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钛缆系统结合锁韧带修复治疗锁关节脱位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本院使用改良钛缆系统结合锁韧带修复进行治疗的21例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脱位类型、受伤原因、手术时间、关节活动范围、X线片检查结果、美国肘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Constant肩关节评分及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结果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05 ±2.62)个月,手术时间(50.57±8.13)min,术前等待时间(2.71±1.35)d。肩关节活动范围:前屈(167.14±5.19)°,后伸(41.14±2.20)°,外展(167.24±7.07)°,外旋(52.10±4.99)°,内旋(83.33±3.61)°。ASES评分(94.19±4.01)分(86.67 ~ 100分),Constant评分(92.95±4.98)分(78 ~ 99分),根据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标准:优为15例(71.4%)、良为6例(28.6%)。结论改良钛缆系统结合锁韧带修复技术治疗锁关节脱位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钛缆 肩锁韧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峰下关节腔灌注扩张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冻结 222 例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 2015 年 10 月至 2019 年 4 月,我科住院的冻结患者 222 例,将 222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111 例。对照组 111 例患者均给予峰下,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即刻联合手法松解肩关节。对 比 治疗前后的肩关节主动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当天及 6 个月, 12 个月肩关节疼痛缓解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冻结患者接受峰下关节腔灌注扩张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患者疼痛症状 , 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 冻结肩 手法松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托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痛的影响。方法:应用抽签法对48例脑卒中偏瘫后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组别一般组、联合组。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联合组联合应用托,对比两组康复训练前、后的痛评分和上肢运动功能(上肢Fugl-Meyer评分)。结果:联合组康复训练前的痛评分和上肢Fugl-Meyer评分比较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均无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的痛评分较一般组低,P

  • 标签: 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 肩痛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难产发生特点,降低相关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紧急发生难产病例1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指标包括难产高危因素、诊断、助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6年内经阴道分娩共16 252例,难产16例,发生率0.1%。高危因素分布为巨大儿3例,妊娠期糖尿病4例,器械助产5例,4例患者无高危因素。7例难产确诊表现为胎头娩出后胎嵌顿,9例表现为胎头娩出胎嵌顿并合并有"乌龟征"的临床表现。16例难产病例运用3~5种经阴道最终娩出。母儿结局:产后出血1例,会阴侧切11例,软产道损伤9例,无严重会阴裂伤;14例新生儿健康状况良好,1例新生儿3月龄时发现眼睑下垂,1例失访。结论难产仍是无法预测的产科急症,需要正确判断难产的发生,掌握难产救治流程,快速施救,从而降低母儿并发症。

  • 标签: 肩难产 高危因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峰成形术及袖修复治疗老年性全层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峰成形术及袖修复或保守方法治疗老年性全层袖损伤患者共14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关节镜手术治疗组(手术组)和保守方法治疗组(对照组)。手术组完整随访70例,男26例,女44例;年龄66~83岁,平均74.5岁;参照DEORIO和COFIELD的分级标准,中撕裂61例,大撕裂9例。对照组完整随访62例,男27例,女35例;年龄65~82岁,平均74.2岁;参照DEORIO和COFIELD的分级标准,中撕裂41例,大撕裂21例。比较两组患者分组时、治疗1年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范围、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ST)评分、欧洲肩关节协会的Constant肩关节评分。结果132例患者获得至少1年的完整随访,手术组70例,对照组62例。分组时两组患者VAS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SST评分、Constant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时手术组患者的VAS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SST评分和Constant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关节镜峰成形加袖修补治疗袖全层撕裂,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长期随访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关节镜 肩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肩部神经脉冲射频复合袖间隙臭氧注射治疗袖损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疼痛科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就诊的40例袖损伤患者,年龄25~68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肩部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脉冲射频复合臭氧注射组(A组)和超声引导下肩部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脉冲射频组(B组),每组20例。脉冲射频参数:42 ℃,360 s,2次。A组患者射频治疗后,袖损伤间隙注射30 μg/ml医用臭氧5 ml。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12、24、72 h及1、3、6个月时患侧的数字模拟评分(VAS)、睡眠时间、主动前屈关节活动度(AFROM)及外展关节活动度(AAROM)的评估。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行肩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睡眠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AFROM及AAROM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VAS评分比较治疗后1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12 h至治疗后6个月均较B组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睡眠时间治疗后1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12 h至治疗后6个月均较B组明显延长(P均<0.05);两组AFROM及AAROM治疗后1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 h至治疗后6个月时A组较B组明显增加(P均<0.05)。治疗后核磁共振显示A组积液及水肿改善均较B组明显(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部神经脉冲射频复合袖间隙臭氧注射治疗袖损伤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单纯肩部神经脉冲射频治疗。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臭氧 肩关节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峰外侧骨赘对关节镜下峰成形术治疗袖肌腱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峰成形术的68例袖肌腱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患者肩关节X线检查将其峰下骨赘分为外侧型骨赘和前侧型骨赘两大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Constant肩关节评分、12条生存质量量表(12-items the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 SF-12)评分进行术前及术后3个月评分。结果68例患者中26例为外侧型,42例为前侧型。术前外侧型患者的VAS、Constant、SF-12评分明显劣于前侧型患者(P<0.05)。术后3个月,外侧型患者VAS评分降低(3.64 ± 0.54)分,前侧型患者VAS评分降低(2.61±0.09)分,外侧型患者VAS评分改善显著(P<0.05)。其Constant、SF-12评分改善也更为明显(P<0.05)。结论峰下骨赘的形态短期内影响袖肌腱病的临床效果。外侧型骨赘的患者临床症状更严重,但手术效果改善也较为明显。

