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肿瘤患者MRI影像诊断分析。方法选取40例脊髓肿瘤患者MRI检查影像表现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行MRI对肿瘤作出定位诊断及辅助性诊断100%,肿瘤位置位于颈段5例,颈胸段5,胸段20例,胸腰段3例,腰段4例,腰骶段3例。髓内型10例,髓外膜内型25例,硬膜外型5例。结论MRI对椎管肿瘤的诊断有很高价值,椎管肿瘤肘静脉注射顺磁性造影剂(Gd-DT-PA)可以了解肿瘤的血脑屏障及血供状况。

  • 标签: 脊髓肿瘤 MRI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脊髓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明确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脊髓MRI图像。结果25例明确诊断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20例,男女发病比例为15,25例患者脊髓受累部位均在颈段、胸段脊髓,部分累及脑干,脊髓受累长度均超过3个脊髓节段、病变部位多累及脊髓中央。结论视神经脊髓炎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以中青年患者多见,脊髓受累节段长、病灶多位于脊髓中央,以颈胸段脊髓最常见,脑干可受累,腰段脊髓几乎不受累。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脊柱外科手术是治疗脊柱畸形、椎管狭窄、脊髓肿瘤以及脊椎结构不稳等各种脊柱脊髓病变的手术方法。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不断发展,多数的脊柱手术都以内固定辅助的植骨融合来完成。手术操作中,通常需要对患者的脊柱施加某些作用力,如加压、撑开、牵拉。

  • 标签: 脊髓损伤 术中并发症 诱发电位 监测 手术中 脊柱
  • 简介:目的研究爆破性减压复合脊髓损伤对大鼠脊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脊髓挫伤组、单纯爆破减压组和爆破性减压复合脊髓挫伤组,每组8只。在伤前、伤后即刻、30、60、90min5个时间段观察脊髓伤区及周围微循环情况,伤后6周取各组伤段脊髓,纵轴冰冻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保存,借助计算机软件估算出脊髓剩余体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脊髓损伤组、单纯爆破减压组和爆破性减压复合脊髓挫伤组评分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爆破性减压复合脊髓挫伤组损伤较重。脊髓组织病理分析表明,病变持续性加重,伤后6周爆破性减压复合脊髓挫伤组平均剩余脊髓体积百分比仅为66%。结论爆破性减压可明显加重损伤脊髓微循环障碍,且有持续继发性病变加重作用,提示爆破性减压可能进一步损害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

  • 标签: 大鼠 爆破性减压 脊髓损伤 复合伤 微循环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和脱位的严重并发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椎体移位或骨折,碎骨块突入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胸腰段脊髓损伤使下肢的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称为截瘫;而颈髓损伤后,双上肢也有神经功能障碍,为四肢瘫痪。按照损伤的程度不同,脊髓损伤又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

  • 标签: 脊髓损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5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期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治疗及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2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结果12例患者好转11例,有效率90%,护理满意率高。结论对急性脊髓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疗效好,患者满意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急性脊髓炎 常规护理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肝性脊髓病又称门-腔分流性脊髓病,是肝病并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特征,脊髓侧索和后索脱髓鞘病理改变为主。本病多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表现突出。多数患者有反复的上消化道出血、门-体静脉分流术和脾肾静脉吻合术后。多见于手术或自然形成门-腔循环分流,大多数病例与肝性脑病并存,往往脊髓症状被严重脑病的意识及运动障碍所掩盖而不能做出诊断,直至病理检查时才发现脊髓后索、侧索的脱髓鞘改变。无手术史者,常有明显的腹壁静脉曲张,提示已自然形成了门-体静脉分流。

  • 标签: 肝性脊髓病 诊断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手术脊髓松解减压在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行外科手术脊髓松解减压治疗的SCI患者16例,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23-61岁,平均(38.56±10.77)岁;随访3-24个月,平均(18.44±10.06)个月,损伤程度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评分分级。所有患者均纵行切开硬膜显露脊髓,探查确定脊髓浅表软化区或瘢痕区,纵切,清创,髓内减压。配合术后早期康复治疗。采用ASIA评分、Barthel指数及功能独立性测量(functionalindependencemeasurement,FIM)评定患者的功能状况。结果经过外科手术脊髓松解减压治疗后,SCI患者的ASIA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Barthel指数术后评分(45.00±29.72)分较术前(30.31±24.25)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M术后评分(79.69±16.42)分较术前(61.13±14.21)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CI患者经过外科手术脊髓松解减压治疗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促进其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 标签: 脊髓损伤 外科手术 减压术 外科 功能恢复
  • 简介:脊髓医学》(第2版)作为美国脊髓损伤医学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的教科书,由国际著名脊髓损伤外科、康复专家,美国脊髓损伤专业人员协会(ASCIP)主席,Kessler康复研究中心医疗主管和脊髓损伤康复项目负责人StevenKirshblum教授主持编写,邀请了多国几十位脊髓损伤外科、康复科专家编写而成。全书约100万字,分36章,详细介绍了脊柱、脊髓的解剖学、生物力学等脊髓损伤的基础知识,更多的是对复杂脊髓损伤的诊断急救、手术处理、并发症处理、术后康复等,以及脊髓损伤康复过程中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等,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使脊髓损伤相关专业医生,包括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等专业的医生,通过这一本书可以全面、充分了解脊髓损伤相关知识与技术,为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提供更佳的选择。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研究 专家编写 住院医师 专科医师培训 康复专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干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1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神经干细胞修复治疗。根据SCI评价标准,对患者术前机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研究中,8例患者ASI分级提升,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73%。结论神经干细胞为脊髓损伤治疗带来了曙光,其在治疗脊髓损伤中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并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肯定。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神经干细胞移植将为脊髓损伤治疗带来更好的疗效,为越来越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脊髓损伤 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脊髓炎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间,在本院选择的40例小儿急性脊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20)和干预组(n=20),给予常规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护理后Barthel指数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干预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小儿急性脊髓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小儿急性脊髓炎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一死人太多的地方总是很邪门的。肿瘤科就是医院里最邪门的地方。虽然按照逻辑,重症监护室死人最多,但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都是躺着进去的,进去时就有很多命悬一线的,能活着出来那叫奇迹,死亡才是预知的谜底,惊不掉任何人的眼球。肿瘤科可是个貌似风平浪静的宝地,太多活蹦乱跳的人,

  • 标签: 肿瘤 重症监护室 教案 谜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特发性急性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转归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特发性急性脊髓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0例特发性急性脊髓炎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特发性急性脊髓炎患者病程各个阶段进行EDSS评分、脊髓MRI、脑脊液检查。结果在病情高峰期与恢复阶段时,单相组较复发组的病情更为严重,初发时,部分特发性急性脊髓炎患者极易出现复发,脊髓累计不低于3个节段的患者在单项组中出现的频率较复发组更多。经过随访,有12例患者转化为视神经脊髓炎,没有患者转化为多发性硬化症。结论特发性急性脊髓炎更容易出现复发情况,复发的保护因素多为脊髓受累,经过长时间的随访,单相组与复发组预后情况均良好,不过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容易转化为视神经脊髓炎。

  • 标签: 特发性急性脊髓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