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命门火衰糖尿病性阳痿的兼分布规律及原因。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患者兼进行辨证、记录,在治疗过程中记录观察疗效,对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兼肾阴虚12例,占26.1%,兼气虚者10例,占21.7%,兼血瘀者11例,占23.9%,兼肝气郁结者47例,占100%,兼下焦湿浊者5例,占10.9%。结论所有患者均兼有肝气郁结,其次是兼血瘀者,往后是肾阴虚>下焦湿浊〉气虚者。提示在中药辨证治疗时均需应用疏肝解郁中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命门火衰 糖尿病性 阳痿 兼证 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优化肾虚血瘀卵巢早衰动物模型,为中医药辨证治疗肾虚血瘀卵巢早衰提供实验研究基础。方法将动情周期正常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疾病模型组、病症结合模型组A(雷公藤多苷片+冰浴法)、病症结合模型组B(雷公藤多苷片+猫吓鼠+高脂饮食),每组12只,按照实验方案实施,每组大鼠连续造模28天后24h取材,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中雌二醇(E2)含量,ELISA法测定抗缪勒管激素(AMH),及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疾病模型组、病结合模型组A和、B的E2和AMH水平下降(P<0.05);病结合模型组A和B组与空白组及疾病模型组相比,血液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及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均上升(P<0.05),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其中病结合模型组B组在血浆粘度改变上较A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悬浮液灌胃结合“冰浴法”,或“猫吓鼠”加高脂饮食造模28天可成功建立肾虚血瘀卵巢早衰大鼠模型;“猫吓鼠”加高脂饮食法在血浆粘度改变上优于“冰浴法”。

  • 标签: 肾虚血瘀 动物模型 卵巢早衰 大鼠
  • 简介:随着现代女性的工作压力增大,生育年龄推后,辅助生殖的应用,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先兆流产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育龄期妇女造成了生理及心理的双重伤害,如何防止早期妊娠丢失,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 标签: 胎动不安 肾虚型 寿胎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萎缩肾虚髓亏应用左归饮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8例脑萎缩肾虚髓亏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西药组与中西药组各34例,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药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归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SS评分,中西药组低于西药组,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5.3%,中西药组为94.1%,中西药组高于西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8%,中西药组是11.8%,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脑萎缩肾虚髓亏应用左归饮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临床推行与应用。

  • 标签: 脑萎缩肾虚髓亏证 左归饮 西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分布及与客观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接收的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该病的中医分布以及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分布结果显示占比最大的是阳虚瘀阻,为23.75%,其次为痰浊内阻,占比20.00%。阳虚瘀阻的血脂水平与其他无差异性(P>0.05),痰浊内阻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其他症状,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主要是痰浊内阻、阳虚瘀阻,与痰浊内阻有关的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证型分布 客观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收集并整理分析有关鼻鼽的古代和现代文献,研究古今医家对于鼻鼽的辨证论治和用药情况后,得出古今在辨证论治上的特点,总结出鼻鼽不同的用药特点,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鼻鼽 辨证分型 用药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补肾活血汤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肾虚血瘀)的影响。方法2015.6-2017.11时间段,随机在病患中盲选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肾虚血瘀)实施治疗分析,将其分成西药组(40例)和中西医组(40例),其中西药组病患行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用药治疗,中西医组病患在行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用药治疗同时结合补肾活血汤用药治疗,分析2组用药效果、血压、ET指标和NO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组病患用药总效率是90%,西药组病患用药总效率是70%,中西医组病患用药效果要比西药组要好,2组比较,p值小于0.05。中西医组病患血压、ET指标和NO指标改善情况均要比西药组要好,2组比较,p值小于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肾虚血瘀)采取补肾活血汤治疗可改善其血压和ET指标、NO指标,效果较好。

  • 标签: 补肾活血汤 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用药治疗 老年高血压 用药效果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临床上以育龄期女性发病多见,近年来PCOS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同时也因其低治愈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理论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以肾虚为主,且与心肝、脾胃关系密切。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PCOS较西药治疗有着显著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小。该文旨在总结中医药治疗肾虚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肾虚PCOS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肾虚型 中医药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补肾祛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肾虚血瘀子宫腺肌症患者列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31例服用安慰剂,观察组31例给予补肾祛瘀中药,检测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全血T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全血T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指标各项指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355、7.944、6.573,P1=0.017、0.010、0.014;t2=8.430、8.655、9.924,P2=0.005、0.005、0.001);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肾虚血瘀是引起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病机,采用补肾祛瘀中药可补肾益气、祛瘀活血,治疗该子宫腺肌症患者效果满意。

