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长时间服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继发感染是肾移植的常见并发症。而是肾移植术后并发肺结核具有难以发现的特点是肾移植术后主要死亡的原因之一。本文从症状观察、咯血护理、窒息护理、用药指导、不良反应及疗效观察、饮食指导、心理干预、消毒隔离与预防、宣传知识宣教、出院指导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我院的肾移植术后并发肺结核的主要护理措施,以期为肾移植术后并发肺结核的护理提供指导措施。

  • 标签: 肾移植 肺结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特护期间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9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1/1纳入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肾移植 特护期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腹泻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的原因是肠道感染和免疫抑制药物治疗。该例患者以腹泻、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提示肠道感染、结肠多发溃疡,经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病理科、影像科、泌尿外科多学科协作讨论,最终明确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器官移植术后新发炎症性肠病导致的腹泻十分罕见,在临床中容易误诊,现报告其多学科诊治经过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肾移植 结肠炎,溃疡性 感染 多学科协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受者的BK病毒(BK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肾移植术后BKV感染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完成的561例肾移植受者(器官捐献和活体供肾)的临床信息及术后18个月随访资料,根据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的血、尿标本中BKV DNA载量以及移植肾活检结果,将受者分为对照组(A组,BKV监测结果阴性或尿液中BKV DNA载量<1.0×107拷贝/ml ,372例)、高水平BKV尿症组(B组,尿液中BKV DNA载量≥1.0×107拷贝/ml但血BKV阴性,128例)、BKV血症组(C组,血清BKV DNA载量≥1.0×103拷贝/ml,52例)、BK病毒相关性肾病(BKVN)组(D组,移植肾活组织病理检查明确BKVN,9例)。统计分析术后BK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术后18个月内,561例肾移植受者高水平BKV尿症发生率为33.69%(189/561),检出时间为术后(4.2±3.8)个月;BKV血症发生率为10.87%(61/561),检出时间为术后(5.2±3.6)个月;BKVN发生率为1.78%(10/561),检出时间为术后(7.0±4.0)个月;单因素分析提示受者性别、年龄、免疫抑制方案、急性排斥反应史、供者类型与BKV感染有关;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后;男性受者(P=0.013)、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联用的免疫维持方案(P<0.001)和急性排斥反应史(P=0.002)是术后BKV感染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肾移植术后12个月内是BKV感染的高发期,男性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史、免疫抑制方案是肾移植术后BK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肾移植 BK病毒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肾移植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最佳方法。护士要密切监控病人的生命体征、排斥反应、并发症、感染等情况。在术后期间,患者任何一项指标异常,都有很大的几率引发并发症,这会对病人的肾功能术后生存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存活率。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

  • 标签: 肾移植 手术 术后护理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确诊PCP的13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3例,男性10例;年龄(46±10)岁;术后发病中位时间为10(2~21)个月;临床表现为发热11例,咳嗽7例,咳痰6例,气促11例。采用配对t检验,对受者入院及出院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例PCP肾移植受者均通过肺泡灌洗液/静脉血mNGS检测确诊。入院时G试验、LDH检测、总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CD3+Abs)、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计数(CD3+CD8+Abs)、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CD3+CD4+Abs)分别为(543.27±440.49)pg/ml、(529.98±222.43)U/L、(191.92±119.42)个/μl、(87.33±50.59)个/μl、(106.92±87.42)个/μl,与出院时的(69.58±50.21)pg/ml、(285.38±46.62)U/L、(888.58±672.99)个/μl、(336.83±305.21)个/μl、(520.08±388.76)个/μ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0.006、0.017、0.005)。13例均采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卡泊芬净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治愈12例,另1例治疗21 d后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结论mNGS检测是早期确诊PCP的重要方法之一;复方磺胺甲恶唑+卡泊芬净的抗感染效果良好;免疫功能监测对于抗感染及免疫抑制剂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肾移植 肺孢子菌肺炎 二代测序
  • 简介:摘要对宁波鄞州第二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3例肾移植术后同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均为斜疝,使用聚丙烯疝补片行Lichtenstein修补术,手术时间60~120 min,中位手术时间90 min,1例因输精管与移植肾输尿管致密粘连,切断输精管,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截至2021年8月,术后随访1~26个月,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未观察到切口感染、疝复发、异物不适感、睾丸萎缩、射精痛及慢性疼痛等并发症。本研究显示肾移植术后的腹股沟疝患者行Lichtenstein修补术对移植肾影响较小,手术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阐述咪唑立宾(MZR)在肾移植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肾移植患者5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传统术后治疗,而研究组则利用咪唑立宾在术后进行治疗,从而通过观察患者间疾病状态来分析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咪唑立宾 肾移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我院肾移植病人术后用抗排斥药使用情况及其日均用药支出。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2年3月份30份肾移植病人术后随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肾移植病人术后抗排斥药用药情况及日均用药支出。结果: 30例肾移植处方用药中,三种抗排斥药联合使用共19例,占63.3%;两种抗排斥药联合使用的共9例,占30.0%;单一用药的2例,占6.7%。肾移植患者术后随诊单次处方金额平均为3338.26元,单日平均用药金额为168.88元。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处方以联合用药为主,无论采用何种联合方式,均有单一用药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患者每日用药支出较为沉重且不良反应较多,所以需要做到个体化用药。

