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刘春筝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5期
  •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2016级麻醉一班  辽宁大连  116044)     【摘  要】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是胃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最近,它已被证明在防止其他疾病发展方面具有一些有益作用。在这里,我们特别关注HP对胃肠道各种微生物群的影响。讨论HP如何影响胃肠道内三个主要区域的生理——食道,胃和结肠。  【
  • 简介:摘要人类肠道微生菌群中有多达1000种细菌,每种细菌在身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中的大多数对健康极为重要,而少数可能会导致疾病。免疫系统将成为病原体入侵人体时的一层坚固的保护罩。本文将从肠道微生如何影响肠道健康与疾病以及对宿主免疫系统发育与功能的调节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肠道微生物群 宿主免疫系统 调节
  • 简介:摘要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对机体产生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炎症、血管反应能力下降等。肠道微生的变化可影响宿主对胰岛素、体重、脂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敏感性。三甲胺氧化物是大肠产生的一种微生有机化合物,临床研究显示氧化三甲胺、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之间存在相关性。本文旨在分析微生和三甲胺氧化物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相关性,为延缓糖尿病和心脏代谢疾病进展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 标签: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肠道微生物群 三甲胺氧化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微生检验中临床微生标本采集的重要性。方法 抽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行微生检验的 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常规微生标本采集方法采集对照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在微生标本采集流程干预下采集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对比两组微生标本检验合格率,分析微生采集过程中影响微生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高风险因素。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的微生检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 P< 0.05);两组共 127份不合格标本检验,其中 25份为血标本、 37份为尿标本、 34份为痰标本、 31份为粪标本,微生采集过程中影响其检验合格率的主要因素为标本采集方式不当,占比为 36.22%;标本量不足,占比为 25.98%;储存不当,占比为 22.04%;延误送检,占比为 11.81%。结论 微生标本采集方式、标本采集量、存放方式以及送检流程对微生检验结果准确率有直接影响,临床上应加强对微生标本采集环节的重视程度,持续推进标准化采集流程。

  • 标签: 微生物 标本采集 微生物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微生学的研究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尤为突出。微生多样性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微生资源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而矿泉是比较独特的生境,对其研究可以丰富微生资源的认识,为后续微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国内外对微生多样性研究的主要方法,为微生学的研究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 标签: 微生物 多样性 矿泉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药品安全和卫生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际卫生组织非常关注药品微生污染问题,药品微生检验成为了药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控制微生引起的药品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保证实验室药品微生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则应该对药品微生检测实施质量控制,尽可能的降低各种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最终对药品进行合格的评价。我国在药物微生检验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药品微生的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对其进行分析,并对药品微生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 标签: 药品 微生物检测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常用到青霉素、维生素、氨基酸等药物来治疗身体疾病,而这些药物其实都是通过微生发酵技术生产出来的。在药物研发与制造领域,微生发酵技术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极大促进了现代药品制造工业的发展。经过长期的研究,微生发酵制药技术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药物研发与制造工艺,许多环节也都有了相应成熟的技术。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微生发酵制药技术的工艺流程作出梳理分析。和利时 MACS-K系列 DCS系统具有配置灵活,控制可靠、开放性强和在线维护方便等优点,为制药行业发酵过程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保障了发酵过程高生长速率和最佳产物的形成。

  • 标签: 微生物发酵 发酵制药 发酵药物 青霉素 氨基酸
  • 简介:摘要微生采油技术主要是通过微生的作用使油藏中原油开采条件发生改变,有效提高原油的采收率。该项技术兼具经济性和环保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本文就微生采油技术的降解、多糖、活性、生物气等作用机理予以分析,并就微生采油技术的后期防蜡、水驱后驱防垢、降解稠化剂等应用展开了分析,将为我国微生采油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采油技术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和污染物吸附剂能够改良受污染的土壤 , 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在国内外研究生物炭改良土壤应用的基础上 , 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炭与土壤微生相关的研究成果 , 得出生物炭能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 , 调控营养元素循环 , 产生或吸附抑制微生生长的物质 , 从而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与繁殖 , 对土壤中的微生结构组成带来影响 , 进而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因此 , 未来应进一步探索生物炭与土壤微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 深入了解生物炭的土壤改良作用 , 深化对土壤微生多样性的认识。这将为未来生物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生物炭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土壤
  • 简介:摘要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和污染物吸附剂能够改良受污染的土壤,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在国内外研究生物炭改良土壤应用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炭与土壤微生相关的研究成果,得出生物炭能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调控营养元素循环,产生或吸附抑制微生生长的物质,从而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与繁殖,对土壤中的微生结构组成带来影响,进而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探索生物炭与土壤微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深入了解生物炭的土壤改良作用,深化对土壤微生多样性的认识。这将为未来生物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生物炭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土壤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微生检验中应用涂片检查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临床送检的156例标本分别于细菌培养前后进行涂片检查,然后对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检验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并探究临床微生检验中涂片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156例标本中,检出微生共有142例,其中比例最高的为革兰阴性菌(57.0%);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占比较高,分别为19.0%、23.94%;革兰阴性菌中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构成比较高,分别为13.3%、19.7%;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比最高,为14.78%。结论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检验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其能实现病原菌感染类型的准确判断。

