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职业接触噪声对妊娠经过和结局的影响。方法:取本院初产妇200例,依据个案随访调查,评估职业接触噪声和妊娠经过、结局的相关性。结果:①通过和参照组比较,接触组早产、低体重儿、宫内发育迟缓等发生率明显偏高,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于妊娠和分娩并发症总发生率中,妊高症、产后出血、宫缩乏力等发生率极高,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②在单因素分析过程中,可知孕期职业接触噪声和妊娠经过、结局存在相关性。结论:通过对初产妇妊娠经过和结局的分析,可知孕期职业接触噪声是引起低体重儿、宫内发育迟缓和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关键,应予以重视。

  • 标签: 孕期职业接触噪声 妊娠经过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印刷企业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预防和控制噪声的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收集该印刷企业2015—2017年度连续三年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结合作业场所噪声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近3年来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异常情况的发生、发展。结果近三年来的纯音电测听测试结果异常率分别为43.1%、39.3%、1.7%;不同噪声强度的听力异常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印刷企业应对噪声作业场所采取防护措施,并减少噪声的危害。

  • 标签: 噪声 印刷 听力损失 职业病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7至2019年武汉市部分汽车制造业工人职业噪声接触及其听力损失情况。方法于2020年5月,采用横断面方法选择2017至2019年在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体检的部分汽车制造业工人3 948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并进行噪声检测和纯音听阈测试,而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听力损失率为3.24%(128/3 948),其中高频听力损失有101人,诊断为职业噪声聋有27人。既往有接触噪声工人听力损失患病率明显高于无既往接触噪声工人(12.10%、0.96%,P<0.05)。职业噪声接触为<80 dB(A)、80~<85 dB(A)和≥85 dB(A)的工人听力损失率分别为1.83%、2.69%和5.09%;高频听力损失率分别为1.60%、2.05%和3.71%;职业噪声聋患病率分别为0.23%、0.64%和1.38%;不同职业噪声接触工人的高频听力损失和噪声聋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噪声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防护用品与不使用防护用品汽车制造业工人听力损失率(2.88%、4.45%)和职业噪声聋患病率(0.46%、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职业噪声接触<80 dB(A)的工人比较,职业噪声接触≥85 dB(A)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3.16倍(OR=3.16,95%CI:1.44~6.95,P<0.05)。与使用听力防护用品的工人比较,不使用听力防护用品的工人听力损失(OR=1.96,95%CI:1.25~3.06,P<0.05)和职业噪声聋(OR=3.46,95%CI:1.51~7.96,P<0.05)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结论汽车制造业工人听力损失发病风险与职业噪声接触和个体听力防护用品使用密切相关。良好的听力防护可以降低职业噪声诱导听力损失和职业噪声聋的风险。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力损失 汽车制造业 职业噪声接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大型水电站接触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职业噪声对水电站运行期间噪声暴露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从而为防控职业噪声性损伤提出建议,为企业制定职业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文献查询、工程分析、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水轮发电机组水车室、下机架室、风洞、柴油发电机室的噪声强度较高,水车室、柴油发电机室噪声强度接近或高于100dB(A)。该水电企业近三年(2016年~2018年)的职业健康检查率均为100%,每年巡视工均有听力异常者需复查。结论水电行业设备设施众多,生产工艺复杂,工作环境复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接触工作复杂,噪声超标情况突出,应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针对性改善噪声防护措施,明确重点加强治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职业噪声是工作场所最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之一,长期暴露于职业噪声不仅可导致听觉系统的损伤,还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大量研究认为职业噪声接触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肌梗死,但职业噪声接触和中风的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议。本文汇总了近年来国内外人群流行病学资料,综述了职业噪声接触与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为设计和开展更完善的流行病学和机制研究、深入认识职业噪声接触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触噪声工人听阈变化规律,建立基于个体的听力损失预警模型,以期精准化和差异化管理接触噪声工人的健康。方法于2019年9月,收集某企业561名接触噪声工人自入职以来所有体检资料,收集较好耳高频平均听阈值、较好耳4 000 Hz平均听阈值和较好耳语频平均听阈值指标,利用广义估计方程(GEE)调整性别和年龄,建立各指标的预警模型,根据ROC曲线面积(AUC)和约登指数筛选敏感指标和预警模型。结果561名接触噪声工人中,有26人出现听力损失(4.6%);敏感指标为较好耳语频平均听阈值≥20 dB、较好耳高频平均听阈值≥30 dB和较好耳4 000 Hz听阈值≥25 dB,各指标AUC分别为0.602、0.794和0.804,约登指数分别为0.204、0.588和0.608;GEE听力损失预警模型中较好耳高频平均听阈值≥20 dB和较好耳4 000 Hz平均听阈值≥25 dB为最优模型,AUC均为0.862。结论个体水平的听力损失预警模型可较为准确评估接触噪声工人个体听力损失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力损失 广义估计方程 预警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接触噪声工人听力状况并结合研究结果探索有效地应对措施,减少接触噪声工人出现听力损伤的几率。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来我院耳鼻喉科门诊进行体检的120名接触噪声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询问以上研究对象的耳毒性药物史、自觉症状、吸烟史以及防护情况等,之后进行常规耳鼻喉检查,掌握工人的听力损伤情况。结果以上接触噪声工人中,总检出率为32.50%,工龄低于5年的听力损伤检出率为28.21%,5到10年之间的检出率为30.77%,超过10年的检出率为56.25%;根据工人工种的不同,包装的检出率为16.00%,裁床为40.42%,填充为33.33%。结论针对接触噪声工人的听力损伤情况以及实际的作业环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非常必要。建议相关行业积极宣传听力防护的相关知识并组织工人定期进行听力测试,在平时的工作中佩戴好相应的听力防护用具并互相监督,以减少出现听力损伤的几率。

