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并探究胃炎系列方在胃癌病变(PLGC)的治疗上获得的疗效。方法择取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这2年间在本院进行胃癌病变诊治的患者共50例,按照随机抽签结果进行分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服用胃复春片;25例患者在研究组,实施胃炎系列方。针对临床疗效进行组间对比。结果就临床治疗结果而言,对照组(76%)远远不如研究组(96%),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胃炎系列方有助于逆转胃黏膜发生的病变,对于胃癌病变的治疗具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作用,非常适合临床多加推广。

  • 标签: 胃黏膜逆转 胃炎系列方 胃复春片 胃癌前病变 病例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36-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化痰法在胃癌的癌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消化内科收治的1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癌病变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服用胃复春片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服用养正散结汤进行记录。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7.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14%),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化痰法在胃癌的癌病变治疗中疗效显著,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推广。

  • 标签: 中医化痰法胃癌的癌前病变养正散结汤消痰散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胃癌病变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及两者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集的20例正常胃黏膜、30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及30例胃癌患者组织中Bcl-2、Bax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判断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正常胃粘膜组、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及胃癌组细胞凋亡指数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胃粘膜组相比,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及胃癌组Bcl-2阳性率显著较高,与胃癌组相比,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组Bax阳性率显著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胃癌病变组织中,Bcl-2蛋白可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Bax可促进细胞凋亡,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失调是发生胃癌的分子基础。

  • 标签: 胃癌 胃癌前病变 Bcl-2 Bax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宫颈癌病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5例患者中,4例患者于妊娠期诊断合并宫颈癌,1例患者产后确诊.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接触性阴道出血.4例患者给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术中出血量为380-810ml;1例患者在引产后给予放射治疗;全部5例患者中Ⅰb期2例,Ⅱb期1例,Ⅱa期2例,病理类型全部为鳞癌.结论:产前阴道筛查对于妊娠合并宫颈癌的检出非常关键,对于Ⅱb期以下患者来讲应及时给予科学的治疗方法,进而来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妊娠 宫颈癌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从护理的角度探讨宫颈癌病变的鉴别与处置经验。方法综合已报道的文献资料,浅析宫颈癌病变的鉴别与处置方法并讨论相关护理体会。结论宫颈癌病变的鉴别方法包括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等,根据临床特征不同进行分级并实施不同的处置方法,如宫颈管内膜刮术、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等。在诊疗期间,良好舒适的护理能够使宫颈癌病变患者的恢复得更好、治疗效果保持得更久,从身心两方面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鉴别 处置
  • 简介:摘要意图对超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医治宫颈癌病变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剖析。方法我镇从2010年7月-2013年7月普查出的宫颈癌病变病人84例,对其进行超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医治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忆性剖析,首要关注对比术后病理与术前宫颈活检结果。结果84例宫颈癌病变的病人均采取超高频电波刀(LEEP)环切术,术后病检结果显现大多数病人病灶切除洁净,仅有极个别病例病变恶化晋级,术后与术前病理结果共同者79例(94.0%),术后病理等级上升者3例(3.6%),病理等级降低者2例(2.4%)。84例中81例病理查看呈示基底、切缘未见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灶,病灶切除洁净率占97.6%。其间1例(CIN)Ⅲ级2次LEEP术后病检有微滋润即行子宫全切术;别的2例手术后病检有微滋润的CINⅢ病人,表里切缘尚洁净,病灶至今没有复发。定论超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是医治宫颈癌病变的较为简略疾速且有用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病变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及癌病变患者40例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非宫颈癌女性为对照组,通过设置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对检查结果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危险因素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HPV感染(OR=8.744);STD(OR=7.562);工作压力(OR=4.739);吸烟史(OR=3.553);盆腔炎(OR=2.378)。结论根据数据显示,引发宫颈癌及癌病变主要危险因素为HPV感染和STD,应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其中工作压力、吸烟、盆腔炎等相关因素也要进行控制。

  • 标签: 宫颈癌 病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宫颈癌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于我院2010年~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病变患者251例,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诊断治疗手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251例患者均经过三阶梯技术诊断,即细胞学联合高危人乳突瘤病变检验,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所有患者的治疗手段均为LEEP手术或者全子宫切除。经过对所有患者的随访,至今均无侵润癌发生,治疗效果均良好。结论对于宫颈癌病变进行三阶梯技术诊断,并在诊断之后进行及时准确的治疗,能有效阻止宫颈癌的发生和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三阶梯技术诊断 治疗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62-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纵隔占位性病变的CT特征性表现,提高纵隔病变的CT诊断水平。方法参照病理结果,对45例纵隔病变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病变的影像特点。

