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良姿位护理对脑卒中急性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急性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自由体位,研究组采取良姿位护理,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护理效果等。结果研究组上肢肌张力0级、2级分别为50.0%、7.5%优于对照组22.5%、32.5%,比较差异显著;研究组下肢肌张力0级、2级分别为47.5%、10.0%优于对照组25.0%、22.5%,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68.47±7.3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53.22±4.49)分,差异比较P<0.05。结论对脑卒中急性患者采取早期良姿位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偏瘫肢体痉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良姿位护理 脑卒中 急性期 偏瘫肢体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风肢体康复方在脑卒中后肢偏袒中所发挥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12月诊治的脑卒中后肢偏袒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应用中风肢体康复方,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NIHSS评分相近;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评分显著好转,与治疗前相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中风肢体康复方 脑卒中 肢体偏瘫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肢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住我科脑卒中后肢偏瘫的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文关怀应用于脑卒中后肢偏瘫患者中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关注及推广。

  • 标签: 护理人文关怀 脑卒中 偏瘫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7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35人,观察1组入院后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2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的FMA、BBS、M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治疗后的FMA、BBS、MBI评分显著高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急性期脑卒中 偏瘫 临床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48例脑卒中偏瘫急性患者,行普通治疗的 24例为一般组,行综合康复治疗的 24例为综合组,分析两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结果 两组治疗前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综合组运动功能评分( 51.37±4.96)高于一般组( 42.15±4.88),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61.73±5.24)高于一般组( 53.66±5.72),差异性显著( P<0.05)。 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可实现优异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且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疗效显著。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急性期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急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急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血压进行比较,并观察其治疗依从性。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与治疗总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脑卒中急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 血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5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3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FMA、MBI、BB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三项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可有效提高肢体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可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期脑卒中 偏瘫 中医针灸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的特点。方法2008年3月-2009年12月在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8例发病3周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皮层梗死46例,皮层出血15例,皮层下梗死49例,皮层下出血18例,所有患者均在入组当日进行一次神经心理学测试,对照组77例,完成一次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56%患者出现了至少一个认知域的损害,40.6%患者出现执行功能障碍,37.5%患者出现视空间结构能力的损害,26.6%患者出现记忆力障碍。左侧半球病变记忆力、执行功能和信息处理速度得分均较右侧半球病变差(P〈0.05),而视空间结构能力评分,右侧半球较左侧半球差(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最常出现的认知损害是执行功能,所以我们建议在急性脑卒中早期尽量进行包括执行功能在内的涉及多个认知域的神经心理测验,以期较全面地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卒中 神经心理学 血管性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一般会伴随有肢体功能障碍,甚至肢体痉挛性偏瘫,导致患者自理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针对肢体痉挛进行有效治疗,帮助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在患者脑卒中后康复环节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近10数年来国内外关于脑卒中后肢痉挛性偏瘫康复治疗的文献,并对其中适合于社区的治疗技术及其效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进一步指导社区治疗。

  • 标签: 社区适宜技术 脑卒中 肢体痉挛性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处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针灸治疗的效果 。 方法: 选取在 2019 年 2 月 -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处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针灸治疗的效果 。 方法: 选取在 2019 年 2 月 -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处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 2019年 2月 -2019年 9月间我院所接收的 300例处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一比一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 150例。将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的 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联合使用针灸疗法的 1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为期 3月的治疗后康复效果,分析针灸治疗效果。结果:在 3个月的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8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 73.3%,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处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针灸疗法,能够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和借鉴。

  • 标签: 急性期脑卒中 偏瘫患者 针灸治疗 疗效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经针灸治疗有效性及肢体功能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12月~2021年3月研究时间段内收治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1例纳为研究对象,取顺序编码分组法分为常规组(n=41)、针灸组(n=40),分别开展常规治疗、针灸联合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FMA、NIHSS、Barthel评分变化及治疗预后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前FMA、NIHSS、Barthel评分对比无显著组间差异性,P>0.05;针灸组治疗后FMA评分(上肢:59.72±4.51分,下肢:26.02±2.75分)、Barthel评分为(63.05±5.81)分及治疗有效率(95.00%)均高于常规组,且NIHSS评分(8.12±1.26)分、偏瘫后遗症发生率(7.50%)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在急性脑卒偏瘫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联合实施对其神经功能损伤改善、偏瘫后遗症风险控制具有积极意义,且可辅助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 标签: 急性期脑卒中 偏瘫 针灸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治疗过程中,对血压监测与调控的必要性。方法科学的掌握临床用药指征,采取合理,适宜的降压药物进行调控。结果血压的调控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急性期 血压治疗调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观察到脑卒中急性病情不稳定,常有骤然变化和意外发生,在此期间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分享长期总结的护理经验,能够让患者更安全的度过危险。方法对脑卒中急性患者护理工作六个重要方面进行阐述,预防褥疮、保持大小便通畅、提供易于消化和营养的饮食、恶心呕吐、健康教育和提高清新的环境。结果通过上述六个方面的积极护理,能够让患者情况恢复平稳,对患者的愈合起到了决定的作用,加强了医患沟通,提高了护理技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