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肢体异常的超声诊断和预后处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300例孕妇,所有孕妇均接受超声诊断,判断胎儿肢体异常情况,给予其针对性的预后处理方法。结果300例孕妇中有23例出现胎儿肢体异常,其中有6例为马蹄内翻足,5例为四肢短小畸形、6例为桡骨发育不全或缺如畸形、6例为手姿势异常。在孕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18例选择引产,5例选择继续妊娠。5例继续妊娠中有2例为桡骨发育不全或缺如畸形、2例为先天性足畸形、1例为软骨发育不全。经过引产或生产后的X线检查证实,有19例诊断准确,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高达82.61%。出生后的畸形患儿经过针对性的合理预后,有1例死亡,死亡率为20%。结论对产妇进行有效的超声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提高胎儿肢体异常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病例,给予针对性的预后措施,提高围产儿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胎儿肢体异常 超声诊断 预后效果
  • 简介:胎儿肢体畸形属骨骼系统畸形的一种,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约为0.2%[1]。我国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约占新生儿的4%~6%,每年有800000~1200000的缺陷儿出生。围生儿先天畸形发病率约为1.31%,仅肢体畸形的出现率就达26%。国内最近资料分析胎儿单纯的某系统畸形中骨骼肢体畸形排在第2位[1-3]。如何提高产前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总结完善系统的胎儿肢体检查方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安全、无创、重复性好,是产前诊断

  • 标签: 胎儿肢体畸形 产前超声诊断 骨骼系统畸形 出生缺陷儿 畸形检出率 国外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肢体畸形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2763例中孕期胎儿进行产科常规超声及系统超声检查,观察超声检查检出率。结果12763例受检胎儿中共发现肢体异常24例,漏诊5例,肢体畸形检出率为82.75%(24/29);经引产、生后随访及病理分析,检出畸形者准确率达100%。结论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检查中孕期胎儿肢体,可以显著提高肢体畸形检出率,有效阻止肢体畸形儿出生,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

  • 标签: 胎儿 肢体畸形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在孕妇产前应用B超技术对胎儿的骨骼肢体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对胎儿骨骼肢体畸形情况的临床检出率来判断该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从2013年8月到2016年11月之间收诊的33例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妊娠妇女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相关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和研究,由此来判断产前B超检查和产后胎儿的临床表现以及X线片对于胎儿骨骼肢体发育情况的诊断效果。结果所检测出的33例骨骼肢体存在畸形的胎儿在引产或者分娩之后都通过X线技术或者相关的病理解剖等方法得到了确认和证实,这些胎儿中又25名胎儿存有软骨发育不全的情况,另外8名胎儿都是成骨发育不全。在应用产前B超检查的过程中对于软骨发育不全的胎儿检测率为80%,而对成骨发育不全症状检出率达到100%。结论在对胎儿的骨骼肢体畸形应用产前B超技术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检出率,该方法是当前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众多方法中的首选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胎儿异常也可引起难产,如巨大胎儿及畸形胎儿(脑积水,联体胎儿等)。

  • 标签: 胎儿异常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胎儿肝脏异常的MRI表现,探讨MRI在胎儿肝脏相关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肝脏异常的19例胎儿MRI影像资料。受检孕妇年龄22~35岁,孕周为25~38周。胎儿MRI检查包括横轴面及冠状面T1WI序列和矢状面、冠状面及横轴面T2WI序列扫描。结果胎儿肝脏异常为膈疝8例(右侧7例、左侧1例),膈膨升1例,脐膨出2例,血管瘤3例,错构瘤2例,胎儿贫血3例;其中引产后胎儿尸体病理诊断4例,产后患儿手术病理诊断14例,产后患儿随访复查确诊1例。按肝脏位置和信号异常进行分类:胎儿肝位置异常11例,其中向胸腔移位9例,向前腹壁移位2例。肝信号异常8例,其中局灶性信号异常5例(均为肝肿瘤),表现为肝内类圆形异常信号;弥漫性信号异常3例,其中双胎输血综合征2例、地中海贫血1例,均表现为肝脏T2WI信号弥漫性减低。MRI能准确诊断胎儿肝脏位置异常和准确判断肠管等邻近结构的位置改变。MRI对血管瘤的定性诊断较好。结论胎儿肝脏异常涉及多种疾病,MRI对胎儿肝脏位置异常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势,有助于胎儿肝脏信号异常的诊断,进而有助于实现胎儿肝脏异常的全面诊断。

