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是一类进行性、侵袭性关节炎症,也是一种全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随访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疾病早期各关节面会表现出滑膜炎、软骨破坏以及骨质侵蚀等症状。目前有关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部分学者认为,与患者长期劳损、关节应力平衡失调、基因、雌激素降低等原因相关。膝骨关节炎好发于肥胖、中老年患者以及长期从事体力活动人员,临床主要症状为僵硬、肿痛、活动受限。近些年来,随着肌骨超声不断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中,对关节炎疾病诊断起着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关节炎患者中实施肌骨超声临床效果观察进行综述,具体如下。

  • 标签: 肌骨超声 关节炎 临床应用 肥胖
  • 简介:目的探讨在类风湿关节炎评估中的肌骨超声运用策略。方法在我院治疗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100例膝盖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机选作研究组,和100名健康受试者被随机选中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同时进行肌骨超声检查,并将两组肌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研究组的膝关节滑膜厚度和关节积液深度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软骨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肌肉骨骼超声可以用于诊断和尽早评估关节病变,以便提供用于临床治疗有效的基础上,使患者能尽快,这是值得推广的接收处理和申请。

  • 标签: 肌骨超声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评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肩痛软组织损伤中运用肌骨超声的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患者肩痛状况实施分组肩痛组(n=30)、肩无痛组(n=30),对所有人员均进行肌骨超声检查,分析对比不同患者的软组织损伤检测结果。结果肩痛组患者中肱二头肌损伤、冈上肌损伤、肩胛下肌损伤检出率较肩无痛组明显升高(P<0.05),肩痛组患者中无异常患者检出率较肩无痛组明显降低(P<0.05)。肩痛组患者中冈下肌及小圆肌损伤、滑囊炎及积液、盂肱关节损伤、肩锁关节损伤检出率较肩无痛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肩痛软组织损伤中运用肌骨超声检查可及早明确患者实际软组织损伤类型。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软组织损伤 肌骨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肌骨超声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肌肉骨骼超声对40例RA患者膝关节滑膜增厚程度、骨侵蚀的改变、关节髌上囊积液量及血流信号对比观察,并结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其中RRA20例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中滑膜增厚程度、骨侵蚀的改变、关节髌上囊积液量较RA患者程度更重,抗CCP抗体浓度较RA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血流信号分级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显示,RRA患者与RA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超声检查对于RRA的诊断和愈后有较大的价值。可以有效的指导确定治疗方案,有效的控制病情。

  • 标签: RRA RA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肌骨超声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肌肉骨骼超声对40例RA患者膝关节滑膜增厚程度、骨侵蚀的改变、关节髌上囊积液量及血流信号对比观察,并结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其中RRA20例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中滑膜增厚程度、骨侵蚀的改变、关节髌上囊积液量较RA患者程度更重,抗CCP抗体浓度较RA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血流信号分级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显示,RRA患者与RA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超声检查对于RRA的诊断和愈后有较大的价值。可以有效的指导确定治疗方案,有效的控制病情。