  • 标签: 涂片检查 微生物检验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微生的检验方法与发展前景。方法:选取我中心 2017年 7月至 2018年 7月 90例药品微生检验标本,分析不合格标本比例及原因,寻找预防解决对策。结果:在 90例标本中,微生检验不合格标本 9例,不合格率为 10.0%,药品标本微生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药品成分不标准,药品已过期,药品污染及送检污染。结论:药品微生检验标本从采集到送检等各环节都需要严格管理,医务工作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应加强培训,并注重培训的落实情况,实行 PDCA循环(戴明环)管理。需要充分发挥科室间的配合作用,同时职能部门监管比科室沟通更重要,但必须坚持,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 标签: 药品微生物 检验方法 前景
  • 作者: 刘海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乐山614000)【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74-02开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能够对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的预测,并检出细菌耐药性,以此便于医生针对细菌感染问题采用相应的药物。通过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耐药菌变迁的分析,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便于经验性用药。当下,感染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再加上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在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预防、控制与治疗当中,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会导致病原菌耐药性,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病情加重,诱发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如病死率增加等。现使用回顾性调查与咨询的方法,针对临床医生、护士在微生物实验室关于细菌药敏试验报告中的疑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分析,并进行科学的总结。1想用药物未用到药敏试验中的原因在药敏试验中没有用到想用药物的原因与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具有天然耐药性有关,如肠球菌属对于多种药物天然耐药,即头孢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以及克林霉素类,因其不能有效的治疗该菌,因此不会在报告单中出现[1]。2细菌报告中试验药物种类有多有少一些细菌报告中存在多种药物,有的仅有几种,原因如下:2.1不同细菌种类有不同的微生物报告药物种类,如天然耐药对此菌的治疗无效,因此不会在报告单上出现。2.2药物敏感性可能被其他药物预报,如葡萄球菌属报告中,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等可以被青霉素G敏感性预测;肠杆菌科细菌:氨基青霉素类等[2]。3药敏试验中是否可以应用全部药物全部药物没有必要全部用来开展药敏试验,现如今随着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数目的不断增加,在开展药敏试验中不可能应用全部的药物,选用试验用药物的原则如下:按照CLSI标准文件来开展大多数微生物药敏试验判断标准与选择药物,关于药物的选择极具预报性与代表性,能够有效的提示抗菌药物使用或耐药机制,以此可以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科学的预测,究其原因如下:3.1代表性药物,是一些类似药物组,解释结果与抗菌活性相抵,不需要重复进行试验。3.2代表性药物及一群相关药物,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抗菌谱与解释结果、交叉耐药性与敏感性,为此在开展试验时一般只会选择一种药物。3.3没有可能:在开展药敏试验时,没有必要应用全部药物,由于一些药物在体外缺乏稳定性,且全部试验药物一定要具备操作、解释标准,而一些药物尚未制定上述标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漆兆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大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漆兆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对食品安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食品安全又关系着人们的生活与安全,如食品出现安全问题,会对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应用微生物学的方法与理论,对食品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对人体的危害性进行检测,以判断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同时食品微生物检验又是食品质量管理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预防为主为基础,有效预防与减少食品风险的发生。因此,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不仅要重视检测技术,还要提高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平,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管理保驾护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微生检验是临床上的重要检验方法,为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控制医院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获得临床微生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就临床微生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 标签: 临床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