  • 标签: 噪声 听力损伤 频率
  • 简介:摘要: 现如今,我国的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进步, 针对交流接触器检测现场环境不稳定、干扰大、在线检测及故障诊断困难等问题,提出从接触器运行振动位移与声级两方面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在线检测。首先对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加窗 FFT 处理,再通过算法处理得到振动位移 ; 同时采用传声器采集交流接触器运行前的背景噪声信号以及运行后的合成噪声信号,通过公式分离出接触器发出的噪声声级。从振动位移与声级两方面作为混合判据来检测交流接触器的运行状态,较单一判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 标签: 交流接触器 振动噪声故障 在线检测 加窗 FFT
  • 简介:在电气控制系统中,接触器作为主要的电气执行元件,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在诸多电气故障现象中,有不少故障是接触器本身的故障而引起的,而其它方面问题产生的电气故障,有时又会表现为接触器的故障现象,其中接触器的噪声故障,是伴随着接触器各种故障而出现较多的故障现象;按照接触器实际运行时的噪声故障,进行综合分析并指出故障的排除方法;并以实例来说明其它方面问题所引起的电气故障,造成接触噪声故障的情况;指出在分析电气故障时,必须进行观察,检测,分析,找出故障根源,排除之.

  • 标签: 电器故障 电气控制系统 接触器 噪声故障 电路原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矿山开采、机械制造、纺织以及冶炼生产期间普遍存在噪声,关于纺织企业工作场所噪声暴露强度和接触人群听力损伤的相关研究比较多,但是关于其他噪声作业人群、职业噪声聋发病以及听力损失情况的研究较为少见。为了进一步了解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噪声聋诊断衔接问题,做一综述。