  • 标签: 抗排斥药 肾移植 用药支出 吗替麦考酚酯 他克莫司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儿童肾移植术后短、中期疗效及影响移植肾和受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2010年8月至2021年5月284例肾移植患儿供、受者移植时基线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移植肾和受者存活状态,分为移植肾丢失组和移植肾存活组以及受者死亡组和受者存活组,组间单因素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影响移植肾丢失和受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284例患儿中男184例(64.8%),女100例(35.2%);亲属活体供者19例(6.7%),抢先移植19例(6.7%),二次移植患儿8例。284例受者移植时年龄为13.0(9.0,15.0)岁,其中0~6岁29例,7~11岁96例,12~18岁159例。移植肾和受者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2.3%、88.9%、84.8%和97.1%、95.6%、94.4%。多因素分析术后急性排斥反应(HR=3.14,95%CI 1.38~7.15,P=0.006)和围术期血管并发症(HR=4.73,95%CI 2.03~11.06,P<0.001)是术后移植肾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感染(HR=14.23,95%CI 3.45~58.72,P<0.001)是受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肾移植术后显示出良好的短、中期预后,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围术期血管并发症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因素,术后感染是影响受者存活的因素。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 预后 存活率
  • 作者: 郭志良 萨如拉 赵光远 张瑜 曾和松 朱兰 陈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武汉 43003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供肾给儿童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发展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4年5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89例儿童供肾给儿童肾移植受者随访过程中发生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中位随访29个月内共发生移植肾动脉狭窄5例(5.6%)。5例儿童供者、受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9个月和11岁,2例为双供肾移植,3例为单供肾移植,肾动脉均采用端侧吻合。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中位时间为术后10个月(3~60个月),除1例3岁受者发生时间较早外,余4例均发生在儿童受者肾移植后的快速生长期,身高最大增幅为30 cm。5例中3例有移植部位的再次手术史,包括同侧再次肾移植手术1例和移植肾尿路重建术2例。5例儿童受者均表现为高血压、2例伴血肌酐升高。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移植肾动脉流速>300 cm/s,5例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均示移植肾动脉狭窄,程度50%~95%。结果4例行球囊扩张后2例显著缓解,1例复发后经支架置入好转,1例效果不明显而最终移植肾功能丧失。1例观察6个月后狭窄自行部分缓解而暂未做特殊处理。结论儿童供肾给儿童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动脉狭窄是一个并不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供肾过小和受者的快速生长可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影像学确诊后首选球囊扩张,慎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

  • 标签: 肾移植 移植肾动脉狭窄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以肾移植术患者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4月-2020年10月,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肾移植术 综合护理干预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1例25岁男性肾移植术后患者因供肾保存液细菌培养结果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术后第3天加用替加环素50 mg静脉滴注、1次/12 h。使用替加环素第4天,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予护胃治疗后好转;第8天,患者左下腹出现持续性剧痛;第9天,实验室检查示淀粉酶1 188 U/L、脂肪酶699 U/L;胰腺超声检查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考虑与替加环素有关。停用该药,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6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2次/d,同时禁饮食。5 d后,患者腹痛症状明显好转,胰淀粉酶下降至69 U/L,脂肪酶下降至646 U/L。