  • 标签: 肩袖损伤 肌腱病 肩峰下骨赘 关节镜治疗
  • 简介:摘要肩关节镜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较低,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16% ~ 0.71%,常见的细菌有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手术时间>3 h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肩关节术后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各异,可表现为高体温、患侧肩关节的红肿热痛,肩关节无力、僵硬、剧烈疼痛等。对于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提高警惕。由于感染的表现各异,术后2周复查时应注意大结节有无剧烈的压痛、患侧肩关节有无不可理解的力弱、患者有无与活动相关的低热等表现,对于有上述症状者应高度怀疑感染的可能,对于疑似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完善血常规、血沉及C反应蛋白,同时可行肩关节穿刺并送检。肩关节核磁在早期诊断感染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袖缝合术后的感染应早发现、早治疗。如临床确诊为感染后视情况及时进行镜下清创手术。如术中发现内固定钉松动,应及时去除,尽可能清除不良组织,避免多次清理。同时去除缝线等异物,可一期以PDS线行经骨缝合袖裂口。术后定期复查核磁,视袖愈合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血沉及C反应蛋白可提示感染的活动水平;对于低毒力感染的患者,如袖止点完整的患者可尝试抗生素对症保守治疗,定期复查核磁及血沉、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长期劳累损伤及参加健身运动损伤越来越多,肩关节疼痛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是袖损伤[1]。据文献报道[1-3],袖损伤在肩部疾病中约占60%左右。袖全层撕裂在60岁以下发生率最低,约6%,60岁以上达25%,70岁以上就更高了,可达75%,超过一半的80岁人群有袖撕裂。鉴于袖损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本文将从袖解剖、损伤原因、病理生理及治疗对袖损伤做一综述,以利于人们对袖疾病有更深入的认识。

  • 标签: 肩袖损伤 损伤原因 病理生理 治疗
  • 简介:摘要中职一年级女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朝气蓬勃、追求形体美,关注瘦身、塑形的方法,这是我引导学生学习技巧的切入,技巧不仅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塑造良好的形体和培养优雅的气质。但是肘倒立经单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平衡作为中学体育技巧教学内容之一,对于聍中学女生来讲是一个较为难学动作,对教师来讲也比较难教,即使勉强教完动作,学生所掌握的情况也不好,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总结出能让学生比较容易学会肘倒立经单后滚返程单膝跪撑平衡动作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 标签: 肩肘倒立 单肩后滚翻 单膝跪撑平衡
  • 简介:摘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之一,术后失衡(postoperative shoulder imbalance,PSI)是医生和患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对于AIS患者肩部平衡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共识,这导致各研究设置的标准不同,最终结论也可能相反。目前大多数研究以影像学高(radiographic shoulder height,RSH)>10 mm,喙突高度差(coracoid height difference,CHD)>9 mm,锁骨角(clavicle angle,CA)>2°或锁骨倾斜角度差(clavicle tilt angle difference,CTAD)>4.5°定义为患者失衡。为了更好地描述肩部情况,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影像学参数,此外美学参数也被引入到平衡的研究中。然而两种参数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单一参数能够完全真实准确反映患者肩部平衡情况,美学参数虽然评价结果较为真实,但是临床上最易获得,应用最广泛的是影像学参数。然而影像学参数和美学参数间的相关性并不高,无法用影像学参数去完全替代美学参数。PSI发生的危险因素有Risser征分级,近端椎体倾斜角大小,术后上胸弯/主胸弯比值大小,术前CA的大小或T1倾斜角大小、PTC僵硬度、MTC矫正率、上端固定椎体(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e,UIV)选择等,但都不是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锁骨胸腔角度差被认为是一个良好的预测因素,但除了在Lenke1型和5型AIS患者中结果较可靠外,其他类型中暂无相关报道。既往对PSI预防措施研究最多的是UIV选择,近来发现畸形的矫正程度对术后平衡的影响也很重要。该文针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平衡的目前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平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中医临床颈腰腿痛患者采用针灸综合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对该治疗方法的优势进行总结。方法:收集 2016年 10月— 2018年 10月期间的 60例颈腰腿痛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与运动相联合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差异,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比观察组患者评分高,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在治疗优良率方面,对照组患者为 93.3%,观察组患者为 73.3%,对照组患者比观察组患者高。比较两组患者的 VAS评分和 CASCS评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结论: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方法后,颈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明显,可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颈肩腰腿痛 中医针灸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