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肠道生态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出本科室3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出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肠道生态动态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并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研究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儿童的肠道生态检测结果,研究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8d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大肠杆菌数量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显著(P<0.05);治愈后1个月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愈后1个月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均高于治疗后8d,差异显著(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生态失衡现象,运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肠道生态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变化 临床应用 轮状病毒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小儿迁延性腹泻讨论用锌制剂联合肠道生态调节剂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治疗的 124例迁延性腹泻小儿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锌制剂联合肠道生态调节剂,对照组的患者则单单给予肠道生态调节剂,对比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锌含量、免疫球蛋白 IgA和 IgG含量以及总有效率,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相比于单使用肠道生态调节剂来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使用锌制剂联合肠道生态调节剂来治疗的效果明显要好一些。

  • 标签: 小儿迁延性腹泻 肠道微生态调节剂 锌制剂
  • 简介:我们都知道,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它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但你知道吗?肠道也是我们人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参与人体的免疫平衡和免疫促进,更神奇的是,

  • 标签: 进行时 保护 免疫 器官 消化 人体
  • 简介:低下头,把手掌放在自己的肚子上,你会感觉到什么吗?不,什么都没有,身体安安静静的,这表明你既没有饥饿,也没有生病,非常健康。

  • 标签: 中学 科学知识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肠道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其表面稳定而具有功能性的黏膜屏障是分隔机体内环境与食物抗原及微生物的生物界面。肠道菌群是定植于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在维持内外环境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紊乱主要体现于共生菌及病原菌的生长失衡,并与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组成或代谢产物影响肠道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本文就肠道菌群对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介绍,为了解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提供部分参考。

  • 标签: 肠道菌群 黏膜屏障 肠道稳态
  • 简介:小夏是个体格强壮爱运动的阳光男孩,平时游泳健身、跑步锻炼,一个不落,然而最近小夏却连着请了好几天的假,原来这身体倍儿棒的年轻人也抵抗不了肠道的“小折腾”。

  • 标签: 肠道 体格强壮 跑步锻炼
  • 简介:口服药物肠道吸收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外法、体内法和在体法,对这3种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鉴于在体肠灌流法操作简便、技术成熟、可控性强,同时又保证了神经内分泌调节与淋巴液血液供应的完整性等特点,更能反映药物吸收的真实情况,因此重点介绍了在体肠灌流法,并对在体肠灌流法中使用的循环灌流法和单向灌流法常用的几种灌流液体积校正方法等进行综述,为研究口服药物肠道吸收试验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保证试验的可操作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认为应根据所研究药品的性质、实验要求、试验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试验方法,进而为药物剂型的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肠道吸收 药物评价 在体法 肠灌流法 循环灌流法 单向灌流法
  • 简介:益生菌是一类对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宿主肠道,改善肠道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为了验证益生菌在治疗犬的肠道疾病中的临床效果,作者于2017年1至5月,使用犬猫益生菌进行了临床应用,通过统计临床收集所有治疗病例,分析了该益生菌制剂的临床疗效,证实犬猫益生菌在治疗肠道疾病中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益生菌制剂 肠道疾病 治疗 犬猫 活性微生物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肠道致病菌入侵肠道时引发免疫反应会对肠壁进行修复。新发现对开发防治肠道致病菌的新手段,缓解因滥用抗生素所导致的耐药性增加的严峻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盐酸格拉司琼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效果观察。方法将74例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格拉司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选择足三里、天枢、内关、中脘、太白、阴陵泉、太冲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肠道反应(恶心、腹泻、便秘)的变化。结果胃肠道反应: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恶心程度、腹泻程度、便秘程度显著降低(P〈O.05);治疗后,观察组的恶心程度、腹泻程度、便秘程度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显著降低(P〈O.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LP、T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灸联合盐酸格拉司琼能显著改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

  • 标签: 针灸 格拉司琼 胃肠道肿瘤 化疗 胃肠道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肠道感染热性惊厥的护理经验,提高医务人员对肠道感染小儿的护理质量。方法选择该院把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入的60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方法,实验组应用舒适性护理方法。就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进行舒适型护理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大部分患儿的惊厥情况通过护理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肠道感染 热性惊厥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年间收治100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儿则接受舒适型护理方法,观察上述两组间的护理效果情况。进一步对相关指标进行2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如果出现P值小于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比较两组间给予不同护理方法患儿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儿有效人数47人,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患儿中有效例数为36人,占该组总病例数的百分比为72%。进一步通过统计学研究发现,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实施舒适型护理策略,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其显著效果,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肠道感染 热性惊厥 小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利用超声检查的临床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5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均实施常规腹部超声检测,并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相比较,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分析,胃壁局限性增厚10例,厚度为25mm,出现4例患者肠梗阻者;2例误诊,1例为子宫肿瘤,1例误诊为阑尾脓肿;脏器侵犯肾积水3例,淋巴结肿大12例,腹水10例。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经B超诊断,可准确诊断出病变部位以及周围脏器损害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胃肠道肿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能引起肠道准备质量差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肠镜检查的6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肠道准备质量的预测风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有672例患者,其中肠道准备良好组患者为545例,肠道准备较差组患者为127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指出能预测肠道准备质量差的风险因素为合并有糖尿病、肝硬化、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服用钙离子拮抗剂、有过腹部或盆腔手术史,将以上风险因素纳入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糖尿病(OR2.41,95%CI1.49~3.78),肝硬化(OR1.84,95%CI1.25~2.79),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OR4.21,95%CI1.85~8.64),有过腹部或盆腔手术史(OR1.79,95%CI1.27~2.91)与肠道准备质量差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合并有糖尿病及肝硬化、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以及有过腹部或盆腔手术是预测肠道准备质量较差的风险因素。

  • 标签: 肠道准备质量 预测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清洁药物对肝癌患者术前护理的作用。方法在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肝癌手术患者中抽取7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所用肠道清洁药物不同分组,乳果糖组(n=35)在术前护理中应用乳果糖进行肠道清洁,硫酸镁组(n=35)则采取硫酸镁,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乳果糖组患者的术前肠道清洁满意度是94.29%,高于硫酸镁组患者的71.43%(P<0.05);(2)乳果糖组患者用药后乏力、恶心、腹胀、腹痛发生率均低于硫酸镁组,其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乳果糖组、硫酸镁组在呕吐发生率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道清洁药物乳果糖、硫酸镁均可用于肝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但使用乳果糖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肝癌患者术前护理中的肠道清洁药物更具优势。

  • 标签: 肠道清洁药物 肝癌 术前护理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