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转移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全放疗以及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而言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转移性肿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显著高于单纯实施全放疗患者,不良反应不会增加。

  • 标签: 全脑放疗 联合替莫唑胺治疗 脑转移性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肿瘤转移患者的护理中探讨采用优质护理的重要性及效果。方法:研究阶段内所有的分析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即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肿瘤转移患者28例,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主题中护理方法的使用及效果,本次试验以对比类型的研究为主。因此,为了分组的公平,排序后单数分到参照组并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双数分到研究组并使用优质护理方法。不同的护理方法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本研究对相关结果进行详细的统计,同时对其加强分析,统计患者对护理是否满意。整理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中对护理满意的人数和比例分别为13例,(92.86%);参照组中对护理满意的人数和比例分别为11例,(78.57%);后者数据与前者的数据相比处于劣势(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肿瘤转移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效果,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不仅可扩展应用范围,还能够加大力度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肿瘤脑转移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伽玛刀对肺癌转移瘤治疗后肿瘤局部控制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癌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接受伽玛刀治疗。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0例肺癌转移瘤患者经过治疗后,有14例(23.33%)患者为完全缓解;有31例(51.67%)患者为部分缓解;有14例(23.33%)患者为病情稳定;有1例(1.67%)患者为疾病发生进展。共有2例(3.33%)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对肺癌转移患者展开治疗时,应用伽玛刀,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展开应用。

  • 标签: 伽玛刀 肺癌脑转移瘤 控制情况
  • 简介:摘要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也是进展期恶性肿瘤重要的致死因素之一。目前,关于转移瘤发生的病因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多,本文从转移瘤中转移成分的特点及产生的影响、血脑屏障的功能变化、肿瘤微环境与转移灶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转移瘤休眠与潜伏机制等多个方面,针对转移瘤发生特点及相关因子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8年8月10日,于成都市某市级医院产前检查、分娩的1例临床诊断为足月妊娠后GTN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同时,以"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足月妊娠后""转移""化疗""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postpartum""brain metastasis""chemotherapy"为关键词,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与Ovid Medline数据库中,检索足月妊娠后GTN转移相关文献。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上述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5月。总结足月妊娠后GTN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例患者为女性,27岁,首次妊娠时为葡萄胎妊娠(MP),清宫术后复查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术后血清β-hCG复查1次正常后,未再接受血清β-hCG随访。1年后再次妊娠,2018年8月11日自然分娩1例足月活产女婴,产时无异常,产后第10天出现咳嗽、头痛等。产后第15天,因头痛进行头颅CT检查发现多发颅内占位,最大者位于右侧小脑半球,约为4.1 cm×3.9 cm×3.1 cm,患者被转入上级医院接受治疗。产后第16天,因颅内高压,患者于上级医院进行侧脑室钻孔引流术,复查血清β-hCG水平为400 588 mIU/mL,考虑GTN转移,建议患者采取依托泊苷+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EMA-CO)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产后第20天,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后于家中死亡。②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文献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结果显示,近5年内足月妊娠后GTN转移病例报告仅为1篇,纳入研究为1例足月妊娠后产妇,因分娩后不规则阴道流血45 d,咳嗽伴咯血7 d,经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足月妊娠后GTN转移。对该患者采取5-氟尿嘧啶联合放线菌素D化疗,并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全放疗后,其血清及脑脊液β-hCG水平显著降低。对其出院后随访17个月的结果提示,GTN未复发。结论足月妊娠后GTN转移恶性程度高,GTN症状容易被产后症状掩盖,临床诊断困难。对此类患者采取规范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葡萄胎 绒毛膜癌 足月妊娠 脑转移 预后 产妇
  • 简介:摘要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也是进展期恶性肿瘤重要的致死因素之一。目前,关于转移瘤发生的病因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多,本文从转移瘤中转移成分的特点及产生的影响、血脑屏障的功能变化、肿瘤微环境与转移灶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转移瘤休眠与潜伏机制等多个方面,针对转移瘤发生特点及相关因子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各类新型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关于新型抗肿瘤药物相关可逆性后部病综合征(PRES)的报道逐渐增多。新型抗肿瘤药物相关PRES的发生主要与内皮功能异常有关,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头痛、意识改变、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痫性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部分患者影像学呈特征性可逆性双侧皮质下血管源性水肿。目前对该不良反应的诊断尚缺乏统一标准;治疗的核心是减量或停止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同时,给予控制血压、抗癫痫等对症治疗,及时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抗肿瘤药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极差,5年的总生存期<10%。因此,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进行早期筛查和实时监测对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液体活组织检查循环肿瘤细胞(CTC)及循环肿瘤微栓(CTM)作为一种方便、快捷、非侵入性的检测手段,在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评价、复发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胶质瘤中CTC和CTM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在早期诊断、评估疗效及监测复发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极差,5年的总生存期<10%。因此,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进行早期筛查和实时监测对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液体活组织检查循环肿瘤细胞(CTC)及循环肿瘤微栓(CTM)作为一种方便、快捷、非侵入性的检测手段,在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评价、复发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胶质瘤中CTC和CTM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在早期诊断、评估疗效及监测复发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胶质瘤患者的切除手术中B超在肿瘤切缘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6例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检查方式分为实验组(n=33)与对照组(n=33),将两组患者术后肿瘤的残留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残留5(15.15%)例,实验组术后残留2(6.06%)例,实验组的术后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45,P<0.05)。实验组治疗后2、7 d颅内压[(3.43±0.42)、(2.83±0.42) kPa]明显低于对照组[(4.03±0.37)、(3.69±0.28) kPa,t=12.683、16.810,P<0.05]。实验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注意力(106.54±6.56)、执行能力(105.76±6.77)、抽象及定向评分(106.65±6.5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0、3.535、5.680,P<0.05)。治疗后实验组注意力、执行能力、抽象及定向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5、9.606、10.575,P<0.05)。结论在胶质瘤患者的肿瘤切除过程中应用B超对患者进行肿瘤切缘定位可以准确定位患者肿瘤位置、肿瘤范围,减少患者肿瘤的残留率,提高疗效。

