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肾上腺是恶性肿瘤常见转移部位之一。大部分肾上腺转移灶尚未完全破坏肾上腺组织,因此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诊断肾上腺转移瘤的主要方法主要有CT、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等。目前,对于各类原发肿瘤肾上腺转移的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等,随着认识和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指征也随之变化。本文主要对近年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肾上腺 肿瘤转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所有癌症患者中约20%有脑转移,而引起脑转移原发肿瘤多见于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或肾细胞。肿瘤脑转移目前仍是导致晚期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即便肿瘤的多模式治疗获得了进展,但预后仍较差。本文报道本院1例肺类转移病例,为丰富相关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肺类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脑转移
  • 简介:摘要宫颈的主要转移途径是直接蔓延、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较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为肺、肝、骨骼等,宫颈胸膜转移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宫颈发生胸膜转移并快速进展导致死亡的病例,以提高对少见部位转移的宫颈的重视。

  • 标签: 宫颈肿瘤 胸膜肿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离手术治疗老年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所有接受分离手术的老年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累及部位、脊柱稳定性评分(SINS)、硬膜外脊髓压迫分级(ESCC分级)、神经功能评价(Frankel分级)、肿瘤处理方式、内固定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合并内科疾病、围手术期并发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33例老年脊柱转移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4例(42.4%),女19例(57.6%),男女比例为0.74∶1。发病年龄为60~75岁,平均年龄65.2岁,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包括:A级2例,B级1例,C级2例,D级19例,E级9例。SINS平均得分为11.6分,最低分8分,最高分16分。ESCC分级,1b2例,1c2例,2级13例,3级16例。术前合并内科疾病患者17例,无内科疾病患者16例,7例患者在椎体肿瘤刮除后行直视下骨水泥填塞,另外26例患者均单纯行肿瘤刮除。所有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平均使用螺钉数为7.2(4~9)个。中位出血量600(150~2500)ml。中位手术时间168(94~277)min。3例患者出现了围手术期并发症。29例(87.9%)患者获得术后症状改善。结论存在硬膜外压迫的老年脊柱转移瘤患者,在做好围手术期准备后,采用分离手术能够在控制创伤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症状改善。

  • 标签: 脊柱 骨转移瘤 老年人 分离手术
  • 简介:摘要女性生殖系统,尤其卵巢是易于发生消化道肿瘤转移的部位。部分转移性黏液性肿瘤可能形态非常温和,形似卵巢原发黏液性囊腺瘤或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使得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存在困难,黏液性肿瘤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尤其充满挑战。胃肠道肿瘤转移至卵巢相对常见,胆囊转移至卵巢则较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65岁女性发生胆囊转移至卵巢,并广泛累及女性生殖系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国内多中心脊柱转移瘤病历资料,观察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国内多个临床中心2007年1月至2019年6月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共纳入1 97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其中男1 129例(57.14%),女847例(42.86%),总体平均发病年龄为(58.6±11.6)岁(范围:13~92岁)。对其人口特征、原发肿瘤类型、脊柱受累节段和数目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查阅病历资料获得其临床指标,包括:Frankel分级、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转移性脊髓压迫症状(metastatic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Tokuhashi修正评分、脊柱肿瘤不稳定评分(the 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Karnofsky行为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及恶性肿瘤病史,最后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干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97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男女比为1.33∶1,中位发病年龄为59.0岁,其中50~69岁为发病高峰(63.71%)。女性平均发病年龄小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中6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53.23%)大于女性(4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肺癌(730例, 36.94%)为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其次为未知来源肿瘤(326例,16.50%),乳腺癌(159例,8.05%),肾癌(120例,6.07%),消化道来源肿瘤(109例,5.52%)等。无论男女,肺癌均为最常见的原发肿瘤,男性其次为未知来源肿瘤,女性其次为乳腺癌。近10年来,未知来源肿瘤占比有减少趋势,乳腺癌占比有增多趋势。根据Tomita评分,快进展型肿瘤1284例(64.98%),中速进展型肿瘤211例(10.68%),慢进展型肿瘤481例(24.34%)。当患者受累椎体数<3个时,以腰椎转移(32.60%)最为常见,受累椎体数≥3个时,以跨节段转移(42.86%)最为常见。50.76%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77.18%出现中、重度的疼痛,14.02%出现转移性脊髓压迫症状,仅有28.95%的患者有明确的原发肿瘤既往史。治疗干预方面,34.92%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5.97%进行了脊柱转移灶放疗,6.02%进行了化疗,以及1.77%进行了靶向治疗。术前Frankel分级、SINS评分及Tokuhashi修正评分是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重要因素。结论详细描述多中心脊柱转移瘤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骨科医生了解脊柱转移的临床特点,对指导临床诊断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流行病学研究 肿瘤转移 人群监测
  • 简介:摘要外科手术可改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功能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甚至让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机会。然而,脊柱转移瘤外科手术的并发症仍较高,这极大地打击了患者后续治疗信心,患者功能与生存预后也因此受到影响。脊柱转移瘤手术并发症的种类繁多,综合预防难度较大。目前认为,多学科联合治疗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每一种并发症都有其风险因素,了解与掌控脊柱转移瘤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对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师应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术前评估与风险管控,以确定理想的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

