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手术之后出现瘫综合征的原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手术之后瘫综合征患者资料5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法。结果50例患者出现瘫综合征的时间在手术之后的3天到10天,患者通过严格的保守治疗,其中35例患者手术之后3周得到治愈,其余患者全部在28天之内得到治愈。结论手术之后出现瘫综合征的诱发因素有很多,采取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瘫综合征的主要方式,患者可以接受保守治疗,同时为其开展心理治疗也非常关键,通常情况下都可以治愈,无需进行再次手术

  • 标签: 胃部手术 胃瘫综合征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旁路术(1aparoscopicRoux—en—Ygastricbypass,LRYGB)与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sleevegastrectomy,LSG)对病态肥胖患者(BMI≥35kg/m^2)体重控制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行腹腔镜减重手术(LRYGB与LSG)的病态肥胖患者48例,进行1年临床随访研究,对比肥胖相关的一般状况及生化指标,观察2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病态肥胖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LRYGB组20例,LSG组28例。术后6个月LRYGB组多余体重下降百分比(%EWL)高于LSG组((73±0.04)vs(59±0.05,P=0.03)),术后12个月2组E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LRYGB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ISG组((2.42±0.16)vs(3.29±0.20,P=0.006));叶酸水平显著高于袖状切除组((15.58±1.99)vs(7.59±1.59),P=0.022))。结论2种手术术后1年随访资料可看出,在单纯控制体重方面比较,2种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肥胖相关疾病及营养状况方面,LRYGB组略优于LSG组。但这只是重度肥胖患者短期的术后疗效,长期体重控制效果及肥胖相关疾病的控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 标签: 病态肥胖 减重 胃旁路术 袖状胃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袖状胃切除术附加改良空回肠旁路术改善GK大鼠血糖水平的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8只GK大鼠分为袖状切除附加改良空回肠旁路手术(SG/MJIB)组,袖状切除手术(SG)组,改良空回肠旁路手术(MJIB)组和假手术(SHAM)组。动态观察手术前后各组GK大鼠体重、进食量、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F)、胰岛素耐量实验(ITT)、胰岛素分泌水平和胃肠激素(Ghrelin和GLP-1)水平的变化。结果SG/MJIB组术后空腹血糖水平较其他3组明显降低(P〈0.05)。自术后第2周。SG/MJIB组的0GTr曲线下面积(AUC)较其他3组相比明显减少(P〈0.02)。SG/MJIB组的胰岛素分泌水平较SG和SHAM组明显降低(P〈0.05),Ghrelin水平较MJIB和SHAM组明显降低(P〈0.001)。GLP-1的分泌水平较SG和SHAM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SG/MJIB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促进胰岛素分泌,且该作用独立于对体重和进食量的影响,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胃肠激素在T2DM发病和治疗机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袖状胃切除术 空回肠旁路术 血糖 GHRELIN GLP-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患者手术治疗的麻醉选择与处理。方法对临床15例十二指肠患者15例手术患者临床麻醉处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例十二指肠患者手术过程中均可进行麻醉深度及稳定的较好维持,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麻醉一般选用持续硬膜外麻醉。饱餐后穿孔或穿孔时间较长,病情严重并发休克者,可选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标签: 胃十二指肠 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胆外科手术留置管的护理体会。方法就不同手术置管时机、置管体位、置管长度等方面进行综述,供各位同仁参考,便于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大大提高,心率和血压等数值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改变和氧饱和度的异常改变。结论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还要掌握常见的问题和对策,重视术前评估,置管中观察和术后回访,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肝胆外科手术 留置胃管 护理研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40-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护理对策。方法整理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胃部相关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以往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安全隐患,并针对安全隐患采取综合防治对策。结果针对全部患者实施安全隐患综合防治对策后,患者都顺利安全完整实施手术,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没有发生医疗事故,临床治愈率达95%。结论针对手术手术护理的同时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通过对其实施综合性的安全隐患防治对策,能够保证手术完整成功进行,不但提高疾病预后改善、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而且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手术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权威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8例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术前评估、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术前胃肠道及皮肤准备进行分析,术后患者回病房后密切观察病情,术后活动指导,以及术后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等围手术期护理,回顾分析18例全胃切除术的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对并发症的预防。结果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无死亡病例。结论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特点以及术前术后需要注意和解决的护理问题,从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精心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的术后营养支持治疗,可降低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 标签: 胃癌 全胃切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从焦虑/恐惧、潜在并发症等护理问题及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或维持、患者焦虑/恐惧程度减轻,配合治疗及护理等护理目标等方面出发制定综合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胃酸分泌过多、胃蛋白酶的活性、胃黏膜屏障受损等原因造成的十二指肠溃疡入院的20例患者,临床经手术治疗,总结临床综合护理方案。结果临床经过周密的护理,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术后出血的症状,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20例患者经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临床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制定综合周密的护理计划,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护理措施的应用可降低临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值得借鉴与效仿。