  • 标签: 术中B超 脑胶质瘤 肿瘤切缘定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环境中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使用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自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5例复发和9例新诊断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使用TTFields时间均≥1个月。随访5.3个月(范围为2.3~10.7个月),按照神经肿瘤反应评估(RANO)标准判断肿瘤稳定或进展。按照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按照不良事件通用术语5.0版(CTCAE v5.0)标准和TTFields相关皮肤不良反应(dAE)分级标准记录不良事件。使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QLQ-C30)和癌模块问卷20(QLQ-BN20)评估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治疗依从性通过NovoTTF-200A治疗设备的使用数据进行评估,以每日TTFields使用时间的百分比计算。结果24例患者使用TTFields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4.2个月(范围为1.0~10.7个月),中位治疗依从性为91.5%(范围为67.0%~97.0%)。TTFields单用2例,联合化疗22例。随访截至2021年4月,24例患者中14例稳定,10例进展(其中8例死亡)。15例复发患者的中位PFS为5.9个月(95%CI:3.3~8.6),中位OS为8.5个月(95%CI:3.2~13.8);9例新诊断患者的中位PFS和OS均为10.7个月(95%CI:无)。主要不良反应为1级(58.3%)和2级(12.5%) dAE,无3~4级dAE,表现为接触性或过敏性皮炎、糜烂、毛囊炎和溃疡。87.5%的患者HRQoL稳定。结论初步结果显示我国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接受TTFields的OS与国外文献报道相当,新诊断患者需进一步行生存随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高,dAE的发生率高于文献报道,但均为1~2级,毒性可接受。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肿瘤电场治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接受术后放化疗的恶性胶质瘤患者,其肿瘤复发后再行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重要价值。方法 临床资料的选取范畴为接受我院术后放化疗的恶性胶质瘤患者,符合筛选条件的82例均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纳入,小组划分遵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对照组(n=41)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41)行再手术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及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相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大幅改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肿瘤术后丙戊酸钠相关性高血氨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院内颅脑肿瘤术后丙戌酸钠相关性高血氨病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2h、48h、72h血氨浓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有差异性;对照组中6例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观察组中1例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组间满意度有差异性。结论 颅脑肿瘤患者术后给予丙戌酸钠药物预防性治疗,可能发生高血氨病,对于此类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辅助降低血氨浓度。