  • 标签: 脊柱转移瘤 并发症 切口感染 谵妄 危险因素
  • 作者: 程实 柯晋 周洁龙 陈旭琼 姚孟宇 傅光涛 杨涛 张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1
  • 出处:《中华骨科杂志》 2020年第16期
  • 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骨科,广州 510080;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 医学院,广州 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 医学院,广州 510515;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广州 510010,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广州 51001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骨科,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置钉开放减压术并行微波消融术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共20例(26个转移灶)采用经皮置钉开放减压术并行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43.85±18.67)岁(范围:16~79岁)。病变部位:胸椎9例,腰椎11例。肿瘤类型:骨髓瘤2例,白血病1例,肝癌4例,骨肉瘤2例,肺癌5例,肾癌1例,食管1例,子宫颈1例,肠癌1例,前列腺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术前均行CT扫描或MR检查明确转移灶部位及大小,设计相应微波消融范围。术中经皮微创置入椎弓根螺钉,局部肿瘤减压联合微波消融灭活肿瘤,消融过程中采用测温针分别对消融范围边缘和椎体后壁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采用冰生理盐水冷循环降温保护重要组织;13例行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效果;采用Frankel分级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等评估神经功能及体能状态。结果术中微波消融时间(5.43±2.07)min(范围:3~10 min);微波功率40~60 W。术中出血量(852.50±514.40)ml(范围:100~1 700 ml);手术时间(4.11±0.99)h(范围:2.5~6.0 h)。病灶中心温度控制为70~85 ℃,周围组织温度通过冰盐水控制<43 ℃。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45±2.01)个月(范围:6~14个月),至末次随访无一例出现局部复发。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后48 h、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为(1.55±1.23)分、(2.70±0.87)分、(2.40±1.14)分及(3.05±1.00)分,与术前的(5.95±1.18)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体能状态均明显改善,15例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至少改善了1个等级,并且8例患者术后6个月ECOG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1例术后出现下肢肌力减退,经对症治疗后1个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微波消融联合经皮置钉开放减压术能够有效地缓解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疼痛,解除脊髓及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改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 标签: 微波 外科手术,微创性 肿瘤转移 姑息疗法
  • 简介:摘要乳腺梭形细胞是化生性的一种组织学亚型,发病率低,恶性度高,远处转移以肺转移最常见。乳腺梭形细胞发生胃转移罕见,该文报道1例72岁女性乳腺梭形细胞转移的病例,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 作者: 1马松波 2晁学娇 3鲍山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0-09-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第17期
  • 机构: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普外科 宁夏,银川市 750000 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手术室 宁夏,银川市 750000 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宁夏,银川市 750000
  • 简介:【摘要】乳腺浸润性导管属于乳腺癌的一种病理类型,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患病早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不为明显,大多是通过体检或者筛查发现,之后经过病理组织检查进行确诊,并且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药等对症治疗,受病理分型、分子标志物、疾病分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乳腺癌的预后不良。即使乳腺癌患者经过治疗后肿瘤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也有复发或者转移了几率,一旦出现复发或者转移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将大大缩短。本次案例中出现的是胃转移,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并且在临床影像学及胃镜检查中均缺少特异性,与原发性胃癌相比,在临床上鉴别比较困难,不利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我院 2020-07-06收治的 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就行分析。

