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VBG配合短内固定治疗单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基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区间,纳入70例单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作为观察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性分组,35例记作对比组(短内固定)、35例记作研究组(TVBG配合短内固定),比较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临床指标数值等均无差异(P>0.05);术前,两组椎体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量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均更低(P<0.05)。结论:在单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治疗中,采取TVBG配合短内固定治疗方案,可获得满意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 标签: 单节段 骨质疏松性 脊柱骨折 TVBG 短节段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 A 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使用 SSPI (短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疗效。 方法: 从 2017 年 7 月到 2019 年 8 月在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A 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中抽取出 90 例进行观察,按照抽签结果将所有对象分成对照组( n=45 ,传统后路开放内固定手术)和实验组( n=45 , SSPI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疼痛情况与椎管侵占率情况。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与手术用时均更低;和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半年后的疼痛评分与椎管侵占率均更低,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后半年的两项指标降低幅度更大;均有显著差异( P﹤0.05 )。 结论: 对 A 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应用 SSPI 进行治疗具有理想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轻,椎管侵占率低,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A 型胸腰段骨折 SSPI 后路开放内固定 椎管侵占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胸腰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伤椎置钉单内固定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胸腰脊柱骨折患者84例,按入院顺序分组为椎弓根螺钉组和通用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椎弓根螺钉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通用组(P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 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工颈椎间盘置换(CDR)术后异位骨化(HO)对患者临床疗效及相邻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Prestige-LP假体单CDR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资料,将资料完整且随访在3年以上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末次随访时间点HO发生情况以及HO对临床疗效指标和相邻椎间隙高度(IDH)、相邻活动度(ROM)和相邻退变的影响。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共9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48例,女44例,年龄(44±8)岁,随访(62±23)个月。末次随访34例患者发生了HO,McAfee Ⅳ级HO 7例(7.6%)。末次随访时,HO与无HO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疗效指标均较术前获得显著改善,两组间术前及末次随访各项临床疗效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相邻I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6、0.825和t=0.877、0.644,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相邻ROM差异无统计学(t=0.056、0.709,均P>0.05),末次随访HO组相邻ROM高于无HO组(上位:10.0°±2.0°比9.0°±1.3°,下位ROM:10.2°±1.9°比8.8°±1.3°,t=2.824、4.022,均P<0.05)。HO组相邻退变发生率高于无HO组(41.2%比19.0%,χ2=5.343,P<0.05)。结论Prestige LP假体单CDR术后中长期随访发生HO是常见现象,但HO不影响患者临床症状改善。CDR术后HO可能是导致相邻退变加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异位骨化 相邻节段
  • 简介:摘要性睾丸梗死发病率极低,通常表现为睾丸急性疼痛,需与睾丸肿瘤、睾丸扭转等鉴别,只有少数病例报告。本文报道2例,例1患者13岁,因右睾丸肿大、疼痛3 d,伴呕吐1次于2017年5月5日入院,行右侧阴囊探查+睾丸固定术,术后诊断为右侧睾丸局部梗死。术后第5日睾丸疼痛症状消失出院。术后1年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异常。例2患者26岁,2018年3月15日因左睾丸肿痛6 d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睾丸局部梗死可能。入院诊断为左侧睾丸局部梗死,予血塞通、那曲肝素钙、迈之灵片治疗,治疗7 d后患者疼痛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1个月患者无疼痛不适,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睾丸下极团样低-等回声,周边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

  • 标签: 睾丸疾病 节段性睾丸梗死 彩色多普勒 阴囊超声
  • 简介:摘 要:预制技术在国内为新工艺、新技术。在轨道交通里的运用不常见,为绿色建设的现行兵。其优势与劣势在运用过程中慢慢浮现出来。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叉MIS-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邻近双腰椎管狭窄伴失稳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管狭窄伴失稳症的患者79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分配表分为交叉MIS-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组(交叉组)48例、双侧传统MIS-TLIF治疗组(双侧组)3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通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7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DI指数、椎间融合率、临近退变率,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交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及术后3 d、7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1),术后3 d、7 d交叉组明显优于双侧组(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DI指数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椎间融合率、临近退变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叉MIS-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邻近双腰椎管狭窄伴失稳症患者,对腰椎后方复合体等解剖结构破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相对较少,两组间椎间融合率、临近退变率相当,同时避免了传统双侧MIS-TLIF置钉及安装纵棒的困难,简化手术操作,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显著。

  • 标签: 椎弓根钉 腰椎失稳 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MIS-TLIF
  • 简介:摘要:在桥梁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大部分采用短线法预制施工方法。在短线法施工技术应用方面,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对预制结构构造进行了解,然后进行施工工艺流程控制。在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预制应用材料、施工方案及养护施工等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达到桥梁道路工程建设要求,不会影响到道路正常使用。