  • 标签: 胃十二指肠溃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同期进行分为同期组和非同期组,每组6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同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同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同期组患者瓣周漏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非同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有效可行,具有良好的近期、远期效果。

  • 标签: 心脏瓣膜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十二指溃疡的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病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非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同时观察组中30例进行大部切除术,30例采取单纯缝合修补,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观察组中两种不同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时间、再手术率以及术后胃溃疡复发率。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腹腔积液量>200ml,年龄>60岁且穿孔时间>8h的患者手术率远远大于腹腔积液量≤200ml,年龄≤60岁且穿孔时间≤8h的患者手术率,同时观察组中大部切除术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高于单纯缝合缝补术患者住院的时间,两种不同手术治疗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大部切除术患者和单纯缝合缝补患者再手术率和溃疡复发率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结论十二指溃疡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主要和穿孔时间、年龄以及腹腔积液量有着直接性的关系,同时单纯缝合缝补术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十二指溃疡 手术时机 术式选择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内镜及双镜手术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ST)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0月96例确诊GS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腹腔镜组40例、内镜组30例和双镜组26例。比对3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恢复指标,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率、2年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和双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内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双镜组(P〈0.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年内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内镜及双镜手术治疗各有优劣,医师在选择最佳术式时应当充分考虑GST患者综合情况,以提高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内镜手术 胃间质瘤 治疗结果
  • 简介:根治性手术及淋巴结清扫仍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首选。吻合口瘘是食管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食管疾病手术治疗成败的关键。影响吻合口瘘的因素较多。但其中吻合口处的血运和张力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管状的研究应用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应用 手术中 吻合口瘘 术后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08年3月~2010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平滑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种类等情况进行分析,且予以手术治疗。结果对21例为平滑肌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有18例顺利完成手术,存活至今;有3例在三年内再次复发,对其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其累计存活时间大约是3.3年、3.4年3.2年。7例平滑肌肉瘤患者中,有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且生存到随访结束;术后三年之内,有1例患者死亡,其术后累计存活时间是2.1年。结论临床上可采取胃镜活检亦或者是术中冰冻切片手段,对肿瘤加以确诊,一经确诊后应积极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予以治疗,以提升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平滑肌肿瘤 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突发刀割样疼痛,迅速扩散,全腹压痛,以上腹部明显,肌紧张(可出现“板状腹”),伴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透视(腹部X片)41例出现膈下游离气体,16例腹腔穿刺阳性。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其中4例并发切口感染,1例并发腹腔脓肿,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6个月复查胃镜未出现溃疡复发,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选择,术后规范的药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 标签: 胃十二指肠穿孔 手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十二指溃疡的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20例十二指溃疡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穿孔时间和腹腔积液量,分析患者的年龄,评价患者手术时间。结果腹腔积液量>200mL、穿孔时间>8h且年龄>60岁的患者手术率和腹腔积液量<200mL、穿孔时间<8h且年龄<60岁患者手术率相比较,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缝合修补术治疗住院时间(9.2±0.4)d,大部切除术治疗住院时间(14.1±1.1)d,单纯缝合修补术治疗的患者和大部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明显较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十二指溃疡患者的手术需要重新评价传统治疗理念,做好术中穿孔修补以及术后抑酸处理,加强抗菌保护,结合腹腔积液量、穿孔时间和年龄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采取单纯缝合修补术治疗方式。

  • 标签: 胃十二指溃疡 手术时机 术式选择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