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在髌股关节不稳患者中,胫骨结节-滑车距离(TT-TG)是指导临床行胫骨结节内移术的标准.然而,TT-TG距离没有准确的描述胫骨结节外移的程度.目的:研究定位髌股关节不稳患者胫骨结节位置的新方法—胫骨结节-后十字韧带距离(TT-PCL)的应用价值,并比较其和TT-TG距离的优缺点.方法:应用CT及MRI分析20例髌股关节不稳患者和20例无脱位患者的TT-TG值及TT-PCL值.将TT-PCL距离定义为胫骨结节中点与后十字韧带内侧边界之间的距离.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TT-PCL距离的统计学差异.结果:TT-TG距离和TT-PCL距离对诊断髌股关节不稳具有重要意义.对照组TT-TG距离(13.025±4.084)mm和观察组TT-TG距离(18.405±2.786)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6,P<0.001).对照组TT-PCL距离(17.965±3.727)mm和观察组TT-PCL距离(21.995±4.56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7,P<0.001).结论:TT-TG距离和TT-PCL距离对诊断髌股关节不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MRI测量TT-PCL距离的方法,可用来评价胫骨结节相对外移程度,为临床上胫骨结节内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胫骨结节一滑车沟距离 胫骨结节一后十字韧带距离 髌股关节不稳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中胫骨结节骨折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2014年10月至2018年5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5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合并胫骨结节骨折患者资料,男26例,女9例;年龄21~68岁,平均37.6岁;胫骨平台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16例、Ⅵ型19例。根据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中胫骨结节骨折块及胫骨近端后侧皮质的完整性将35例骨折分为四种类型:两者均完整为A型;胫骨结节骨折块完整,胫骨近端后侧皮质粉碎为B型;胫骨结节骨折块粉碎,胫骨近端后侧皮质完整为C型;两者均粉碎为D型。遵循此分类制定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其中22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合并A、B型胫骨结节骨折采用前外侧联合内侧入路,13例合并C、D型胫骨结节骨折者采用前正中联合内侧入路。4例A型骨折采用拉力螺钉固定。18例B型骨折采用1/4管状钢板固定。7例C及6例D型骨折均采取1/4管状钢板结合螺钉固定。结果3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所有胫骨平台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7个月。除1例外,其余胫骨结节骨折块均未见二期复位丢失。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0~18分,平均14.1分;其中优11例,良19例,可5例,优良率85.7%(30/35)。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4~98分,平均86.8分;其中优22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1.4%(32/35)。术后2周发生脂肪液化2例,术后1周发生浅表伤口感染1例、内固定松动1例、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例。结论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合并胫骨结节骨折是一种特殊损伤类型,需根据胫骨结节骨块的粉碎程度及胫骨近端后侧皮质的完整性制定手术策略。对于粉碎的胫骨结节骨折,前正中入路显露最佳,根据骨折块情况可以采用1/4管状钢板和(或)拉力螺钉固定。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有个朋友叫疯马,你们肯定不认识这个人,这没关系,他的大名叫马峰,辽宁锦州人,汉族,高约一米九,体毛茂盛。我认识他是在一个酒局,都是写东西的人,一个喊两个,两个喊三个,终于包厢里挤满了互不认识的十五个人。大家比邻而坐,被空调里的热风吹拂,盯着转动的菜肴,沉默不语。我那时没写出什么东西,每天就在这些饭局里瞎混。北京的饭局这样多,只要友善和善饮,就能一天不落地吃下去。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冬天汽车车胎在雪地上容易打滑,所以我想把车胎的内胎换成泡沫塑料,在其外层加装带铁钩的皮带(如右图)。这样一来,将外胎撤下,就变成带钩的轮胎,在雪地上不会打滑;重新装上外胎,又恢复了原来的轮胎性能。

