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浅表层膀胱癌患者采用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浅表层膀胱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接受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40例为治疗组,接受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病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浅表层膀胱癌患者采用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缩短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

  • 标签: 浅表层膀胱癌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与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电切术(PKRBT)在膀胱侧壁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本院60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分组采用平行对照法,每组3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电切术与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

  • 标签: 膀胱侧壁肿瘤 经尿道等离子膀胱瘤电切术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配合多点活检在膀胱肿瘤分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通过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配合多点活检治疗膀胱肿瘤患者25例(实验组),另选在本院行传统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患者25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二次电切率、多点活检结果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二次电切率为0(0/25),多点活检在肿瘤周边、膀胱双侧壁、三角区有较高的阳性率。对照组二次电切率为16%(4/25)。两组均未出现膀胱穿孔或膀胱严重出血。结论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配合多点活检,简单易行,安全、并发症少,可提高膀胱肿瘤分期的精准性。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活组织检查,针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接收的6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入选病例均来自2019.4—2020.10,以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应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研究组31例应用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45%)均低于对照组(25.81%),组间比较P<0.05。结论: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相比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更具优势,其手术操作更简单,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浅表性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对膀胱肿瘤患者使用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UBt)基础上运用膀胱灌注的疗效做评价。方法:本研究选择的104例膀胱肿瘤患者入组时间为2017/8/1-2019/8/31,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52例/组),对照组使用TRUBt,调研组在TRUBt基础上加用膀胱灌注疗法,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一年与两年复发率做评价。结果: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CRP)无差异(P>0.05),术后发现加用膀胱灌注的调研组患者上述指标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调研组1年和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膀胱肿瘤患者采取TRUBt方案基础上运用膀胱灌注可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患者两年复发率更低。

  • 标签: 1. 孝感市中医医院,湖北孝感, 432000 2.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孝感, 43200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ERBT)与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NMIBC患者8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RBT组(45例)和TURBT组(4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85例患者均成功行手术治疗,无膀胱穿孔、术中中转开放及输血病例。ERBT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钬激光ERBT治疗NMIBC安全有效,符合肿瘤外科治疗原则,且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是膀胱肿瘤腔内治疗的良好术式。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同一术者完成的44例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病例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5.9岁(范围:46~81岁)。手术膀胱前入路完成24例(前入路组),膀胱后入路完成20例(后入路组)。采用t检验、χ²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相关结果及术后尿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Gleason评分均无差异(P值均>0.05)。前入路组与后入路组的手术时间[(184±43)min比(193±42)min,t=-0.599,P=0.55]、术中出血量[(218±88)ml比(225±115)ml,t=-0.244,P=0.81]、病理学分期(T2/T3期:15/9比12/8,χ²=0.029,P=0.87)、切缘阳性率[29.2%(7/24)比30.0%(6/20),χ²=0.004,P=0.9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不使用成人纸尿裤为判断标准,前入路组拔尿管即刻及术后3、6、12个月达到尿控的患者分别为1、6、20、23例,后入路组分别为6、11、19、19例,后入路组拔尿管即刻达到尿控的比例高于前入路组[30.0%(6/20)比4.2%(1/24),P=0.04],两组术后3、6、12个月达到尿控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膀胱后入路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相较于膀胱前入路不延长手术时间,不增加出血量,且可提高术后早期尿控恢复比例。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机器人 后入路 尿控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膀胱病变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病理证实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诊疗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均行膀胱镜检查,取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进行改良尿道膀胱病变电切术。术后辅以膀胱灌注化疗,并定期复查膀胱镜。随访3~50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55例治愈,症状完全消失;7例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无效3例,其中2例复发,再次手术,无癌变。结论: 改良尿道膀胱病变电切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方法,诊断主要依靠膀胱镜及病理检查,术后定期膀胱镜检查是必需的有效的随访手段。

