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2020 年 10 月 - 2021 年 10 月这一时间段内,选择在我院接收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 28 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矫形手术,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手段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三维矫形术,手术均顺利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的疼痛评分(VAS 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 评分)比术前评分更高,患者出院后,对护理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为 92.86 %(26/28)。结论: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治疗效果好,满意度高。

  • 标签: 脊柱侧弯 矫形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合并脊柱侧凸患者多伴有心肺功能不全、气道变异,是恶性高热的易感人群。脊柱矫形手术的麻醉管理需针对其疾病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脊柱矫形手术的特点制定麻醉方案。文章回顾性分析1例DMD合并脊柱侧凸患者行脊柱矫形手术麻醉管理的临床资料,以期为这类患者的麻醉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脊柱侧凸 麻醉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脊柱侧弯矫形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76例纳入研究,双盲法分组,对照组(n=38)常规护理,观察组(n=38)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脊柱功能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高,而VA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4%),较对照组(81.58%)高(P<0.05);观察组精神状态、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弯进行脊柱矫形术治疗的过程中,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的运用,有效改善脊柱功能和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更高。

  • 标签: 脊柱矫形术 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侧凸矫形中DR-X线脊柱拼接摄影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01月--2022年08月就诊于本院的脊柱侧凸患者71例作为探讨对象,临床给予矫形干预过程中辅以DR-X线脊柱拼接摄影技术。结果:一次性拼接成功率高达97.18%(69/71),术前证实14例腰椎侧弯、36例胸椎侧弯、21例胸腰椎侧弯。为期12个月随访观察,脊柱侧凸矫形优良率高达88.73%(63/71),术后Cobb角、LL(腰椎前凸角)、ATR(躯干旋转角)降低,TK(胸椎后凸角)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DR-X线 脊柱拼接摄影技术 脊柱侧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次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用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截骨矫形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40例行截骨矫形手术的AS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20例):TAPB联合PCIA组(T组)和单纯PCIA组(P组)。P组患者手术结束采用单纯PCIA镇痛,T组患者在P组基础上联合单次TAPB进行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的VAS疼痛评分,术后24 h内PCIA按压情况及镇痛药物追加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d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结果T组患者术后T1、T2、T3、T4、T5的VAS疼痛评分低于P组(P<0.05);T组患者术后24 h内PCIA按压比例低于P组(P<0.05);T组患者术后追加镇痛药物使用比例低于P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P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较术前上升(P<0.05),术后1 d T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TAPB联合PCIA可安全应用于截骨矫形手术AS患者,减轻术后疼痛,缓解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有利患者康复。

  • 标签: 腹横肌平面阻滞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强直性脊柱炎 矫形外科手术 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采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自愿参与的60例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作为试验者,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处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范围内。入院后均对患者进行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畸形矫正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手术后,入组患者的侧凸Cobb角、最大后凸Cobb角、冠状平衡、矢状面平衡分别为38.42±9.67°、26.55±10.29°、20.55±6.95 mm、29.32±6.79 mm,优于手术前的78.49±10.25°、98.13±13.89°、60.41±15.48 mm、53.50±10.29 mm(P

  • 标签: 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 脊柱截骨矫形技术 矫正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硬膜外麻醉是椎管内分娩镇痛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常以体表可触及的骨性标志和脊柱解剖学结构为定位依据,但在某些合并肥胖症或严重的脊柱侧弯畸形患者中,难以触及的骨性标志和异常解剖学结构使得传统的定位方法失效,此时盲目地放置硬膜外导管可能困难并且不安全。本文报道1例脊柱侧弯矫形术后产妇在超声引导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运用超声辅助定位穿刺椎间隙,减少了硬膜外腔插入尝试的次数,改善了分娩镇痛的质量,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可为脊柱侧弯术后产妇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提供良好的指导价值。

  • 标签: 脊柱侧弯畸形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矫形患者术后结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7月25日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MEDLINE、PsycINFO、PQD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controlled-trials、chictr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中有关心理干预对青少年AIS矫形患者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共6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SMD=-0.62,95%CI:-1.15~-0.08,P=0.02)并降低患者术后焦虑水平(SMD=-0.54,95%CI:-1.03~-0.06,P=0.03),描述性分析显示认知行为疗法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脊柱侧凸矫形患者术后疼痛并降低焦虑水平,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活动能力。但由于研究数量较少且结果异质性较高,还需更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干预效果并为临床提供指导。