  • 标签: 乳腺癌 浸润性导管癌 胃转移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徒手置钉微创分离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共49例进行小切口徒手置钉微创分离手术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平均年龄(55.62±2.97)岁(范围:26~75岁),女28例,平均年龄(52.50±1.76)岁(范围:34~72岁)。对于术前有原发肿瘤病史,出现多发转移患者不进行术前常规活检诊断;对于原发灶不明、没有肿瘤病史的患者,需术前进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术前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脊柱肿瘤脊柱不稳评分(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评估患者脊柱稳定性、硬膜外脊髓受压(epidur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ESCC)评估脊髓神经受压程度、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情况。对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采取经后路小切口徒手置钉微创分离手术进行减压及内固定。分别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包括术前神经功能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切口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4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前对1例(2.04%)肾癌脊柱转移患者进行了肿瘤栓塞,术中平均失血量为(748.60±79.39)ml,12例富血供脊柱转移瘤(肝癌、肾癌、甲状腺癌)术中出血量为970.80 ml,37例非富血供脊柱转移瘤为676.50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例的手术时间为(213.40±9.87)min。41例手术涉及1节段(83.67%),8例涉及2个以上节段(16.33%)。49例术后引流量为(494.02±63.30)ml,引流管保留时间为(4.50±0.26)d,平均住院天数为(7.35±0.3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31±0.29)d。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以C和D级为主,占79.59%;术后4周评价神经功能保持稳定或改善的患者占95.9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包括硬膜破裂1例、感染1例、血肿1例。结论小切口徒手置钉微创分离手术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脊柱固定和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显著,是脊柱转移瘤手术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脊柱疾病 转移瘤切除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预后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透明细胞性肾细胞(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是一种由胞质透明或嗜酸性的肿瘤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转移部位多见于骨、肺等,但转移至鼻腔比较罕见,鼻腔转移者临床症状多为肿瘤压迫症状,如鼻塞、鼻出血、视力受损,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也无特异性,确诊只能依靠病理诊断。该类疾病临床特点不明显,所以临床医师在遇到类似患者时,要警惕该类疾病,最好取活检做病理诊断,尽可能避免误诊。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宫颈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鳞状细胞占全部宫颈的80%~85%,其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转移方式可通过直接蔓延或淋巴转移,但宫颈鳞状细胞转移至卵巢极为少见,诊治也较困难,目前国内外已发表的个案报道均为术前按宫颈标准治疗,术后通过病理结果进一步确诊为卵巢转移。本例患者术前通过临床检查及活组织检查均无法确诊原发灶,为术后确诊宫颈鳞状细胞转移卵巢,诊治过程困难。

  • 标签: 宫颈肿瘤 卵巢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宫颈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确诊时1/3属于中晚期,治疗手段以放化疗为主。尽管手术在晚期转移性宫颈患者中应用受到限制,但是有选择性地在这部分患者中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文章将对晚期转移性宫颈患者的手术治疗进展进行论述,同时将重点介绍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器官清除术的应用。

  • 标签: 晚期转移性宫颈癌 广泛子宫切除术 盆腔器官清除术
  • 简介:摘要转移性精囊临床少见,肾透明细胞转移至精囊腺的病例在临床中更加罕见,在临床工作中难以与膀胱、前列腺和直肠肿瘤相鉴别。2017年1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1例肾透明细胞转移至左侧精囊腺患者,应用腹腔镜技术切除精囊转移肿瘤。术后规律行膀胱灌注及口服舒尼替尼治疗,随访19个月,精囊及周围组织未见肿瘤复发。

  • 标签: 癌,肾细胞 精囊癌 透明细胞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