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耳是因角质化鳞状上皮在中耳堆积,造成周围渐近性损害的一种疾病,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会导致患者听力下降、耳流脓甚至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目前针对中耳的治疗主要采用外科手术,但存在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的风险,因此中耳的药物治疗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就中耳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胆脂瘤,中耳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中护理中耳炎患者采用全方位舒适护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96例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1月为分界,将之前入院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共48例,采用常规护理,将之后入院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共48例,采用全方位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

  • 标签: 全方位舒适护理 胆脂瘤型中耳炎 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中耳乳突炎患者鼓膜成形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中耳乳突炎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中耳乳突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 鼓膜成形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中耳经耳内镜手术(EES)和显微镜手术(MES)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CQ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字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4月。纳入比较EES和MES治疗中耳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从中提取手术时间、并发症和复发率等数据,然后对提取的数据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764例中耳患者,其中367例(48%)接受了EES治疗,397例(52%)接受了MES治疗。EES组在手术时间[MD=-18.61,95%CI(-22.21,-15.01),P<0.05]、手术并发症[OR=0.35,95%CI(0.19,0.67),P<0.05]、术后复发率[OR=0.28,95%CI(0.16,0.50),P<0.05]等方面合并效应的结果优于MES。结论初步证实EES治疗中耳的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标签: 胆脂瘤,中耳 耳内镜手术 显微镜手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镜经鼻切除旁中央颅底硬膜外手术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采用内镜经鼻手术治疗的7例旁中央颅底硬膜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32~6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经鼻手术,观察术中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记录患者术后复查头颅MRI、临床症状恢复及复发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4例实现完全切除(囊内容物和囊壁完全切除),1例实现近全切除(囊内容物完全切除,部分囊壁残留),2例实现次全切除(部分囊内容物、囊壁残留)。1例患者术前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他6例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1例患者出现术后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引流及鼻腔碘仿纱条填塞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至今,包括非全切除患者在内的7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对于旁中央颅底生长范围局限的硬膜外,内镜经鼻手术治疗方法简单有效,安全可靠,并发症较少。

  • 标签: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耳鼻喉外科手术 旁中央颅底 胆脂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经耳内窥镜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106例参与研究,根据纳入和标准筛选对象。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耳内窥镜。之后将气导听阈及骨导听阈的检测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气导听阈及骨导听阈对比,P<0.05,观察组更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观察组更低。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经耳内窥镜治疗的效果明显,有助于气导听阈及骨导听阈的降低,不易引发不良反应。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胆脂瘤 经耳内窥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中耳炎患者应用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纳入68例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耳炎患者作为观察样本,将其按照双盲法分为实验组(34例)和单一组(34例);单一组患者采取单一的乳突根治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外耳道形状正常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外耳道形状正常率显著高于单一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方式在中耳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效果,帮助患者的外耳道形状恢复正常,该种联合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乳突根治 鼓室成形术 胆脂瘤中耳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对中耳炎患者听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01月~2021年01月收治的58例中耳炎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观察组行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听力恢复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气骨导差、气导听阈下降、气骨导差缩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关系、生活环境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耳炎患者,行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能够改善患者听力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胆脂瘤中耳炎患者 听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学技术在颅内胆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例疑似颅内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因头晕、头痛间接发作、进行性加重入院,术前完成颅脑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术后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其诊断情况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见下面分析。结论 CT和MRI对颅内胆诊断准确性较高,必要时可联合诊断,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可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医学影像学 技术 颅内胆脂瘤 诊治 应用
  • 简介:【摘要】减降压方是吾师自拟方剂,治疗肥胖高血压,在临床诊病过程中,吾师本着辩证论治的观念,以减降压方为底方进行加减治疗肥胖高血压。肥胖患者多是痰湿壅盛,导致脾失健运,气机阻滞,多属痰湿内阻

  • 标签: 减脂降压方 痰湿内阻 高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在痰湿2糖尿病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柴胡温汤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方法 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纳入122例因痰湿2糖尿病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均纳入61例病人。将两组分别命名为常规治疗组,调研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调研组采用中医柴胡温汤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结果 (1)常规治疗组与调研组血糖水平对照,餐前血糖水平较高、餐后2h血糖水平较高,组间差异明显。(2)常规治疗组与调研组糖化血红蛋白对照,水平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柴胡温胆汤 痰湿型2型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内硬纤维病(IADT)和胃肠间质(GIST)均来源于间叶组织并好发于胃肠道,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极易出现误诊,直接导致患者的预后生存和生活质量受到损害。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对于上述两种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而对于准确诊断及个体化精准治疗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同时,IADT和GIST的发病似乎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而系统性研究和讨论的匮乏,使得临床决策和病患管理容易进入陷阱和误区。因而,本文将对两者的临床特征、发病机理和治疗手段进行综述,探讨两者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以期为推进更加精准化和个体化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研究和实践参考。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硬纤维瘤病,腹内型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柴岑清汤治疗肝胆湿热慢性胆囊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选取60位在我院就诊的肝胆湿热慢性胆囊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位,两组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分析效果。结果:对比实验数据可知,研究组病人的治疗起作用的情况(96.67%)比对照组(83.33%)高,产生不良反应状况(16.67%)比对照组(46.67%)低,P<0.05。结论:在肝胆湿热慢性胆囊炎病人的治疗中使用柴岑清汤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柴岑清胆汤 肝胆湿热型 慢性胆囊炎
  • 作者: 韩涛 周俊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1年第07期
  • 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30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00 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30 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30
  • 简介:摘要脑膜是颅内第二大常见肿瘤,多为良性,预后较好,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Ⅱ、Ⅲ级脑膜与Ⅰ级脑膜比较具有恶性生长行为,有丝分裂旺盛、生长快且不均衡的特点,而且肿瘤的倍增时间短。Ⅱ、Ⅲ级脑膜患者常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术后易复发和转移。不同亚型的脑膜因组织成分不同,治疗方式不尽相同。因此,脑膜术前无创分级、分,尤其是Ⅱ和Ⅲ级脑膜的准确分级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CT和MRI是脑膜最常用且较成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无法获得肿瘤血流动力学信息,在肿瘤的定性诊断、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评估预后、疗效判断及预测复发等方面仍有不足。随着能谱CT及MR功能成像、分子影像等新技术的应用,诊断准确率有所提高。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兴起,能更有效、无创地预测脑膜分级分,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作者就有关脑膜分级分的影像学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脑膜瘤 分级分型 研究进展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婴儿促纤维增生星形细胞(desmoplastic infantile astrocytoma,DIA)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肿瘤,属于WHOⅠ级,好发于婴幼儿时期。本文报道1例3个月龄男婴病例,影像学表现为左侧额顶叶囊实性占位;镜下纤维细胞或纤维母细胞样肿瘤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伴大量胶原纤维形成,纤维基质中可见散在分布的星形细胞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Olig2、S-100蛋白等。通过对上述病例的分析,总结DI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分子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卵巢纯的或以多泡卵黄囊结构为主的卵黄囊非常罕见,组织学表现为单层扁平或立方状的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小管、微囊以及囊肿,分布于富于细胞的纤维性间质中。特征性的表现为偏心性缩窄的囊肿,类似于初级卵黄囊向次级卵黄囊的裂解。准确诊断该亚型卵黄囊的主要意义在于其具有相对较好的预后。本文报道1例以多泡卵黄囊结构为主的卵巢卵黄囊,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