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3例膀胱癌切除术后患者,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术后接受吡柔比星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接受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血肌酐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谷丙转氨酶高于对照组,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癌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作用相似,但吉西他滨更能保护肾功能,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吡柔比星 吉西他滨 膀胱癌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浅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表浅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需行膀胱药物灌注以预防肿瘤复发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用丝裂霉素、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观察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进展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为2年,其中丝裂霉素组和吡柔比星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5.38%和11.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膀胱肿瘤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组化学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0.77%和7.69%,出现肉眼血尿的发生率分别为3.85%和23.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肝功能、肾功能损害、白细胞下降以及尿道狭窄等不良反应。结论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对预防表浅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或进展的疗效相当,均可作为一线药物用于临床膀胱灌注。

  • 标签: 表浅膀胱肿瘤 丝裂霉素 吡柔比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前列腺腔剜除联合膀胱小切口术治疗老年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重度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腺腔剜除联合膀胱小切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弹道碎石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PVR)以及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Qmax、PVR、QOL以及IPS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Qmax、PVR、QOL以及IPSS评分改善更加显著(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联合膀胱小切口术治疗老年重度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前列腺腔内剜除术 膀胱小切口术 老年 重度 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与回肠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 130例进行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手术的患者, 116例进行回肠膀胱手术的患者病例均选自 2013年 6月— 2016年 6月期间,根据不同的尿道改流方式分为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组以及回肠膀胱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并发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后排尿次数等情况。结果 选取的患者均進行全膀胱切除术,手术均成功。在住院期间,进行直肠代膀胱手术的患者有 14例发生并发症,进行回肠膀胱手术的患者有 19例发生并发症。回肠膀胱术尿道改道的方法在手术时间( 5.3±1.3) h,手术出血量( 195.74±15.26) mL,住院时间( 26.5±5.4) d,手术后排尿次数( 5.5±1.7),并发症的发生( 16.38%)中与直肠代膀胱( 3.5±1.2) h,( 153.54±14.26) mL,( 21.5±5.3) d,( 9.4±1.5),( 10.76%)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于发生浸润性的膀胱肿瘤的患者实行全膀胱切除手术效果良好,尿道改流中直肠代膀胱优于回肠膀胱术。  

  • 标签:    [ ] 全膀胱切除 直肠代膀胱 回肠膀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疾病应用前列腺腔剜除和膀胱小切口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择15例来我院进行重度BPH疾病诊治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待患者疾病确诊后将患者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前列腺剜除+膀胱小切口术进行针对性的疾病治疗,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数据,评价不同术式干预疾病的疗效。结果经过两种术式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情况较好,排尿困难、尿频等症状得到较快好转,结石完全清除,治疗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BPH合并膀胱结石症患者,临床治疗采用前列腺剜除+膀胱小切口术治疗有着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患者身体无任何不适情况出现,住院时间短,创伤恢复快。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前列腺内剜除 膀胱小切口术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取不同温度膀胱冲洗液对于膀胱痉挛症状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收治的11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冲洗液温度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为55例。研究组使用30~34℃的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参照组使用20~24℃的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痉挛持续冲洗时间、发生次数以及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膀胱痉挛发生率6例(10.91%)以及尿路感染发生率0例(0%)均低于参照组17例(30.91%)、4例(7.27%),研究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发生次数以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使用30~34℃的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能够降低膀胱痉挛以及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膀胱痉挛的持续冲洗时间和发生次数。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冲洗液 温度 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对于深度浸润、局部切除术后肿瘤多次复发和膀胱三角区、颈部肿瘤的患者,建议行膀胱全切及膀胱重建术,回肠膀胱术(Bricker’soperation)是膀胱重建最常应用的术式之一,即输尿管回肠皮肤造口术,是一种不可控的永久性的尿流改道术式。

  • 标签: 膀胱癌 回肠膀胱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微创腔手术方式治疗膀胱结石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5年9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老年膀胱结石患者110例临床资料,依据腔手术治疗方法不同进行临床随机分组,A组(腔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50例和B组(腔钬激光碎石术治疗)60例.结果B组老年膀胱结石患者微创腔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较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腔内 膀胱结石 老年
  • 简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一种最常见的导致排尿障碍的良性疾病,其发病率在50岁后剧升至80%。膀胱前列腺突出长度(IPP),作为评估BPH临床进展性和手术疗效预测指标之一,影响着BPH患者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及进展和治疗策略选择。本文就IPP在BPH患者这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详细综述。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内前列腺突出长度 病理生理 临床进展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TURBT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实验组复发率为2.50%,显低于常规组的17.50%(P<0.05)。实验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膀胱痉挛、膀胱刺激征、排尿困难、继发出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浅表性膀胱癌治疗中应用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复发,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癌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与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导管护理要点不同的比较,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给患者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为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讨论了术后导管护理不同并作比较。结果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30例全部治愈。2例出现发热。发热几天后经抗生素治疗得到控制,后治愈。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23例全部治愈。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经新膀胱功能锻炼后能自行解尿。结论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各种导管比较多。左右输尿管支架、回肠膀胱引流管、回肠膀胱造瘘口等。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是深受膀胱肿瘤患者欢迎的一种术式,术后尿管的护理,膀胱功能的锻炼是手术护理的关键,生活质量有了保证。

  • 标签: 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 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术式 术后导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干预方法,以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减少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副作用。方法对60例膀胱癌术后行膀胱药物灌注患者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并跟踪调查记录。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59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度,1例因为经济和年龄问题放弃治疗,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适当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降低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副作用,从而有效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和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灌注 护理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术后行膀胱灌注的护理。方法对40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灌注前、灌注中、灌注后的观察护理。

  • 标签: 膀胱癌 灌注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膀胱肿瘤电切手术患者300例(术后发生膀胱痉挛95例,占31.6%),回顾性分析护理措施并进行改进。结果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护理方法的改进可以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方面相关因素护理的改进对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有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痉挛 相关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膀胱及前列腺术后易伴发各种并发症,如膀胱痉挛,对患者身体健康、预后等均会有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此次主要综述膀胱及前列腺诱发原因、膀胱痉挛症状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旨在有效防治膀胱痉的同时,改善预后。

  • 标签: 膀胱 前列腺 膀胱痉挛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干预方法,以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减少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副作用。方法对60例膀胱癌术后行膀胱药物灌注患者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并跟踪调查记录。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59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度,1例因为经济和年龄问题放弃治疗,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适当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降低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副作用,从而有效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和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灌注 护理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两种腔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通道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双通道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IPSS评分没有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的平均碎石清石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选用双通道手术对其进行治疗,可以帮助提高临床治疗的效率,使碎石清石的时间减少,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腔内技术 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80例,对该80例患者行膀胱癌术后给予膀胱灌注治疗,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包括灌注前护理、灌注中护理及灌注后护理。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及复发的例数。结果8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明显的焦虑、紧张等情绪,6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情绪,其余患者均保持了较好的心情状态;出现血尿2例,排尿苦难3例,膀胱有坠落感1例,总不良发应发生率为7.5%。结论对膀胱癌术后患者灌注治疗中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能有效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灌注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采用化疗药物进行灌注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从多方面对其实施综合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经化疗药物膀胱灌注后,2例出现尿路感染,不良反应几率为6.7%,总复发几率为16.7%。结论针对膀胱癌术后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膀胱癌 化疗药物 膀胱灌注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