  • 标签: 车胎 防滑 雪地 轮胎性能 泡沫塑料 打滑
  • 简介:摘要电力配电系统是每个产业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其建设与维护至关重要,如果电力配电系统出现了故障,将会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配电工程的覆盖面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使供电设施能够更加高效稳定地运行,需要更加科学和完善的电缆敷设技术,这样才能让电缆在电力配电工程的应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电力电缆敷设 表箱式电缆放线滑车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术对髌骨高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关节科行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术患者68例;其中男13例,女55例,年龄(64±7)岁。纳入标准:髌骨位置无严重偏移且术后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关节镜对髌股关节进行干预治疗;严重膝关节韧带损伤伴功能不全;严重其他骨病;既往膝关节手术史;随访术肢并发二次损伤。采用Caton-Deschamps指数(CDI)、股骨髌骨高度指数(FPHI)评估髌骨高度的变化,髌骨轴位45°X线片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估髌股关节退化程度;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与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5)个月。CDI由术前的(0.94 ±0.14)改善为术后1周、术后12月时(0.91±0.21)、(0.89±0.17)(F=0.451,P>0.05);FPHI由术前的(1.51±0.22)改善为术后1周、术后12月的(1.52±0.17)、(1.52±0.21)(F=0.782,P>0.05);髌股关节K-L分级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2月时无显著变化(χ2 =0.479,P=0.628)。HSS评分由术前(52±16)改善为术后3、12个月的(69±1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2.638,P<0.001)。结论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术对髌骨高度无明显影响,髌股关节未见显著退化。

  • 标签: 髌骨 截骨术 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颈椎间盘突出治疗中采取颈椎横突后结节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纳选对象为2022.11至2023.11在院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患者70例,按随机法均分2组,对照组行颈椎后根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行颈椎横突后结节神经阻滞麻醉,比对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临床检查及日常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实施椎横突后结节神经阻滞麻醉,可促进患者症状改善的同时,还有着较高治疗安全性,建议推广。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横突后结节间沟神经阻滞麻醉 症状体征改善 不良反应
  • 简介:背景:髌骨下极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外骨折,治疗时存在一定困难,经髌骨胫骨结节环形钛缆固定为髌骨下极骨折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分析经髌骨胫骨结节环形钛缆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经髌骨胫骨结节环形钛缆固定治疗45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随访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骨折部位左侧23例,右侧22例;受伤至治疗时间3~11h,平均(5.2±1.5)h。手术时间82~146min,平均(112.6±22.6)min,术中出血量80~350ml,平均(202.6±70.7)ml,术后无明显并发症。4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36个月,平均(20.6±4.8)个月,术后6周随访时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Insall-Salvati指数为0.9~1.2,平均1.1±0.1;Bostman评分为24~30分,平均(27.3±2.0)分。结论:经髌骨胫骨结节环形钛缆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效果满意,不影响患膝关节术后功能,可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方案。

  • 标签: 髌骨下极骨折 环形钛缆固定 膝关节
  • 简介: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减少运动量和充分休息局部制动。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胫骨结节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2.2±1.3)分比(7.9±2.4)分、(4.8±2.6)分比(8.2±2.5)分,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愈率[83.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是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能量冲击波 胫骨 骨软骨炎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林老师对同学们说:“刘翔曾是110m栏世界纪录保持者,在北京奥运会中他因伤退出了比赛,我们祝愿他早日康复,再创辉煌。下面是男子110m栏赛道示意图,从第1栏至第10栏,每相邻两栏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相邻两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你们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 标签: 男子110M栏 间距 北京奥运会 世界纪录 示意图 距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胫骨结节上移术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髌腱挛缩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4例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髌腱挛缩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58岁,平均4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43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分类均为横断骨折,髌骨移位3—5cm,平均4.1cm。采用克氏针在上髌骨骨折块行骨牵引1~2周恢复股四头肌长度后,行胫骨结节上移双克氏针钢丝环绕和(或)髌骨爪固定术。结果4例患者术后获24~47个月(平均31个月)随访。X线片示骨折于术后3.6个月(平均5个月)愈合。根据Bǒ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疗效:本组患者术前评分均为差(〈20分),末次随访时优2例,可1例,差1例。结论胫骨结节上移术可有效弥补髌腱挛缩长度,改善髌骨的运行轨迹,减少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力,是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合并髌腱挛缩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髌骨 骨折 髌韧带 挛缩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井下作业是油田稳产增产的主要手段,通过井架、游动滑车、提升大绳、通井机等组成的提升游动系统实现各种工艺管柱措施的实施,承载着巨大、频繁的交变载荷;为确保安全生产,该系统按照规定周期需要进行强度检测;目前现场更换游动滑车的方式虽然比较成熟,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及改变潜力,为改善该类施工的操作环境,提高生产安全保障,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更换游动滑车的操作方式。

  • 标签: 井下作业 游动滑车 登高作业 安全更换 新方法
  • 简介:摘要放线滑车是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中重要的施工机具,它的好坏关乎牵引板、旋转连接器、抗弯连接器等的顺利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架线施工进度。本文以承承线放线滑车损坏为例,从各个方面对其损坏原因进行了分析,可为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提供一定技术指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