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耐药癫痫患儿外周血microRNAs(miRNAs)的表达,为早期识别儿童耐药癫痫寻找有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神经专科门诊的癫痫患儿组成的耐药癫痫组(R组)、药物反应性癫痫组(F组)和同期儿童保健门诊体检健康的儿童组成的健康对照组(J组)的外周全血标本各5例,采用高通量测序法检测每个标本miRNAs的表达;以相同条件再次收集R′组(5例)、F′组(7例)和J′组(6例)儿童的外周全血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验证11个候选miRNAs在3组中的表达;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7个目标miRNAs区分耐药癫痫和药物反应性癫痫患儿的功效,在线数据库预测并筛选7个目标miRNAs的靶基因,并对候选靶基因进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功能(GO)分析。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与F组比较,R组共68个差异表达miRNAs,其中22个miRNAs表达上调,46个miRNAs表达下调。qPCR结果显示,11个候选miRNAs中有7个(let-7f、miR-99a-5p、miR-99b-5p、miR-125a-5p、miR-125b-5p、miR-142-5p、miR-100)表达和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ROC曲线分析发现,当miR-99a-5p、miR-99b-5p、miR-125a-5p、miR-125b-5p、miR-142-5p、miR-100的临界值分别大于0.56、1.00、3.17、2.24、2.09、0.59时,这些miRNAs均有较高的曲线下面积(AUC)(≥0.871)、敏感性(≥80.0%)及特异性(≥85.7%),有望成为诊断儿童耐药癫痫的生物学标志物,其中miR-125b-5p诊断耐药癫痫最优。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R-125b-5p可能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有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调控干细胞多能性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鞘磷脂信号通路、神经营养蛋白信号通路、哺乳动物类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结论耐药癫痫患儿外周全血中miRNAs的表达谱和药物反应性癫痫患儿比较存在明显差异,miR-125b-5p有望成为诊断儿童耐药癫痫的生物学标志物。

  • 标签: 耐药性癫痫 儿童 全血 微小RNAs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功能连接密度(FCD)探索耐药与否的内侧颞叶癫痫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差异,并分析其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从2009年7月至2019年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就诊的单侧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痫患者共146例,根据2010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对耐药癫痫的定义将其分为药物控制组(73例)和耐药组(73例)。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3.0 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两组患者FCD的差异,并计算两组患者FCD差异脑区FCD值和病程的相关性。结果药物控制组和耐药组内侧颞叶癫痫患者的FCD显示出广泛差异。相比于药物控制组,耐药组在致痫灶侧岛叶、豆状核、丘脑、海马、中央前回FCD值明显降低。耐药组致痫灶侧楔前叶FCD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30,P=0.010)。结论耐药内侧颞叶癫痫患者较药物控制组FCD值广泛降低,此外大脑可能存在进行性损伤,影像学差异有利于探究内侧颞叶癫痫患者耐药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可靠的耐药相关的神经影像标志物。

  • 标签: 癫痫,颞叶 磁共振成像 纹状体 丘脑 功能连接密度 耐药
  • 简介:摘要:Hp对常用抗生素的原发和继发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通过对临床胃镜活检标本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并同时行组织病理检查Hp,探索Hp临床耐药的原因,为本地区抗Hp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一种或者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状况,近些年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在临床多种病症治疗中有广谱抗菌药物,而诸多中小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使用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化应用方式,抗菌药物的滥用是细菌耐药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是近些年国内和全球医疗关注的重要问题。相关研究中表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会显著增加细菌耐药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广谱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还会影响患者治疗预后状况,严重时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出现细菌感染,继而诱发死亡。现阶段临床中对细菌耐药新除了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以外,还采用增强微生物与细菌耐药检验的方式,对抗菌药物的有效使用和药物滥用预防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就细菌耐药检验的方法和技术,明确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的重要性,为临床细菌耐药预防和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细菌 耐药性检验 方法 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一种或者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状况,近些年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在临床多种病症治疗中有广谱抗菌药物,而诸多中小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使用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化应用方式,抗菌药物的滥用是细菌耐药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是近些年国内和全球医疗关注的重要问题。相关研究中表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会显著增加细菌耐药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广谱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还会影响患者治疗预后状况,严重时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出现细菌感染,继而诱发死亡。现阶段临床中对细菌耐药新除了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以外,还采用增强微生物与细菌耐药检验的方式,对抗菌药物的有效使用和药物滥用预防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就细菌耐药检验的方法和技术,明确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的重要性,为临床细菌耐药预防和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细菌 耐药性检验 方法 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究呼吸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了解呼吸科患者耐药的分布情况,采用正确的护理方式。方法: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2例呼吸科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收集和调查这12例患者的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具体分布情况,分析其耐药。结果:根据实验调查显示,本次调查共计检测出134株病毒,其中有58株多重耐药菌,患者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血液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其中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革兰氏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对抗生素产生了明显的耐药。结论:临床上要根据耐药菌群的分布情况,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规范抗菌类药物的给药,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出现。

