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兔腹腔高压持续时间不同其腹肌、膈肌的病理改变进程。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2只,体质量2.7~3.2 kg。22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4只;模型1组~3组,每组6只。4组实验兔制作腹腔高压动物模型,对照组加压水囊不注液;模型1组~3组加压水囊注入含龙胆紫溶液的生理盐水,每注入50 mL生理盐水测量腹腔内压力1次,最终使腹腔内压力达到20 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完成模型制备后24 h进行标本取材,模型1组~3组分别于完成模型制备后24、48、72 h进行标本取材。按实验规划时间点使用空气推注法常规处死实验动物,完整切取实验兔左侧膈肌和6 cm×4 cm大小前腹壁组织制备病理切片,HE染色,生物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标本的病理学改变。结果22只实验兔均成功完成模型制备,模型1组~3组兔腹腔内压力达到20 mmHg时腹腔加压水囊量为260~380 mL。所有实验动物制备模型后活动明显减少,其中对照组实验兔摄食量轻度下降,模型1组~3组实验兔摄食量明显减少或不进食。实验过程中模型1组、3组各有1只实验兔死亡。(1)腹壁组织病理改变:对照组可见腹壁横纹肌脂肪变性;模型1组腹横纹肌间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模型2组腹横纹肌间可见出血,局部可见炎性坏死;模型3组可见横纹肌断裂,伴脂肪变性及玻璃样变性/坏死。(2)膈肌病理改变:对照组可见膈肌横纹肌肌束部分萎缩;模型1组可见膈肌横纹肌肌束部分萎缩,部分肥大;模型2组可见膈肌横纹肌肌束萎缩,萎缩的细胞核聚集,部分区域可见横纹减少或消失;模型3组可见膈肌横纹肌肌束部分肥大,部分萎缩,肌束间血管扩张充血。结论腹腔高压可引起腹肌和膈肌出现明显的细胞损害,且随着高腹压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

  • 标签: 腹内高压 腹肌 膈肌 病理过程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腰部运动损伤采取腰腹肌协同训练的实施效果。方法:于我院腰部运动损伤患者随机抽取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采取腰腹肌协同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JOA(26.34±1.70)分,ODI(13.20±1.8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JOA(20.67±1.56)分,ODI(19.20±1.62)分]。治疗后观察组VAS(1.80±0.24)分,SF-36(85.20±7.1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VAS(2.75±0.41)分,SF-36(76.90±5.46)分]。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腰部运动损伤采取腰腹肌协同训练可有效改善腰部功能,减轻起疼痛感,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腰部运动损伤 腰腹肌协同训练 腰部功能 疼痛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肌功能训练在预防造口旁疝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2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外科肠造口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性分成两组,即观察组(n=60,常规造口护理+腹肌训练指导)和对照组(n=60,常规造口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造口旁疝发生率、满意度以及术后出现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造口旁疝的概率比对照组的概率更低,观察组患者对于相应治疗方式及结果的满意程度普遍的比对照组更高,而且观察组患者出现的术后焦虑、抑郁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少,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肌功能训练作为一种运动干预的护理方式,将其应用于临床肠造口康复训练中能够实现预防造口旁疝并发症的效果,达到减少出现并发症的目的,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肌功能训练 预防 造口旁疝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肌功能训练在预防造口旁疝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2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外科肠造口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性分成两组,即观察组(n=60,常规造口护理+腹肌训练指导)和对照组(n=60,常规造口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造口旁疝发生率、满意度以及术后出现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造口旁疝的概率比对照组的概率更低,观察组患者对于相应治疗方式及结果的满意程度普遍的比对照组更高,而且观察组患者出现的术后焦虑、抑郁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少,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肌功能训练作为一种运动干预的护理方式,将其应用于临床肠造口康复训练中能够实现预防造口旁疝并发症的效果,达到减少出现并发症的目的,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肌功能训练 预防 造口旁疝 发病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随机调查某三甲医院的100名护士,其中,急诊科护士50人,其他科室护士50人,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护士职业紧张存在学历、职称、科室差异,高学历护士的职业紧张水平和紧张反应都较强 ,但是应变能力较弱;相对于其他科室来说,急诊科护士的职业紧张比较明显。结论:各医疗机构应从减少职业紧张源或者提高应变能力等方面来减轻高学历护士的职业紧张反应 ,维护他们的心身健康。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 职业紧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的恢复中应用综合腰腹肌锻炼护理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入选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腰腹肌锻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腰椎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6.67%,P