  • 标签: 肾移植 胰腺炎 替加环素
  • 简介:摘要1例38岁女性尿毒症患者行肾移植术后第5天予他克莫司1 mg口服、1次/12 h,服药第15天患者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为9.8 µg/L。第17天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部CT示胰腺体积增大,边缘不规则,胰周及腹腔可见明显渗出。实验室检查示血淀粉酶430 U/L,脂肪酶231 U/L。考虑为急性胰腺炎,可能与他克莫司有关。停用他克莫司,改用环孢素A 100 mg口服、1次/12 h,同时予禁食、胃肠减压、降脂、抑酸、抗感染及肠外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3 d后上述症状缓解。19 d后血淀粉酶173 U/L,脂肪酶51 U/L;腹部CT示胰腺轮廓较前清晰,周围渗出明显减少。

  • 标签: 免疫抑制剂 肾移植 胰腺炎 他克莫司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肾移植术后受者定期随访期间的身心状态并探讨调节方法,为临床干预和居家休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自行设计问卷在我院对本院2020.3-2020.7月在肾移植门诊就诊受者的一般特征、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注意力等进行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肾移植受者316例,其中心理异常者占27.85%,身体异常者占10.44%,睡眠质量变差者占60.44%,注意力无法集中者占36.08%。不同性别受者身体状态和睡眠质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肾移植 身心状态 定期随访
  • 简介:摘要: 肾移植目前是治疗尿毒症最为有效的手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进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存活的时间最长的可以达到32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行肾移植术后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了肾移植手术患者追求的新的健康目标。对于肾移植患者来说,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患者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现就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心理及相关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肾移植术 心理健康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与肾移植体液性排斥反应(H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检测了非HLA抗体水平的40例肾移植受者资料,选取活检证实发生HR,并且发生HR时供者特异性HLA抗体阴性或者弱阳的受者入组HR组(11例),选取术后2周至检测非HLA抗体时移植肾功能稳定的受者入组稳定组(29例)。采用Luminex单抗原微珠法检测HLA抗体、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32种非HLA抗体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抗体水平。分析两组受者非HLA抗体阳性率和阳性非HLA抗体数量的差异。结果24例受者具有阳性非HLA抗体,剩余16例受者的非HLA抗体全为阴性。HR组分别有3例受者的肌动蛋白(ACTIN)抗体、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抗体、谷胱甘肽硫转移酶θ1(GSTT1)抗体和γ干扰素(IFN-γ)抗体阳性,而稳定受者的这4种非HLA抗体都是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4例HR受者的Collagen Ⅱ抗体阳性,而仅1例稳定受者的Collagen Ⅱ抗体阳性,HR受者的Collagen Ⅱ抗体阳性率高于稳定受者(P=0.023)。HR受者的平均阳性非HLA抗体数为2.36个,而稳定受者为0.90个,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高水平非HLA抗体增加肾移植HR的发生风险。

  • 标签: 肾移植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体液性排斥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高水平BK病毒(BKV)尿症的时间分布,以及高水平BKV尿症与临床因素以及供、受者特定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位点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器官捐献供肾肾移植的212例受者的资料,定义肾移植术后尿液BKV-DNA定量大于107(拷贝/ml)尿液为高水平BKV尿症,选择同期性别组成相同的低于该阈值的212例受者作为低水平对照组。对于两组间临床资料及HLA位点进行统计描述,使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高水平BKV尿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肾移植术后受者首次高水平BKV尿症发生时间中位数为125.5 d。在单因素Logistic分析中,移植肾功能延迟(DGF)以及受者HLA-A24是高水平BKV尿症的危险因素,供者HLA-DQ9是保护因素。在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DGF(OR=2.18,95%CI 1.18~4.01,P=0.012)以及受者HLA-A24(OR=1.63,95%CI 1.06~2.53,P=0.027)是高水平BKV尿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供者HLA-DQ9(OR=0.58,95%CI 0.36~0.91,P=0.019)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肾移植术后高水平BKV尿症和供者及受者特定的HLA位点相关,针对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对受者进行早期危险因素分层有助于定制术后免疫抑制剂、筛查方案和开发T淋巴细胞相关疫苗。

  • 标签: 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 BK病毒 移植肾功能延迟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术后快速康复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03-2022.03于本院行肾移植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原则分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前者行常规护理管理,后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 肾移植 快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肾移植术后对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在2017.3-2021.3时间段就诊于我院的实施肾移植术的60例患者,因护理方法差异性予以分组,30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以上患者归纳为实验组,30例实施传统护理,以上患者归纳入对照组,比较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排便、留置引流管、下床、住院各项时间指标均显著缩短,对比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肾移植术 早期康复护理 并发症 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