  • 标签: 呼吸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 耐药性分析及护理
  • 简介:摘要鲍曼不动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由于其易产生耐药及植入性医疗操作的增加,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导致的院内感染成为临床医师的极大挑战。因此,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其生物膜对耐药的影响及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此文从细菌生物膜的角度归纳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讨论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调节因素以及对耐药的影响,概述了亚致死剂量抗生素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成的影响,为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所致感染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和防控耐药菌株传播提供参考。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生物膜 耐药性
  • 简介:摘要当抗菌药物在20世纪初问世时,医疗卫生界曾认为人类已经赢得了这场与细菌的战争。然而,随着微生物的持续进化,人们很快就发现,微生物能够对几乎所有正在使用的抗菌药物产生抵抗。感染性疾病一直为人类疾病与死亡的重要原因。抗微生物药物耐药的出现对感染性疾病的病种与发病人数以及医疗费用的增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医疗卫生界有必要对常见的细菌感染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监测。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半年内采集的200株非重复临床分离株,并且对其进行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将相关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的200株非重复病原菌中,其中革兰阴性菌有76株,革兰阳性菌有7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8例,大肠埃希杆菌16例,肠杆菌属12例,肠球菌13例,铜绿假单胞菌17例,克雷伯菌属13例,变形杆菌属11例。在检测出来的40例多重耐药菌株中,其中普一21例,普二30例,呼吸科37例,检出率分别为17.5%,25%,30.83%。结论: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监测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监测 非重复临床分离株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药敏片法,以克州地区的103株牦牛源大肠杆菌(分别采集自克州乌恰县33株,克州阿克陶县36株,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34株)为实验对象,对于5种常见抗菌药物展开敏感性试验,对试验数据处理后,发现所有分离株均对抗菌药物拥有耐药。对于青霉素拥有接近96%的耐药,红霉素耐药也超过70%,可以证明克州地区的牦牛源大肠杆菌具有一定耐药,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展开耐药监测,为牦牛提供更合理的临床用药,避免让当地养殖户养殖效益受到影响。

  • 标签: 牦牛 大肠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实际应用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抽调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作为参照数据,利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分析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且利用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分析其耐药情况。结果:在众多抗菌药物中,临床上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频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泛;除此之外,ICU、呼吸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肾内科等科室的病原菌检出率最高,分离细菌以不动杆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色单胞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结合研究结果,各科室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诊断原理及药学原理,但是其细菌耐药监测以及用药管理仍然有待加强。实际上应当结合耐药监测结果控制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细菌耐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究呼吸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与耐药的检测,了解呼吸科患者耐药的分布情况,采用正确的护理方式。方法: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2例呼吸科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收集和调查这12例患者的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具体分布情况,分析其耐药。结果:根据实验调查显示,本次调查共计检测出134株病毒,其中有58株多重耐药菌,患者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血液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占比分别为39.66%、25.86%、20.69%;其中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革兰氏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占比分别为46.55%、24.14%、8.62%、6.89%。在革兰氏阳菌中,最常见的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其主要原因为这两种细菌的生存能力非常强,试剂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菌[4]。这些细菌主要是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头孢类等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导致临床治疗的难度增加。结论:临床上要根据耐药菌群的分布情况,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规范抗菌类药物的给药,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出现。             