  • 标签: 节段梁 预制 短线法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们日常生活的条件也越来越好。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不仅仅是房屋以及道路修建的工作,桥梁方面的工程也越来越多。这些工程在施工的时候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噪音,并且也会对环境造成一些污染。虽然开展这些工程都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对人们生活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预制拼装的方式就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一系列的问题。这种技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效小,噪音也比其他技术要低很多,并且相比其他技术更加安全。

  • 标签: 预制节段 拼装 桥梁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预制拼装桥梁施工主要是将工程项目划分为多个,在施工现场按照顺序对其进行拼装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这种施工形式在当前的建设行业施工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消耗,还能够缩短工期,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效益。文章主要通过分析预制拼装工艺的优点与不足,对其关键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探讨。

  • 标签: 预制节段 拼装施工 桥梁工程
  • 简介:摘要:本文依托《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悬拼连续U梁》预制模板的设计过程中,形成了针对变截面预制梁模板设计理念,通过本工程顺利验收,更加充分的体现了本设计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结合截面,变截面,节段梁模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3 年 2 月 —2015 年 10 月 收治的70例脊柱胸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2 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 68.5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 2.8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手术 临床效果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三角挂篮是连续梁施工中常见一种挂篮形式,随着现代桥梁技术的飞速发展,连续梁的结构形式日益多样化,本文结合鲁南高铁90+180+90米连续梁拱施工实例,针对异形梁面宽度简要介绍挂篮在施工中二次拼装技术及注意事项,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数据参考。

  • 标签: 三角挂篮 90+180+90连续梁拱 节段施工 二次拼装技术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胎儿标本颈、胸、腰脊柱和椎体体积随孕周生长变化规律。方法利用3.0 T MR扫描仪对55具17~42孕周胎儿尸体标本行全脊柱三维T2WI序列扫描,其中孕妇自发性流产获得标本20具,母体因严重疾病引产获得标本35具,胎儿标本均来源于山东大学医学院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中心。标本经CT扫描均未发现脊柱异常。采用OsiriX软件(www.osirix-viewer.com),在重建横断面图像上沿椎体边缘逐层勾画椎体轮廓,获得脊柱颈、胸、腰脊柱体积,将其除以各段椎体个数,获得椎体单位体积。逐一测量腰椎5个椎体体积。将颈、胸、腰脊柱体积和腰椎椎体体积与孕周作回归分析,并分析各段脊柱增长规律。结果(1)胎儿颈、胸、腰脊柱体积与孕周增长呈线性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颈脊柱体积(mm3)=-1 260.937+81.235×孕周(R2=0.974,P<0.05);胸脊柱体积(mm3)=-5 933.521+347.503×孕周(R2=0.972,P<0.05);腰脊柱体积(mm3)=-5 130.912+294.473×孕周(R2=0.976,P<0.05)。(2)胎儿脊柱生长速度:胸>腰>颈;同一孕周阶段内,脊柱体积:胸>腰>颈;椎体单体积增长速度及增长倍数:腰椎>胸椎>颈椎。(3)腰1~腰5椎体体积增长与孕周亦呈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孕中晚期胎儿标本颈、胸、腰脊柱椎体体积的增长与胎龄呈良好的相关性,且不同生长速度不一。

  • 标签: 胎儿 脊柱 骨发育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在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目标选择为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患者,采用1:1信封随机分组法来将所有入选本次研究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分别为不同小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方式,并选择组间对比的方式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在选择后路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模式后,两组患者在术后腰背部疼痛发生情况、达到椎体解剖高度以及治疗整体有效率方面,均为观察组患者更具有优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选择后路手术治疗的治疗方式,可以很好的避免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同时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实施胸腰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的56例患者,根据其选择的手术入路方法划入前路组与后路组(n=26)。前路组实施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后路组实施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肢体运动评分及患者脊柱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M、ADIA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前路组患者FIM、ADIA评分均上升幅度较大,与后路组评分对比差距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脊柱畸形症状均得到改善,前路组患者的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优于后路组,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前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实施胸腰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的56例患者,根据其选择的手术入路方法划入前路组与后路组(n=26)。前路组实施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后路组实施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肢体运动评分及患者脊柱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M、ADIA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前路组患者FIM、ADIA评分均上升幅度较大,与后路组评分对比差距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脊柱畸形症状均得到改善,前路组患者的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优于后路组,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前路
  • 简介:摘要: 铁路施工中,跨江桥梁施工长期以来一直是桥梁施工中的重点,采用箱梁拼装技术,利用移动支架安装一次到位,不存在更换设备等机械的投入,移动支架拆除后可周转便用,提高了利用率。采用该工法集中加工梁部每一,流水性进行作业,预制与架设同步进行,提高了作业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管理费用和机械租赁等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 标签: 节段箱梁 移动支架拼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