  • 标签: [] 颅脑肿瘤 丙戊酸钠 高血氨脑病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领域对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的日益深入,也由此引发了关于大脑网络分析的热议,揭示局部性损害对结构和功能网络的影响,阐明局部性损害后神经功能恢复过程中脑网络的变化模式以及这些模式是否能作为预后判断的影像学标志。本报告就对核磁共振技术中有关结构像与功能像的现状研究及其在疾病领域的应用展开综述。

  • 标签: 局部脑损害 脑网络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王拥军及其同事讨论了健康的定义以及未来健康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TNFAIP6)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从而探讨其在胶质瘤进展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数据库中309例胶质瘤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及其临床资料,并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数据库的胶质瘤患者(550例)进行验证。应用R软件分析TNFAIP6在不同级别、不同分子分型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验证TNFAIP6蛋白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TNFAIP6不同表达水平的胶质瘤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判断TNFAIP6的表达水平对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TNFAIP6与其他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通过基因本体分析(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方法评估TNFAIP6表达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在CGGA和TCGA数据库中,TNFAIP6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Ⅱ级、Ⅲ级及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均P<0.0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的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P<0.01)。TNFAIP6在WHO不同级别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IDH突变型(均P<0.01);TNFAIP6在经典型和间质型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前神经元型和神经元型(均P<0.01);TNFAIP6在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甲基化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甲基化者(均P<0.01)。在CGGA和TCGA数据库中,TNFAIP6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均短于低表达组(均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级别(HR=2.371,95%CI:1.686~3.335)、放疗(HR=0.431,95%CI:0.286~0.651)及TNFAIP6的表达水平(HR=1.305,95%CI:1.041~1.636)均为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CGGA和TCGA数据库中,与TNFAIP6表达呈正相关的基因分别为1 064个和1 954个(r≥0.5,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血管外基质组成、血管生成、细胞黏附及炎症应答等。结论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TNFAIP6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TNFAIP6主要参与血管外基质组成、血管生成、细胞黏附及炎症应答等生物学过程,其可作为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及潜在的研究和治疗靶点。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基因表达 预后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TNFAIP6)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从而探讨其在胶质瘤进展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数据库中309例胶质瘤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及其临床资料,并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数据库的胶质瘤患者(550例)进行验证。应用R软件分析TNFAIP6在不同级别、不同分子分型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验证TNFAIP6蛋白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TNFAIP6不同表达水平的胶质瘤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判断TNFAIP6的表达水平对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TNFAIP6与其他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通过基因本体分析(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方法评估TNFAIP6表达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在CGGA和TCGA数据库中,TNFAIP6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Ⅱ级、Ⅲ级及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均P<0.0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的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P<0.01)。TNFAIP6在WHO不同级别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IDH突变型(均P<0.01);TNFAIP6在经典型和间质型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前神经元型和神经元型(均P<0.01);TNFAIP6在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甲基化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甲基化者(均P<0.01)。在CGGA和TCGA数据库中,TNFAIP6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均短于低表达组(均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级别(HR=2.371,95%CI:1.686~3.335)、放疗(HR=0.431,95%CI:0.286~0.651)及TNFAIP6的表达水平(HR=1.305,95%CI:1.041~1.636)均为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CGGA和TCGA数据库中,与TNFAIP6表达呈正相关的基因分别为1 064个和1 954个(r≥0.5,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血管外基质组成、血管生成、细胞黏附及炎症应答等。结论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TNFAIP6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TNFAIP6主要参与血管外基质组成、血管生成、细胞黏附及炎症应答等生物学过程,其可作为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及潜在的研究和治疗靶点。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基因表达 预后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