  • 标签: 噪声作业人员 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非稳态噪声和稳态噪声接触情况,为金属加工业噪声危害的治理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于2017年10至12月调查浙江省3家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737人的噪声接触状况。使用问卷收集工人一般人口学信息、职业史等,采用个体噪声仪记录噪声,计算噪声接触水平(8 h等效连续A声级,LAeq,8 h)和峰度。结果金属加工业噪声接触工人以年龄18~40岁(527人,71.51%)、男性(570人,77.34%)和初中学历(416人,56.45%)为主。工人接触噪声LAeq,8 h超过85 dB(A)572人(77.61%),接触非稳态噪声(峰度≥4)558人(75.71%),8年以下工龄634人(86.02%)。调查的30个工种中,噪声超标率为100%的工种分别为宁波某儿童车制造厂的冲压工、电焊工和其他工种,宁波某汽车零配件制造厂的操作工、倒角工、攻牙工、滚丝工;非稳态噪声接触率为100%的工种分别为宁波某儿童车制造厂的打磨工,温州某汽车制动器制造厂的装配工、总装作业员和其他,以及宁波某汽车零配件制造厂的抛光工。结论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接触噪声超标率高,且非稳态噪声接触率也高,需采取隔声降噪工程控制、加强个体防护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防控噪声危害。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金属加工业 非稳态噪声 峰度 暴露分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南京某车辆厂噪声作业工人的电测听、血压及心电图检查情况,了解噪声环境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某车辆厂职业健康体检材料,分析纯音听阈测试,血压及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接噪组耳鸣等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噪声 听力损失 纯音听阈测试 心电图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作业工人职业体检后的异常结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0例噪声作业工人,对其进行体检。结果300例工作人员经过体检后,职业禁忌症比例为9.33%,怀疑噪声聋比例为2%,听力受损比例为36.67%,血压产生异常比例为28.67%,心电图产生异常比例为34.67%;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左右耳听力损伤、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升高情况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可知,P<0.05,差异性显著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噪声作业能够对工人的听力以及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体检,并对其予以相应的防治。

  • 标签: 噪声作业 职业体检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噪声环境人员健康状况,分析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及职业病病人方法选取2013年某电子厂来我中心体检的噪声岗位职工506名为研究对象,在所有体检人员中,男职工300人,女职工206人,平均年龄为(32.8±9.5)岁,工作年限最长者29年,最短者4.5个月。依照最新颁发的《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与《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对相关人员进行检查。结果在506名职工中,出现失眠多梦,耳鸣,记忆力下降,头痛,精神萎靡者共计152名,其中16人有高血压史,甲状腺功能亢进13人,异常检出的概率和职工年龄的大小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听力受损和职工工龄龄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工人如果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对其听觉系统造成不可逆伤害,因此,相关部门为了在根本上将这种现象加以改善,就要强化对其卫生管理工作,保证噪声岗位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健康体检 噪声 听力损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果制造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职工的健康状况,验证噪声对心血管和消化等系统的非特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噪声和粉尘对职工健康的联合作用。方法于2019年选取广州市某糖果厂564名职工为研究对象,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01人)、噪声接触组(272人)和噪声粉尘联合接触组(191人),按照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按性别、年龄和工龄对血压、常规心电图、肝功能和双耳纯音听阈等指标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对照组、噪声接触组和噪声粉尘联合接触组作业人员听力异常率分别为12.9%(13/101)、24.6%(67/272)和36.1%(69/191),呈明显的递增趋势(P<0.05);与对照组比较,噪声接触组和噪声粉尘联合接触组作业人员心电图、血压异常率和脂肪肝检出率均明显升高(P<0.017);男职工的听力异常率和脂肪肝检出率在三组间存在递增趋势(P<0.05);40~49岁职工的听力和血压异常率存在递增趋势(P<0.05);≥50岁及工龄<10、10~19年职工的听力异常率存在递增趋势(P<0.05);工龄≥20年职工的心电图异常率和脂肪肝检出率存在递增趋势(P<0.05)。结论噪声是糖果制造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与心血管和消化系统损伤有关,同时粉尘对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可能有加强作用。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粉尘 糖果制造行业 职业健康检查 心血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