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脏内科院内感染的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2021年1月-10月本院肾脏内科接诊病人4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院内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院内感染,试验组发生率0.0%,和对照组20.0%相比更低(P<0.05)。关于满意度,试验组数据95.0%,和对照组70.0%相比更高(P<0.05)。结论:肾脏内科用针对性护理,院内感染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院内感染 护理对策 肾脏内科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肾脏内科疾病护理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院内的62例肾脏内科疾病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相关数据信息均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

  • 标签: 肾脏内科疾病 护理风险因素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PBL结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肾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提升当前小儿肾脏内科护理临床教学的护理质量,研究将对PBL结合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观察,将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以PBL结合体验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作为对比内容,并在这一基础上将本院的60名实习护士进行双盲分组,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上述不同教学措施,旨在对比两组不同教学方式下的最终效果。结果:在比较两组不同教学方式下的结果后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教学结果数据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大(P<0.05)。结论:在小儿肾脏内科护理带教中,PBL结合体验式教学可以取得优质教学效果。

  • 标签: PBL教学 体验式教学 小儿肾脏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肾脏体积对胎儿肾脏发育和肾脏疾病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MRI检查的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ongenital anomalies of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CAKUT)胎儿84例(CAKUT组)。以同期MRI和生后随访均未见明显异常的胎儿97例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胎儿肾脏ADC和体积。分析对照组胎儿肾脏ADC和体积与胎龄、位置(左/右侧)和胎儿性别的关系。比较对照组正常发育的肾脏与CAKUT胎儿的肾脏ADC和体积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线性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AKUT组中1例孕妇为双胎妊娠,共85例胎儿。84例孕妇年龄(29±4)岁,范围为21~39岁;检查时孕周(26±4)周,范围为21~34周。85例胎儿中,男性52例(61.2%),女性33例(38.8%);多囊性发育不良肾32例(37.6%),肾积水29例(34.1%),孤立肾24例(28.2%)。对照组97例均为单胎妊娠,孕妇年龄(30±5)岁,范围为19~41岁;检查时孕周(27±4)周,范围为21~34周。男性胎儿45例(46.4%),女性52例(53.6%)。(2)对照组肾脏ADC[(1.255±0.112)×10-3 mm2/s]与胎龄呈负相关(R2=0.30,P<0.01),而肾脏体积[(4 747± 2 479)mm3]与胎龄呈正相关(R2=0.80,P<0.01)。对照组不同性别胎儿的肾脏ADC和肾脏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多囊性发育不良肾胎儿的肾脏ADC[(1.720±0.200)×10-3 mm²/s]和体积[(8 154± 8 337)mm3]均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3.11和-3.08,P值分别为<0.001和0.004)。肾积水胎儿的肾脏ADC[(1.333±0.171)×10-3 mm²/s]大于对照组(t=-3.90,P<0.001);肾脏体积[(7 201± 4 460)mm3]显现出大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孤立肾胎儿的肾脏ADC[(1.239±0.125)×10-3 mm²/s]显现出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体积[(5 239±4 244)mm3]显现出大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胎儿肾脏ADC随胎龄增加而减小,体积随胎龄增加而增大。CAKUT胎儿肾脏体积可能大于正常胎儿。

  • 标签: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膀胱输尿管反流 弥散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肾脏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降低跌倒发生风险,改善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虽然我国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康复起步较晚,但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老年人慢性肾脏病康复实施策略进行概述,旨在为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肾脏康复模式,进一步提高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肾疾病 康复
  • 简介:摘要终末期肾脏病(ESRD)是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肾脏功能不可逆衰退的终末阶段,患者只能依赖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来维持正常生命需要。目前对于开始肾脏替代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不同病因下透析时机亦有所区别。本文就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透析时机对ESRD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进行了总结,以期为ESRD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肾移植 肾透析 腹膜透析 终末期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可能影响肾脏衰老的相关基因,并验证时钟基因Arntl在衰老肾脏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全转录组测序鉴定C57BL/6雄性24月龄小鼠(衰老组)和3月龄小鼠(年轻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所富集的生物学通路及关键蛋白。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Arntl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1)全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在C57BL/6衰老组小鼠及年轻组小鼠中共筛选出119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节律过程、昼夜节律、基因表达的昼夜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均P<0.001)。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Nfil3、Hspa8、Arntl、Hlf、Rorc、Per3、Npas2等是差异表达基因中的关键蛋白。时钟基因Arntl、Nfil3、Npas2、Per3在衰老组及年轻组小鼠之间的mRNA表达差异(均P<0.05)与测序结果一致。(2)相较于C57BL/6年轻组小鼠和SAMR1快速老化小鼠,Arntl蛋白表达量在衰老组小鼠和SAMP8快速老化小鼠肾脏组织中均有下降趋势。结论时钟基因及其参与的昼夜节律生物学通路可能在肾脏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rntl在衰老肾脏中表达量有下降趋势。

  • 标签: 衰老 时钟蛋白质类 Arntl
  • 简介:摘要:健康的饮食模式与较低的慢性肾脏病风险相关,其特点是摄入大量蔬菜、水果、鱼、低脂牛奶和全谷物。一些研究报告称,富含水果、蔬菜、种子、坚果、茶、可可、咖啡和全谷物的植物性饮食可减缓慢性肾脏病的进程。这表明可以将膳食管理作为有效预防和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方法。随着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营养组学、营养基因组学和微生物组学的发展,为研究食物及其营养物质与健康的相关性做出了贡献。

  • 标签: 肾脏疾病 饮食调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DNA甲基化是指通过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催化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 methionine,SAM)作为甲基供体,再将胞嘧啶转变为5-甲基胞嘧啶的过程,目前已有研究表明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因素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DKD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其特征是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过度合成和沉积,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而肾脏纤维化是组织学水平上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DNA甲基化通过调控肾脏纤维化影响DKD的发展进程,本文旨在对DNA甲基化促进DKD中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纤维化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糖尿病肾脏病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脏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早期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肾内就已发现有异位脂质沉积,其可引起肾内细胞发生脂毒性损伤。异位脂质沉积主要与脂肪酸摄取、氧化利用失衡及脂代谢紊乱有关。本文从异位脂质沉积导致肾脏结构改变、肾内异位脂质沉积形成以及其形成后导致肾脏受损诱发糖尿病肾脏病最新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就基于上述机制进行的治疗进行了总结,为糖尿病肾脏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病 异位脂质沉积 脂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容量负荷。方法:收集92例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长期有规律的血液透析病人。根据肾脏疾病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 DKD透析组和非DKD透析组两组。采用人体组成分析仪(BCM)测定两组的容量负荷。结果: DKD组患者的动脉血压、水负荷值、细胞外水分水平均高于非DKD组患者(P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疾病 人体成份分析仪 血液透析 容量负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临床接受肾脏穿刺术患儿为观察对象,研究患儿肾脏穿刺术心理护理价值与意义。方法:本研究将以对比实验的方式开展,抽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时间段内,于我院接受肾脏穿刺术的38例患儿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依据护理差异分2组,护理方案包括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对比临床差异。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笔者对不同组别患儿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后发现,接受临床有效心理护理的患儿无论是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上、还是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上,结果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另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干预组患儿明显更低(P<0.05);临床护理依从性评分,结果以干预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患儿肾脏穿刺术,予以其相应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够积极改善患儿的情绪状态,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稳定患儿身体状况,大大提升护理依从性。

  • 标签: 患儿肾脏穿刺术 心理护理 并发症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