  • 标签: 椎间孔镜术 恢复 综合腰腹肌锻炼
  • 作者: 王吉丽 张淑娴 孙西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8期
  • 机构: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潍坊 261653 寿光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潍坊 262700,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中心,潍坊 261653,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潍坊 261653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中心,潍坊 261653
  • 简介:摘要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 TTH)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发病率及患病率高,影响广泛,但是目前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多模态MRI技术以其无辐射、操作方便、可重复检查、图像分辨率高、实验设计相对简单等优点已在神经精神疾病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基于近年来多模态MRI在TTH脑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紧张型头痛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结构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部刮痧护理缓解紧张性头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22年6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80例。本研究常规组患者配合西医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头部刮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VAS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头部刮痧护理缓解紧张性头痛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头部刮痧 护理 紧张性头痛 用效果
  • 简介:【摘要】:运动员在进行重大赛事之前必须进行各方面的准备,包括身体素质、技能、策略和心态方面的准备。越是高等级运动员,他的心理状况的稳定性直接关系赛事的成败。首先应全面掌握参赛者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沟通,让参赛者处于良好竞技状态以适应赛事,本篇文章介绍了运动员在赛前心理紧张的调控办法。

  • 标签: 运动员 赛前 心理紧张 调控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选择飞机出行的人也越来越多,飞机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而空中交通管制员是针对天空中飞机和其他飞行器进行计划和控制的,为了防止空中的飞机出现碰撞,空中交通管制员应运而生。但是由于高度集中地工作状态,导致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紧张,需要改善这种状态,保证空中交通管制的有序进行。

  • 标签: 空中交通管制员 紧张 安全飞行 影响因素 解决办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声乐表演中演唱者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各种紧张心理,紧张心理会导致演唱者表演失力,会直接影响表演的效果,不利于表演者的专业成长。因此,声乐表演者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克服紧张心理,这样才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导致紧张心理的因素有很多,在应对这种紧张心理时,表演者要从不同的方面展开练习,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为声乐表演做好充足的准备。

  • 标签: 声乐表演 紧张心理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存在备考与课时紧张的矛盾冲突,如何去备考,如何让课堂实效最大化,是我们每个老师要面对的问题,笔者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规律出发,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和探究内容,整合教材,让内容情境化、变式化、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解决高一必修课时紧张与备考冲突问题,提高备考效率。

  • 标签: 化学 课时紧 备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CTT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38例CTTH患者进入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rTMS组患者使用表面标记法定位右拇短展肌的热点并计算静息态运动阈值(RMT),随后将刺激强度调整为RMT的70%,刺激点位于先前确定的右手拇指热点前5 cm处,即左背外侧前额叶皮质(LDLPFC);刺激频率为每周一、三、五各1次,共持续4周,刺激12轮。对照组不定位热点,不计算RMT,将线圈垂直于LDLPFC放置,使用最小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同rTMS组。2组患者在rTMS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头痛影响测试问卷-6(HIT-6)、简易McGill疼痛问卷(MPQ)等量表进行主观疼痛评估,通过伤害性屈曲反射(NFR)和条件性疼痛调节(CPM)试验中相关电生理指标作为疼痛状态的客观评估指标。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及1个月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1)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rTMS组患者治疗后各量表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方面,与对照组患者比较,rTMS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HIT-6评分、现在疼痛状况(PPI)评分、特质-焦虑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054,P<0.001;t=-6.083,P<0.001;Z=-4.246,P<0.001;Z=-3.740,P<0.001)。(2)NFR RⅢ参数:与治疗前比较,rTMS组治疗后最低阈值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FR RⅢ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方面,与对照组患者比较,rTMS组患者治疗后最低阈值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压力测试结果显示,与基础NFR RⅢ反射面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2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rTMS治疗CTTH短期效果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紧张型头痛 经颅磁刺激 伤害性屈曲反射 条件性疼痛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紧张性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紧张性头痛患者62例(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的观察组(31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紧张性头痛发生次数少,SAS、SDS评分低,P<0.05。结论:给予紧张性头痛患者心理护理,能减少紧张性头痛次数,减轻其不良心理,值得借鉴。

  • 标签: 心理护理 紧张性头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寻优化肾内科疾病治疗的具体途径,通过应用实践,观察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措施在该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经院方同意,在一特定时间段内,严格遵循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并取得首肯的基本原则,在医院肾内科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选择完全符合纳入要求的70人参与本次研究活动,首先按照原定方式,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者与对照组,然后再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而观察者患者的治疗措施则是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附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最后观察评定两种治疗措施的具体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治疗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对比差异之大均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肾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采用常规治疗辅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措施,更有利于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可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疾病治疗方面具有较高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治疗肾内科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技术探讨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 TTH)患者静息态下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改变模式及其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自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到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TTH患者31例及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33例,利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灌注成像技术行全脑扫描,分析TTH组及健康对照组的静息态CBF值的差异,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TTH组疼痛程度,分析CBF改变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TH组患者双侧海马旁回、左侧丘脑、左侧壳核、右侧海马、左侧尾状核、左侧岛叶的CBF值升高;右侧中央后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额中回的CBF值减低(P<0.05,family-wise error,FWE校正)。另外,左侧豆状壳核、左侧尾状核、右侧海马的CBF值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374,r=0.416,r=0.358,P均<0.05),而右侧岛盖部额下回的CBF值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444,P<0.05)。结论TTH患者的大脑存在多个CBF值异常的脑区,这些脑区的脑血流改变可能参与了TTH的病理生理机制。

  • 标签: 紧张型头痛 脑血流量 动脉自旋标记 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疼痛程度 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