  • 标签: 胎儿 磁共振成像 肝脏病变 定位 信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孕期(18周-28周)胎儿肢体用连续顺序追踪法进行超声筛查,并与引产或产后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引产或产后胎儿肢体畸形共19例,产前超声共诊断胎儿肢体畸形17例,主要分为足内翻7例,四肢骨短小4例,肢体缺如3例,长骨弯曲3例,漏诊并指1例、多趾1例。结论胎儿肢体畸形种类繁多,超声检查具有多次、可重复性,是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首选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胎儿 超声 肢体畸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胎儿发育异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产妇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并进行治疗。结论脐膨出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包括出生后立即用无菌温盐水敷料及无菌塑料袋覆盖,尽早转送小儿外科治疗。仅少数脐膨出可用保守治疗。头先露时,当宫口开大大于3cm时可以用针经阴道穿刺入脑室快速地放出大量的脑脊液。如果需要剖宫产时也倾向于在切开子宫前抽出脑脊液,以防低位横切口和纵切口过度扩张,而造成切口过长。

  • 标签: 胎儿发育异常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胎位及胎儿发育异常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与健康教育。结论待产妇能说出异常胎位与胎儿发育异常对母儿的影响;产妇能接受处理方案顺利通过分娩,无母婴并发症;新生儿健康。

  • 标签: 胎位 胎儿 发育异常 妇产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完善胎儿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针对巨大胎儿胎儿畸形的患者,分析病因,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并做好预防。

  • 标签: 胎儿异常 诊断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6年4月接受检查的183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行产前系统或常规超声检查,除相应要求的项目外,对胎儿肢体的形态、结构、姿势及运动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超声共检出38例胎儿肢体畸形,其中包括上肢畸形16例和下肢畸形22例,以足内翻、对称性四肢短小、畸形手、多指等为常见;漏诊3例。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诊断能够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在临床中值得实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产前 超声诊断 胎儿肢体畸形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21例处于16~33周的孕妇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产前超声检查与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孕妇怀中胎儿进行检查,在详细记录肢体畸形胎儿情况后,将其与孕妇引产后实际结果进行比对,判断产前超声诊断正确率。结果在本次临床研究中,发现为孕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时,诊断准确率更高,在921例孕妇中,仅出现1例漏诊情况,在判断为胎儿肢体畸形的孕妇中,出现3例部分漏诊情况,尚未出现误诊情况,总漏诊率为0.44%。结论超前超声诊断准确率更高,在诊断过程中能够尽早发现胎儿所存在的胎儿畸形问题,因此将超声诊断应用于产前检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胎儿 肢体畸形 产前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产前检测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产前检测的孕妇40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测胎儿,观察胎儿的四肢形态、骨骼结构、运动状态及姿势等是否存在异常或畸形.结果4000例胎儿超声检测中3833例取得满意超声影像,其中孕周14-35周3790例,四肢显示率为98.9%;≥36周者210例,四肢显示率为70.6%.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测胎儿肢体畸形者31例27种共104处畸形,受累肢体96条,检出率为88.6%,漏诊4例5处,假阴性率11.4%.结论正确使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可于产前检测时发现绝大部分的胎儿肢体畸形,结合临床其他检测手段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可最大限度降低胎儿肢体畸形的漏诊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有效产前检查手段.关键词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产前检测;胎儿肢体畸形;优生优育中图分类号R71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5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效果。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我院7850例孕妇依据胎儿超声筛查规范展开检查,回顾性分析7850例孕妇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资料。结果7850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中,共检出肢体异常20例,胎儿肢体畸形8例,其中桡骨缺如4例,致死性侏儒2例,成骨发育不全2例;足内翻4例;一侧小腿及其以下肢体缺失3例;多指(趾)2例;一侧足缺失2例;肢体姿势异常1例。20例患者中,有14例合并其他畸形,漏诊3例,其中多指2例,足内翻1例。本组病例诊断结果均经产后证实。结论规范科学的产前超声检查对于胎儿肢体畸形诊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胎儿超声筛查在胎儿肢体畸形检测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胎儿肢体畸形 产前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在过去的20年中,胎儿干预已经从实验性的概念发展到临床实践,包括一系列挽救先天性异常胎儿生命的干预措施。这一进展得益于创新研究、产前诊断和胎儿外科技术的进步。经子宫切开的有创性手术带来明显的母胎风险,故而逐渐被胎儿镜的微创手术所替代。对先天性疾病的自然病程和病理生理学的深入思考和不断的探索,才推进了产前再生模式的发展。产前再生医学通过异常胎儿器官再生或再发育来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已经改变了母胎管理的范畴。本文综述了再生医学在先天性膈疝、下尿路梗阻和脊柱裂3种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和产前管理中的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