  • 标签:  改良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切术 腺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将循环改进护理应用在膀胱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的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本次研究将研究对象为于我院进行膀胱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并接受护理的154例膀胱癌患者。利用计算机生成一份随机数表,根据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给予循环改进护理的观察组,两组患者每组各有77例患者。将两组患者的心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进行分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不大,P>0.05,进行分组护理后,给予循环改进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患者仅有3例患者患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极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循环改进护理应用在膀胱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里质量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循环改进护理 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癌肿瘤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浅表性膀胱癌分别以膀胱部分切除术与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90例,分别以对照组与观察组表示这些患者,对照组中患者应用膀胱部分切除术进例,观察组中患者选择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得到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1.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浅表性膀胱癌以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都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效果更加理想,应尽量选择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单极组(80例)和双极组(76例)。双极组采用双极电切术,单极组采用单极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手术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生理指标(包括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红细胞压积变化、血钠浓度、输血率和凝血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包括电切综合征、深层肌肉、严重烧灼伪影)。结果两组手术切除时间、导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膀胱穿孔发生率、红细胞压积变化、输血率和凝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电切综合征、深层肌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极组的严重烧灼伪影发生率明显低于单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膀胱肿瘤双极电切术在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手术切除时间和术后电切综合征等方面并不优于单极电切术,但双极电切术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严重烧灼伪影的发生率较低。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闭孔神经 手术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膀胱内外2种途径修复儿童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畸形的治疗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例儿童肾积水合并输尿管扩张病例,其中男17例,女12例,均经术前检查确诊,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15例,输尿管反流12例,单输尿管开口异位2例。21例膀胱腹腔镜Cohen术式治疗,单侧17例,双侧4例,包含5例输尿管膨出,输尿管裁剪8例;8例腹腔镜Lich-Gregoir术式治疗,单侧7例,双侧1例,共裁剪4例,其中1例为重复肾合并上位输尿管髂血管外异位,1例合并双侧隐睾,1例合并单侧隐睾。对于所有输尿管裁剪的患儿给予输尿管内支架管植入,导尿管术后1周拔出,留置输尿管内支架术后6周左右全身麻醉下膀胱镜拔出。结果29例肾积水合并输尿管扩张患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操作,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输血。气膀胱腹腔镜组21例,单侧平均耗时1.8 h,双侧平均耗时2.8 h,腹腔镜Lich-Gregoir组8例,单侧平均耗时1.7 h,双侧耗时3 h。平均随访9个月(4~20个月),所有患儿术后4个月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复查证实仅有1例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Ⅲ级,其余均无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程度均减轻。1例双侧Lich-Gregoir患儿术后出现短期尿潴留,留置导尿1周后症状消失,1例气膀胱Cohen组患儿术后出现血尿时间4 d,之后逐渐消失。2组患儿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无明显差异,腹腔镜Lich-Gregoir组术后住院时间略长于气膀胱腹腔镜组。结论对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畸形患儿,腹腔镜Lich-Gregoir术式适用于输尿管开口异位、输尿管过度扩张、合并腹腔内其他畸形、输尿管迂曲不明显者,气膀胱腹腔镜Cohen术适用于输尿管迂曲明显者、合并输尿管膨出且有排尿困难者。2种术式均安全有效,但在选择时需权衡利弊,择优采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输尿管再植 气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作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短,P

  • 标签: 护理 膀胱肿瘤 手术 膀胱痉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作为本文分析病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有患者20例,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将最终两组护理方式获得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数据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增强,患者术后膀胱痉挛持续以及缓解所用时间均较短,且最终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满意程度评分较高,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疾病救治效率,从而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速度。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痉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自我院于2019.11~2020.11期间收治的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中抽取50例膀胱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25,常规护理干预)及综合组(n=25,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其痉挛程度、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综合组轻度痉挛发生率(64.00%)大于常规组(12.00%),中度及重度(28.00%、8.00%)均小于常规组(56.00%、32.00%),P<0.05;护理前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痉挛持续时间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综合征评分高于常规组,痉挛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痉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建议采纳推广。

  • 标签: 膀胱痉挛 痉挛程度 综合护理干预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穿刺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膀胱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膀胱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对照组予以尿道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膀胱穿刺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保留时间、排尿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5%显著低于对照组22.73%(P<0.05)。结论:采用膀胱穿刺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用于膀胱结石患者中效果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率的发生。

  • 标签: 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 膀胱结石 术中出血量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时间区间为2019.6-2020.6,选取收治于我院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规范组,常规组45例。规范组4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规范组采用认知行为护理方式,对比常规组患者和规范组患者不良情绪状态。结果: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规范组分数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模式,可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因此,在临床护理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可以作为有效护理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经尿道 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灌注化疗 负性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时间区间为2019.6-2020.6,选取收治于我院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规范组,常规组45例。规范组4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规范组采用认知行为护理方式,对比常规组患者和规范组患者不良情绪状态。结果: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规范组分数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模式,可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因此,在临床护理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可以作为有效护理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经尿道 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灌注化疗 负性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道膀胱镜检查患者中全程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对象以100例尿道膀胱镜检查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100例对象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基于前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研究组。比较2组舒适评分、干预效果及总满意率。结果:2组对比环境、生理、心理等舒适评分、并发症率、检查及置入膀胱镜时间、总满意率的数据结果中研究组更优,统计结果差异满足要求(P

  • 标签: 经尿道膀胱镜检查 全程护理干预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