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脊柱手术的患者82例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案,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研究组患者(95.1%)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80.5%)高,均P<0.0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升护理满意度,这种护理方式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脊柱手术 护理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SPSS20.0软件包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前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伤椎节段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脊柱创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围手术期的护理对脊柱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2016年1月—2017年4月行脊柱肿瘤后路切除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后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早期进行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等,总结护理措施与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其中有5例发生术后脑脊液漏,3例行二次手术-腰池引流穿刺术,均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住院时间平均为天,术后疼痛症状得到不同程度减轻,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脊柱肿瘤手术手术期的护理,规范的护理操作,使得患者疼痛减轻。在术后早期,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脑脊液漏及其他并发症,配合医生采取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肿瘤 脑脊液漏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人主要阐述了强制性脊柱炎关于脊柱骨折方面的临床治疗错失以及手术方法和特点。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18个临床案例进行阐述和分析,并进行回归和总结。结果本批次病人手术治疗效果相当不错,没有一例出现并发症的现象。后续跟踪,寻访8~28个月,整体平均20个月左右。通过拍片等技术手段检测可以看出,骨折复位相当的顺利,下颈椎方面的骨折整体愈合周期在3.2个月左右、胸腰部分的骨折复位要4.5个月左右,全部案例中没有出现不愈合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内置物松动或者脱出等不利现象。结论采用合理的手术治疗和处理措施可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尽可量的减少并发症出现,手术方式也可以促进骨骼的愈合和神经修复,具有普遍的临床应用价值。的恢复。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脊柱创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脊柱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2015年1—12月我院开展的21例肥胖患者脊柱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肥胖患者因其特殊的生理病理因素,手术护理配合难度显著增加。结论针对肥胖患者脊柱手术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能促进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肥胖 脊柱手术 俯卧位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侧弯手术后护理的作用。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医院1例脊柱侧弯患者,手术后给予患者多方面精心观察护理。结果1例患者提前出院,并发症减少75%。结论护理是疾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脊柱 侧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体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体位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心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8%,低于对照组的17.0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的SAS评分为(32.82±2.32)分,低于对照组的(45.15±2.55)分(P<0.05)。结论体位护理可减少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体位护理 患者 脊柱后路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之间收治的50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后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前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后路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而观察组患者的后凸角则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Fankel分级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且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Fankel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采取前路手术的方式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与对照组使用后路手术的方式相比,可以更加有效的重建伤椎解剖结构及功能,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 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疼痛护理对脊柱手术期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 2016 年 2 月至 2017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脊柱疼痛患者 98 例,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9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临床症状 的疼痛( 2.57±1.84 )分、睡眠( 4.16±1.03 ) h 、康复训练( 42.46±13.24 ) min 的改善程度 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 ;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16.33% 低于对照组 32.65% ( P < 0.05 )。 结论:疼痛护理服务在 脊柱手术期应用后 , 能够有效 减轻患者疼痛症状,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临床可推广应用 。

  • 标签: 疼痛护理 脊柱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脊柱骨折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观察组脊柱骨折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28.89%,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方式的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脊柱骨折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脊柱骨折患者手术室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和心理治疗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配合整体性的手术室护理能够保证患者更好的恢复,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心理治疗,减少患者心理应激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脊柱骨折 手术室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比观察80例于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进入我院骨科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其中,后路组共40例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后路手术,前路组共40例,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前路手术,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对,后路组更为优越,两组VAS评分分别是(2.32±1.21)分、(4.25±2.03)分,进行比对明显后路组较低,且后路组达到了97.5%的治疗总有效率,前路组仅为80%,明显后路组较高,(P<0.05)。结论在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患者治疗中,后路手术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痛苦减轻,促进骨折良好愈合。

  • 标签: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手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