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结合上海科技馆空调水系统特点,通过分析变频调速水泵及动态平衡的工作特性,阐明针对大型异程变流量空调水管路系统,采用变频调速水泵及动态平衡调节具有较大的节能优势与自动平衡空调末端设备水流量的作用。

  • 标签: 变频调速水泵 动态平衡阀 上海科技馆 空调水系统 动态平衡阀
  • 简介:叠加液压装置集成化的一种方式.由于其结构紧凑、体积小、装卸维修方便、易于实现标准化而在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AutoCAD来建立叠加液压系统图形库,可以为液压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 标签: AUTOCAD 叠加阀式液压系统 图形库 液压传动技术
  • 简介:大气环境温度变化是影响空调系统末端设备负荷的主要因素,1. 影响暖通空调系统末端设备负荷变化的因素有以下几种,通过水力平衡调节水系统流量变化与负荷变化趋势的协调一致性

  • 标签: 使用合理性 分析探讨 变化特性
  • 简介:日前,由舟山市海峡汽车轮渡公司自行设计的码头液压升降平台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该装置目前共有5个,分别应用于鸭蛋山、白峰客滚装码头。它由可升降的趸船活动平台、趸船活动平台液压升降装置、活动平台方向定位装置、趸船液压升降平台装置的工作平台及液压操纵系统组成。它采用从平台下部顶升降的方式代替目前普遍使用的平台上方固定式龙门拉升降的方式,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且不易受风暴的袭击和外来物件的冲击。同时,

  • 标签: 工作平台 滚装码头 专利证书 液压 轮渡公司 实用新型
  • 简介:传统液压控制系统分为伺服、比例控制系统和普通液压控制系统两类。随着液压控制技术的日益发展,这两个原本严格区分的控制方式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宝钢2#、3#连铸机液压系统上引进了一种介于伺服控制和普通液压回路之间的一种新的控制方式。

  • 标签: 连铸机 液压系统 快速响应阀 应用
  • 简介:  本工程5#的荷载箱下部承载力至第九级为3402KN稳定时,上段极限侧阻力取对应向上位移S上=40-60mm的荷载,该中间点为荷载箱上段身向上抗拔力与荷载箱下段向下侧阻力、端阻力之和相等的位置

  • 标签: 原理应用 孔平衡 平衡静载
  • 简介:该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液压装配工艺的原则、方法、顺序和工艺规程,可为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液压阀 装配工艺 结构特点
  • 简介:本文对传统平衡回路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传统平衡回路应用的局限性,同时引人一种新型平衡回路,有效解决了液压系统液压缸在负载下行过程中产生冲击振动、能量消耗大而引起发热等问题。

  • 标签: 平衡回路 平衡阀 节流阀 冲击
  • 简介:2001年我厂从南通棉花机械有限公司购买一台400型半自动打包机.经过一个轧花季节的使用,我们认为:400型半自动打包机性能稳定,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打包劳动强度小,是目前轧花行业较为理想的设备.

  • 标签: 污染液压油 电磁液压换向阀 危害 打包机 棉花机械 维修
  • 简介:液压系统因使用、操作不当或液压油不清洁,会导致液压系统工作时出现多种症状,这里仅介绍一种快速诊断液压系统的诊断方法,以供机手朋友参考。一、当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应首先打开液压油箱的油盖,检查是否缺少液压油,液压油是否清洁或变质,其次检查液压系统管路是否有泄漏处,若上述各项均正常,应按如下方法逐步检查。二、在不压下油缸定位的前提下,液压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操纵分配器手柄提升或压降,观察

  • 标签: 分置式液压系统 故障诊断法 症状 油缸定位阀 分配器 安全阀
  • 简介:通过分析传统桩基础荷载试验的缺点,引出一种可测得端阻力、侧土摩阻力及单极限承载力的静荷载试验新方法--平衡法.介绍了平衡法的测试原理、加载设备、测试数据分析等关键点.结合工程实例叙述了利用平衡法结合其它测试元件确定侧土体摩阻力、端阻力及单极限承载力的全过程.

  • 标签: 桩基础 自平衡法 静压荷载试验 摩阻力 极限承栽力 桩端阻力
  • 简介:LSTJ型升降速冻设备孙海涛刘吉柱(辽宁省食品制冷研究设计院,沈阳110031)(辽宁省供销合作社科技工业处,沈阳110031)0前言一般的连续单体速冻设备,大多采用网带传输系统和以侧吹风形式进行冻结。在这种结构中大部分空间闲置而无物料通过。强...

  • 标签: 食品加工 LSTJ型 升降式速冻设备 性能特点 应用范围
  • 简介:追溯到1994午,热流道加工工艺的应用就已达十年之久。在顺序针注塑的应用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其圆锥形的自主中心定位针,将密封力直接作用于圆锥形的密封面,在绝大多数的领域取得了极好的使用效果。

  • 标签: 热流道系统 针阀 针式 市场 加工工艺 中心定位
  • 简介:通过设计简单的压力转换装置,即在制动钳与转向节之间设置一个增力油缸,将汽车行驶动能部分转化为对制动器的增力。该自增力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动力源问题,又使制动系结构大大简化,降低制造成本,为盘制动器的普及应用提供了条件。此外,由于该系统在制动时不消耗发动机动力,因而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 标签: 盘式制动器 制动加力器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