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作者: 董文芳 王欢 范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二科,北京 100144 董文芳现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北京 10019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二科,北京 100144
  • 简介:摘要放疗是治疗瘢痕疙瘩的一种有效方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手术联合放疗的疗效已得到临床医生认可。放疗技术已从浅层X线照射发展到目前的近距离放疗,但最佳放疗策略尚未达成共识。外科术后的放疗时机、放疗剂量、分割方式及病变部位和并发症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其临床疗效,优化放疗策略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该文对瘢痕疙瘩的放疗剂量、放疗时机及分割方式等进行了综述,以便于临床医生甄选放疗方案。

  • 标签: 瘢痕疙瘩 放疗 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针对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开展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现状进行简要总结。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均属病理性瘢痕,表现为皮肤真皮网状层的纤维异常增生。这种异常增生源于损伤导致的真皮内慢性炎症反应,一些风险因素通过增加炎症反应的强度和延长炎症反应的时间,影响瘢痕的进程和转归。了解相关风险因素,可有效开展患者教育,并预防病理性瘢痕的发生;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建立了包含多种方式的综合治疗体系。近期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这些治疗和预防方式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该体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发生机制 诊断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统计医院至2019年3月-2022年3月治疗耳廓痕疙瘩患者44例, 对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综合治疗的方式和效果。结果:随访1-3年, 本组44例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0.23%和98.43%, 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对待耳廓瘢痕疙瘩采用综合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耳廓 瘢痕疙瘩 手术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统计医院至2019年3月-2022年3月治疗耳廓痕疙瘩患者44例, 对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综合治疗的方式和效果。结果:随访1-3年, 本组44例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0.23%和98.43%, 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对待耳廓瘢痕疙瘩采用综合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耳廓 瘢痕疙瘩 手术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是结缔组织过度增生的良性皮肤肿瘤,研究显示调节Warburg效应干扰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KFs)等可使瘢痕组织重新上皮化。本文主要探讨Warburg效应在瘢痕疙瘩中的作用,为其预防和治疗探寻新的选择。

  • 标签: []Warburg效应 瘢痕疙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是皮肤创伤病理性愈合的结果,具有侵袭性且复发率高。由于瘢痕疙瘩形成的病理机制尚未阐明,缺乏特异的诊断标志物及安全、精准和有效的分子治疗靶点,本文从疾病预测和临床诊断两个方面总结瘢痕疙瘩的诊断及预测标志物,重点阐述参与瘢痕疙瘩纤维化和炎症调控相关的信号通路,对通路中潜在的治疗靶点及其药物进行综述,并提出新的研究策略和方向。

  • 标签: 瘢痕疙瘩 标志物 治疗靶点 信号通路 成纤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复发性瘢痕疙瘩,探讨再次手术切除减张缝合联合电子线照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8例复发性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54例,再次手术切除减张缝合联合电子线照射)与对照组(54例,再次手术切除减张缝合),比较2组疼痛程度、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结果:(1)疼痛程度: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t值=1.089,(P=0.279>0.05),2组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治疗效果:值=8.19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4<0.05),差异显著。(3)不良反应发生率:创面延期愈合发生率、皮肤红斑发生率、局部色素沉着发生率,2组对比,值=6.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4<0.05)。(4)复发率:值=7.053,(P=0.008<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对复发性瘢痕疙瘩患者实行再次手术切除减张缝合联合电子线照射,能缓解痛苦,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可推广。

  • 标签: 复发性瘢痕疙瘩 再次手术切除减张缝合 电子线照射 复发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胸部瘢痕疙瘩患者手术治疗后采用焦点解决模式的健康宣教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胸部瘢痕疙瘩的患者70例,为进一步观察该种模式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和焦点解决模式两种方式展开健康宣教,观察不同宣教方式的效果及影响。结果:研究显示,乙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评分改善情况优于甲组,该组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更高,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胸部瘢痕疙瘩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实施焦点解决模式的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及依从性的提升均有显著临床效果。

  • 标签: 焦点解决模式 健康宣教 胸部瘢痕疙瘩 心理状态 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耳后三瓣法修复先天性耳垂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应用耳后三瓣法修复先天性耳垂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方法是在耳后区域设计A、B、C 3个皮瓣,A瓣面积比缺损面积大10%~20%,向前下缺损的方向转移,用于修复耳垂缺损;B瓣设计成一个旋转皮瓣,向A瓣方向旋转,用于修复A瓣移植后的继发缺损;C瓣设计成一个滑行推进皮瓣,用于减轻耳后区创面的张力。术后观察皮瓣血运情况,有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以及伤口愈合后瘢痕情况。采用问卷对患方进行满意度调查,1~4分分别表示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男3例,女7例;年龄7~18岁,平均11岁;均为单侧耳垂缺损;术后出现感染1例,经局部消毒、口服抗生素治疗3 d后好转,局部小血肿1例,经换药后痊愈,无皮瓣坏死等并发症。随访3~6个月,无皮瓣坏死,修复后耳垂的色泽、形态、饱满度较好,耳后区域瘢痕较隐蔽。满意度调查显示,非常满意8例,满意2例。结论采用耳后三瓣法修复先天性耳垂缺损,再造耳垂形态自然,瘢痕隐蔽,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耳外科手术 耳垂缺损 皮瓣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环钻手术疤痕疙瘩的预防与治疗策略,并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本医院接受环钻手术的8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观察组采用改进的预防与治疗策略,包括术前护理、手术操作技术优化、伤口结扎材料的选择和术后恢复指导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预防与治疗方案。通过定期随访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疤痕疙瘩发生率、伤口愈合时间和疼痛感知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疤痕疙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伤口愈合时间较短且疼痛感知程度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在整体满意度方面的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进的预防与治疗策略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环钻手术疤痕疙瘩的发生,并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这一研究结果为环钻手术的临床护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环钻手术 疤痕疙瘩 预防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