  • 标签: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术后疼痛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柱截骨区优先矫形技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接受后路三柱截骨并应用三柱截骨区优先矫形技术治疗的18例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资料,男7例、女11例,年龄(47.6±15.9)岁(范围23~69岁)。评估术前、术后以及术后1年的影像学资料,测量主弯Cobb角、全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冠状面顶椎偏移距离(apex vertebral translation,AVT)、冠状面躯干偏移距离即C7铅垂线至骶骨中垂线的距离(distance between C7 plumb line and 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7PL-CSVL)和矢状面躯干偏移距离(sagittal vertebral axis,SVA)。结果手术时间为(401.9±68.9) min、术中出血量为(2418.8±736.9) ml,固定(11.2±3.8)个节段(范围5~16个节段),术中神经监测均无信号异常,未发生截骨面脱位。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7±2.3)个月(范围9~24个月)。术前主弯Cobb角为65.0°±16.4°,术后降至41.6°±14.1°,矫正率为36.6%±13.1%;术后1年时为41.4°±14.3°,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K术前为65.5°±20.8°,术后降至28.1°±13.8°,矫正率为57.8%±17.8%;术后1年时为29.3°±14.2°,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C7PL-CSVL、SV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449,P=0.642;F=3.519,P=0.058)。术后4例患者出现暂时性下肢麻木症状(术前无神经症状),于术后半年随访时症状消失。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断钉、断棒等内固定并发症。结论三柱截骨区优先矫形技术在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中可获得较好的局部矫形效果,且在平均1年的随访中无明显丢失;能够有效避免截骨面不稳脱位和大量出血,同时简化了手术步骤,降低上棒难度,且并未延长手术时间;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较低。

  • 标签: 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 截骨术 矫形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脊柱创伤应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0例脊柱创伤患者均分甲乙两组对其实施不同手术,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乙组手术及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甲组,乙组术后脊柱复位优于甲组,且术后并发症出现几率远低于甲组,组间数据均具有统计意义且P值小于0.05。结论 在脊柱创伤中实施微创手术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脊柱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降低,临床效果改善显著。

  • 标签: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脊柱创伤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接治的脊柱创伤患者资料抽取58份进行分析,随机均分2组各29例,参照组为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患者,研究组为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患者,总结不同方案的适用性。结果 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及住院用时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几率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减轻患者术中出血,促进其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脊柱创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chroth训练法联合矫形器在青少年脊柱侧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1例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矫形器治疗,观察组采用Schroth训练法联合矫形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锁骨角(CA)、最大Cobb角、椎体旋转角、躯干旋转角(ATR)、腰背肌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A、最大Cobb角、椎体旋转角、ATR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12、24周,观察组腰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Schroth训练法联合矫形器能有效改善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的畸形程度,促进脊柱功能恢复,提高腰背肌力。

  • 标签: 脊柱侧弯 青少年 Schroth训练法 矫形器 脊柱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脊柱创伤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脊柱创伤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40)和研究组(n=40),常规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总出血量、住院时间、N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8.40±6.32)min、总出血量为(130.20±14.58)ml、住院时间为(9.20±1.74)d、NRS评分为(2.40±0.63),均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脊柱创伤患者治疗中利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具有确切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总出血量较少,且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脊柱创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脊柱损伤和脊柱手术后早期联合高压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接诊的62名脊柱损伤和脊柱手术后的病人纳入本研究课题并进行分组,平均每组31名病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进行干预,参照组则单纯使用常规治疗模式,对两组病例治疗效果及康复效果进行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研究组病人在高压氧疗干预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并且康复效果较参照组更加显著(P<0.05);通过护理干预两组病人椎体高度以及Cobb's 角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并且研究组效果较参照组效果优。结论  将高压氧应用于脊柱损伤和脊柱手术病人的术后干预中,可以使临床治疗及康复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改善病人预后,可大范围推广。

  • 标签: 于脊柱损伤和脊柱手术 高压氧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创伤患者接受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科院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脊柱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量表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每组各100例患者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实验组患者则接受经皮椎弓钉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的重点。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VAS评分以及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创伤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参考以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脊柱创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脊柱骨折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到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0,手术中实施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30,手术中实施细节化手术室护理),对比负性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37.66±3.43)分、(37.82±5.12)分,低于对照组的(45.72±4.02)分、(46.93±5.33)分,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3.34%,P<0.05。结论:在在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期间为其提供手术室护理可提高手术效率,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建议推广并应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手术室护理 负性情绪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治疗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时采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患者84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42例。给予参照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另给予治疗组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围术期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脊柱胸腰椎段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06-2022.06本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钉棒脊柱内固定法治疗)与观察组(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Cobb`s角、伤椎椎体高度在对比中差异性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在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治疗中,行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低,患者康复速度快,痛感轻,推广可行性较高。

  • 标签: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脊柱胸腰椎段骨折 手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