  • 标签: 肾虚血瘀 子宫腺肌症 免疫水平 补肾祛瘀方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虚萎缩性阴道炎给予大补元煎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肾虚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共200例。按照11比例,将2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大补元煎加减,n=100)与对照组(常规西医,n=100)。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5/100)、85.0%(85/10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肾虚萎缩性阴道炎采用大补元煎加减治疗的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肾虚型 萎缩性阴道炎 大补元煎加减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肾养血类中药口服配合针灸治疗肾虚月经过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肾虚月经过少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坤灵丸治疗,实验组予以补肾益气养类中药口服配合针灸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自然流产次数以及月经量失血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自然流产次数以及月经量失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养血类中药口服配合针灸治疗肾虚月经过少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降低自然流产次数以及月经量失血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补肾养血 针灸 肾虚型月经过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虚寒失眠病人施行中医内科治的疗效。方法选出2015年7月—2017年8月这一期间因患虚寒失眠进入我院就诊的病人97例,依照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全部病人分为调查治疗组(49例)、对比治疗组(48例),调查治疗组向病人给予中医内科治;对比治疗组则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两组疗效后,评价中医内科治的运用价值。结果调查治疗组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比治疗组(79.17%),组间对照差异较大(P<0.05)。结论将中医内科治用于虚寒失眠病人的治疗中,有助提升总体疗效,且病情不易复发。中医内证治对治疗虚寒失眠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虚寒型 失眠 中医内科证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金森患者中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的65例帕金森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综合回顾法探究所选患者的特征,并进行分组。西药治疗组有患者31例,治疗工作中选择西药对症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患者34例,治疗工作中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种治疗手段应用价值进行客观对照。结果经观察、治疗,两组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均已改善,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水平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27/34),西医治疗组为58.06%(18/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优化帕金森患者救治措施,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救治效果,使其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得到进一步改善,推荐推广。

  • 标签: 中医证型 西医对症疗法 帕金森患者 Webster UPDR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临床特征与候分布。方法收集临床收治的40例小儿肺炎喘嗽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侯进行分析。40例小儿肺炎喘嗽中医侯分,风寒闭肺3例,风热闭肺13例,痰热闭肺18例,毒热闭肺3例,阴虚肺热1例,肺脾气虚2例。病程在5~7天以内以风热闭肺和痰热闭肺多见,病程大于7天者多为风热犯肺。结论通过分析小儿肺炎喘嗽候特点有一定的规律性,为中医辨证及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小儿 肺炎喘嗽 中医证型 特点
  •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补肾调督法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肌张力低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肌张力低下小儿脑瘫脾肾虚,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治疗期间患儿均脱失2例。对照组给予中频脉冲电治疗仪治疗,1次/d,每周6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调督法穴位按摩,1次/d,每周6次;2组均治疗1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股四头肌肌力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股四头肌肌力、GMFM评分均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调督法穴位按摩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能明显提高肌张力低下小儿脑瘫脾肾虚的肌力,改善粗大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瘫 肌张力低下型 脾肾虚弱型 健脾补肾调督法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养冲调经膏方治疗肾虚血瘀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本研究诊断标准肾虚血瘀月经过少的门诊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养冲调经膏方组)30例,对照组(归肾丸加减颗粒剂组)30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服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观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月经失血图积分、综合疗效、子宫内膜厚度、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可增加月经量,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状态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养冲调经膏方治疗肾虚血瘀月经进步效果明显优于归肾丸颗粒剂,且服用方便,易被患者接受,在治疗肾虚血瘀月经过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月经过少 肾虚血瘀 养冲调经膏方 疗效观察 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高血压与中医的相关性及其动态血压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高血压患者200例,均在入院后接受体格检查及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在中医辨证理论支持下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分析H高血压与不同中医间的关联、动态血压特点。结果200例H高血压患者中,肾气亏虚38例(19.00%)、痰瘀互结89例(44.50%)、肝火亢盛39例(19.50%)、阴虚阳亢34例(17.00%);痰瘀互结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P<0.05);阴虚阳亢日间、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均高于其他三(P<0.05),肾气亏虚收缩压日间变异性显著高于痰瘀互结(P<0.05);肝火亢盛日间舒张压变异性高于其他三(P<0.05);阴虚阳亢舒张压夜间变异性均显著高于其他三(P<0.05)。结论H高血压多见痰瘀互结,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 标签: H型高血压 中医证型 同型半胱氨酸 血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