  • 标签: RRA RA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高频超声与双源CT在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关节病变筛查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4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所有患者同一时间内先后采用双源CT及肌骨超声技术进行检查,主要观察关节间隙、关节积液、双轨征、骨侵蚀、滑膜增厚、点状强回声、痛风石等,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组患者的关节积液、双轨征、点状强回声、滑膜增厚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比较结果存在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T组痛风石检出率高于超声组,比较结果存在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骨超声在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早期病变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肌骨超声 双源CT 高尿酸血症 早期关节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维超声在产前胎盘及脐带异常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二维超声检查怀疑胎盘形态及脐带异常的80例孕妇,对其胎盘、脐带及相关部位进行三维容积成像检查,对胎盘形态及脐带异常的类型进行判断,并将诊断结果与产后的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80例产妇中有43例为胎盘形态异常、22例为脐带异常,与产后病理结果一致,诊断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在产前给予产妇三维容积成像检查可以更早地发现胎盘及脐带的异常,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具有很好的诊断准确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胎盘 脐带 超声异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方法,并对其超声征象作出科学分析。方法随机选取5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入组研究,在经由二维超声诊断后,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并对超声诊断结果进行记录。结果39例患者的结节呈现了不均匀低增强的发展趋势。结论在采用二维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病灶的边界模糊、内部伴有不均匀低回声、颈部淋巴结重大、造影不均匀和浸润性生长的特征,应判定其具有较高的恶化概率,并实施科学的预防性治疗措施。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征象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检查与超声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就诊的80例急性肠套叠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超声检查应用于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展开观察。结果根据80例患儿超声检查的结果发现,有77例患儿腹部存在可疑肿块,呈现出套筒征象。其中,包块的横径为2.09-6.32厘米,长径是2.35-8.67厘米。3例患儿超声检查图像缺乏典型性,结果显示边界不清晰,且不存在套筒征象,肠管有中度扩张的现象,腹腔内部有积液,应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确诊。所以,超声检查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确诊率为96.25%,与手术检查结果吻合。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采用超声检查,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诊断结果且应用价值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小儿急性肠套叠 超声检查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并分析超声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给予超声诊断,分析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及超声特点。结果100例患者,经超声诊断,93例诊断为子宫肌瘤,诊断准确率为93%(93/100),误诊率为7%(7/100)。其中,肌壁间肌瘤30例,浆膜下肌瘤34例,黏膜下肌瘤29例。关于超声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不均质回声、旋涡状不均质回声型,衰减回声型、肌瘤变性。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准确率高,清晰显示子宫肌瘤声像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子宫肌瘤 价值 超声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子宫肌瘤诊断过程中为其提供常规超声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超声诊断,然后继续实施超声造影诊断,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在典型子宫肌瘤诊断过程中,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02%、95.35%,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进行不典型子宫肌瘤诊断过程中,超声造影诊断的符合率(93.75%)要明显的高于常规超声诊断(75.0%),他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同的子宫肌瘤病情其超声造影诊断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在对子宫肌瘤进行诊断时,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对典型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均比较理想,而对不典型子宫肌瘤时,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比较理想,因此在临床上要给予诊断性的选择,以确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 标签: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子宫肌瘤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型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应用与超声检查特征。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B型超声检查诊断,观察B型超声在子宫肌瘤病症诊断当中的临床价值。结果50例患者通过B型超声检查发现患者的子宫底部均有强回声团的存在,周围边界限相对清晰。横切面、斜切面检查发现子宫左侧角位置有直径大小相近强回声光团的患者有39例,发现子宫右侧角位置大小接近的强光团回声患者有11例。经B超检查诊断肌瘤的直径小于5厘米的患者有25例,子宫肌瘤直径5至9厘米的有10例。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B超诊断准确率为86.0%。结论B型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病症的诊断准确度较高,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应用价值,B型超声检查具备操作简便、无痛、无创与重复性较好、诊断准确度较高。

  • 标签: B型超声 子宫肌瘤 超声特征
  • 简介:对与球罐材质相近,厚度、坡口形式和焊接工艺相同定制的对接焊缝试块.利用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检测技术和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超声TOFD检测可以高效和精确地检测出焊缝中的缺陷,但它存存近表面和近底面盲区;超声相控阵检测可以借助探头声束的聚焦和可转向的特点,检测出焊缝近表面和近底面的缺陷.因此,将两种检测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焊缝近表面检测效果,提高缺陷的检出率。实现缺陷的精确定位和定量.

  • 标签: 超声衍射时差法 超声相控阵 球罐对接焊缝 盲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的80例由急诊超声初步诊断为肠套叠的患儿为分析对象,先后采用腹部超声和浅表超声进行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结果两种超声联合诊断的确诊率显著高于单纯腹部腹部超声诊断(P<0.05)。结论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腹部超声 浅表超声 小儿肠套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结果,并分析其超声表现 。方法 :将我院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1 月收治的 80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查,按不同探头频率分为低频超声组、高频超声组以及高低频联合超声组。将超声检查所得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以此判定超声检查的准确性。 结果:高低频联合超声检查结果总准确率为 96.25% ,显著高于低频超声的 78.75% ( P< 0.05)。结论: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急性阑尾炎,可有效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提供可靠依据 。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超声诊断 超声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漏诊的原因,以提高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率。方法对52例产后确诊为胎盘植入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中,产前超声诊断胎盘植入12例,诊断符合率为23.1%;漏诊40例,漏诊率为76.9%。检出的12例中,合并前置胎盘者6例,均经手术证实,所占比例50%。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胎盘植入的诊断率尚低,以及影响因素较多,但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盘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我院妇科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依据诊断方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单一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接受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联合检查,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验。比较两组检出结果与病理诊断情况与诊断正确率。结果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具有较好的疾病检出作用,联合两种超声对急腹症进行诊断,可显著提高诊断正确性,辅助临床治疗,应推荐应用。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急腹症 正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妇科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三组,分别为阴道超声组、腹部超声组以及联合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三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对比可知,三组之间在诊断有效率方面差异明显,其中联合组最为有效,阴道超声组次之,腹部超声诊断效果稍差,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针对妇科疾病采取阴道超声检查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效果较好,更有利于患者的诊治,值得推广。

  • 标签: 阴道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 临床价值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