  • 标签: 纵隔 前纵隔病变 CT诊断 胸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喉癌病变的病理诊断差异性及预后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115例喉癌病变患者,对其病理切片进行科学诊断和研究,进一步采用统计学分析方式对三位不同病理诊断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探讨,对其诊断结果以及预后分析方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其前后不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发现其误差主要是存在轻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以及原位癌三组之间,其中初步诊断轻度异型增生病变患者有36例,但是最终诊断结果显示有6例出现了误诊情况,误诊为原位癌患者。而初步诊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患者有31例,但是最终诊断结果显示有5例出现了误诊情况,误诊为原位癌患者。结论喉癌病变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差异给疾病分级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喉癌病变低风险病变和高风险病变之间的癌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临床开展诊断工作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喉癌前病变 病理诊断 差异性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探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病变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消化道早癌及癌病变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剥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癌病变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癌病变情况。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癌病变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75.00﹪,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其癌病变的情况,发现对照组患者的病变症状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的病变症状。结论对消化道早癌患者采用内镜下不同的治疗方法,黏膜剥脱术的治疗效果优于黏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其癌病变症状较少,使患者康复的几率大大增加,值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内镜下 消化道早癌 癌前病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病变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接受宫颈癌筛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TCT检测、宫颈活检以及高危型HPV检测,然后对各组患者的HPV值及其阳性率进行分析,主要目的在于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病变临床关系。结果宫颈癌及癌病变患者的HPV值明显高于宫颈炎症患者;且宫颈癌患者高危型HPV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病变有临床相关性,定期对宫颈癌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

  • 标签: HPV感染 宫颈癌 癌前病变 临床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病变和宫颈癌筛查新进展,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帮基础,降低宫颈癌死亡率。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4年3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180例女性,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人,对照组用巴氏涂片法进行检查,研究组用液基细胞学进行检查,分析两组检查结果中出现的阳性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制片满意率为86%,观察组的制片满意度为68%,研究组的阳性检出率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能有效提示宫颈病变预后,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筛查 液基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病变的超声特征。方法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61例,其中癌病变患者23例,非癌病变患者38例,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病变的超声特征。结果癌病变结节最大直径、纵横比、阻力指数均明显大于非癌病变结节,癌病变结节的边界清晰率明显低于非癌病变结节,癌病变结节的微钙化率、导管扩张率均明显高于非癌病变结节,非癌病变结节的彩色血流频谱明显好于癌病变结节,(P<0.05)。诊断准确率为98.4%。结论超声检查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病变的有效诊断方法。

  • 标签: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癌前病变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结合病理活检在宫颈病变治疗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疑似100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采用阴道镜检查,观察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采用阴道镜结合病理活检检查,观察两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经阴道镜结合病理活检检查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4.00%,对照组经阴道镜检查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72.00%,观察组经阴道镜结合病理活检检查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阴道镜检查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采用阴道镜结合病理活检的诊断方法可明显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有效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关键词阴道镜;病理活检;宫颈病变;价值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2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219例宫颈癌病变患者均行LEEP刀手术进行观察并制定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探讨。方法对219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病变的患者行LEEP术,术后组织送病理检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措施。结果LEEP术后219例患者,除22例病理组织学诊断宫颈浸润癌接受进一步治疗外,其余患者在术后3个月复查创面基本愈合,6个月TCT检查全部阴性。通过制定个性化的优质护理减少了恐惧,害怕,抑郁的心里,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LEEP刀 宫颈癌前病变 个性化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与部病变的筛查现状及研究进展。方法对宫颈癌发病原因、易发部位和病变过程进行分析,综述现阶段应用脱落细胞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对宫颈癌与癌病变的筛查,对不同筛查方法的作用做出评估。结果癌颈癌与癌病变筛查首选方法是脱落细胞检查法,这种检查方法操作简便,而且造价低,不过容易被标本和制片影响,出现极高的假阴性,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涂片质量进一步优化,使筛查灵敏度得到提高;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高危人群查出率极高,能有效减少宫颈癌发病率,但是,检查仪器较贵,使检查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组织病理学检查能对宫颈癌进行有效的确诊,但是,组织病理学检查属于有创性检查,所以,并不能作为常规筛查的方法普及。结论筛查方法各有优劣,对于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筛查方法才能有效筛查宫颈癌与癌病变

  • 标签: 宫颈癌 癌前病变 筛查现状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