  • 标签: 呼吸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 耐药性分析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此次的研究来对肺炎链球菌在临床的分离过程中其分布的特点、变化以及耐药,来为肺炎链球菌感染者的诊断与治理等提供更加合理的用药参考。方法:在此次研究中选取我院102例的肺炎链球菌临床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检测,来对肺炎链球菌的来源以及药物敏感性等进行检测,最后对检测的内容进行综合的统计分析。结果:在对102例分炎链球菌患者的检测与分析当中,结果显示在临床分析到肺炎链球菌标本中,有87例是来自于痰液当中,而其中的分离率最高是在儿科中,分离率相对较高的还有在呼吸内科、干部病房当中。在检测中得出其肺炎链球菌耐药相对较高的包括青霉素敏感菌株、青霉素不敏感菌株,而耐药相对较低的则是包括万古霉素、氯霉素等等。结论:根据检测结果与临床的分析能够了解到,以往在对肺炎链球菌的治疗当中,使用红霉素以及克林霉素等等已经不能有效的进行治疗,而使用第4代奎诺酮类药物却有着比较强的抗菌作用,这能够有效的结合临床诊断等来提供更加合适的抗菌药物来更好的辅助教学。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分布 耐药性 抗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细菌耐药监测价值。方法:以2021年8月-2022年1月收取的100份微生物检验阳性标本作为观察对象,实施细菌培养,进一步通过鉴别、分离、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阳性标本中的细菌类别、耐药。结果:100份微生物检验阳性标本经过分离总共获得100株菌株,其中57株革兰氏阴性杆菌、43例革兰式阳性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发现革兰氏阴性杆菌中的变形杆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的耐药较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偏弱。革兰式阳性杆菌中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唑林耐药较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较强,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耐药偏弱。结论: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检测细菌耐药,革兰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各有不同。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革兰氏阴性杆菌 革兰式阳性杆菌 耐药性监测
  • 简介:摘要: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外泌体富含有功能作用的非编码RNA,蛋白等,这些物质对骨肉瘤有重要调节作用,通过对外泌体对骨肉瘤的作用机制的总结,深入了解外泌体对骨肉瘤的作用机制,可以更好的让外泌体为临床诊断治疗服务,本综探讨了外泌体对骨肉瘤的进展,诊断,治疗等的相关情况,为外泌体在骨肉瘤的研究提供知识和方向。

  • 标签: 外泌体 骨肉瘤
  • 简介:[摘要]现如今,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耐药的不断增加,导致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不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无法摆脱疾病的困扰。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简述了细菌耐药监测的实际意义,分析了常见细菌的耐药情况,并提出了降低细菌耐药的常见措施。

  • 标签: [] 微生物检验 细菌 耐药性 现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监测。方法:我院收治200例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检验标本是研究对象,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细菌做好鉴定,用自动化仪器做药敏试验,检测使用多种抗生素,记录检验数据并比较。结果:细菌分布占比最高的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占24.00%,肺炎链球菌占比最低占1.00%。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8.62%、41.95%、93.10%,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分别为0、69.23%、92.21%、92.31%。结论: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耐药菌株检出率较高,抗生素耐药现状面临困境,医师应高度重视,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应用规范性、安全性,按照规范应用抗生素,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 监测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呼吸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从而为呼吸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精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我院呼吸内科接受诊治的患者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水、支气管冲洗液、气管吸出物样本中分离的189株下呼吸道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并测定这些病原菌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结果 自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189株病原菌中,88.36%为革兰阴性菌、11.64%为革兰阳性菌(P<0.05),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分离菌株的前三位。

  • 标签: 感染 耐药性 下呼吸道 呼吸内科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使用在动物细菌疾病的诊疗上起到了很大帮助,但是致病细菌并非万能的,它们有特定的应用领域和应用途径。不合理应用,不但对病害防治不利,而且可能产生许多消极影响,不利畜牧业的科学发展。该文对某县的动物卫生监测所动物抗菌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探讨,剖析了细菌耐药力产生的根源和原因,随之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 标签: 兽医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