郁症自杀情绪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实行自杀规范化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杀原因、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自尊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在34例患者中,妄想症、幻觉为12(32.43%),缺乏自我价值为6(16.22%),因为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与家人争吵为16(47.06%)。护理干预,患者HAMD、SES评分为(30.67±2.55)、(52.08±2.63),干预后为(52.71±2.14)、(30.05±2.01),两组数据相比存在较大区别,护理干预后患者不良情绪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可能与意念产生的多种因素紧密相关,实行规范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树立患者对生活、学习的信心,还可以降低抑郁症复发率、死亡率,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抑郁症患者 自杀原因分析 护理思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变应性鼻炎病势缠绵,经久难愈,西医无特效根治疗法,且副作用较明显。运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对症下药,常常能取得满意疗效。本文记述了鼻鼽(肾阳不足型)的针刺、艾灸治疗方案,在临床运用中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肾阳不足 艾灸 关元 肾俞 涌泉
  • 简介:摘要:近年来,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问题逐渐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自伤行为是一种极端的自我伤害形式,青少年患者往往以割伤、烧伤、的自残行为来表达内心的压力和困扰。然而,许多青少年在面对这种行为时,其心理韧性可以帮助他们抵抗压力,避免陷入绝望,甚至最终成功地克服这种困境。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初中学生教育中,教师要广泛地关注学生所表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以及心理需要,尤其是要注重对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引导,在此过程中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方案,使每个学生能够在初中阶段中获得良好的成长以及发展,针对性地解决自身在心理健康方面所存在的各项问题,为初中的年级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 标签: 初中学生 心理行为 非自杀性自杀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大班幼儿书写与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幼儿本身的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在此基础之上所开展的书写和数学教学才能够真正的具有实际的意义和实际的价值。这就是说,在大班幼儿书写和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幼儿本身的教育规律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使得幼儿书写和数学教学具有实效性的意义和实践性的价值。

  • 标签: 大班幼儿 前书写 前数学 教学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了56名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稳定阶段的抑郁症患者,按住院时间将患者分成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活动,对观察组的患者同时进行认知行为干预。采用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及干预后的不良情绪水平,采用NGASR量表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及干预后的自杀意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NGASR量表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低分,这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具有显著的影响。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抑郁症 自杀意念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青少年抑郁患者的自杀意念及相关因素,并比较心理管理+共情管理与常规管理对患者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了100名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共情管理+心理管理。结果:经过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低,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存在自杀意念的患者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和惩罚等事件得分分别为9.24±4.10、8.61±2.19、2.43±2.13和7.21±5.32。与无自杀意念的患者相比,两组之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通过采用心理管理+共情管理的方式对抑郁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和不良情绪。这种治疗方式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心理管理 共情管理 抑郁 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