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老年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72例为研究对象,对入组患者分别进行T1WI、T2WI、FLAIR和磁敏感成像(SWI)扫描,对比不同序列扫描结果。结果T1WI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13.9%,T2WI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20.8%,FLAIR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61.1%,SWI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94.4%,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出血患者磁敏感成像序列诊断,可明显提高诊断价值,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

  • 标签: 老年性脑微出血 磁共振成像 敏感序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的相应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93例鼻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总结鼻出血患者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93例鼻出血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对鼻出血患者在准确及时治疗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及出院指导是确保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恢复的关键。

  • 标签: 鼻出血 老年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我科在三年期间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出血的特点,为进一步了解老年脑梗死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分析和文献研究法,回顾的研究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三年期间我科收治的56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和出血进行总结归纳。结果在56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中,有81.4%的病例为75岁以下的患者,在所有病例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在病例资料中,有51.3%的男性病例,48.7%的女性病例,经T检验,P值为0.123,表明在男女性别比方面两者无差别;在所有病例中,采用1.5TPhilipsMRI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MRI自旋回波序列(SE)、FE序列、FSE序列以及GRE梯波扫描。通过比较上述4种序列检查阳性率,证实CMBs在MRI-T2WI序列显影率最高,CMBs发生率在对照组、梗死组、梗死后出血组中依次为11%、22.6%、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的高发人群中,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方法,针对出现症状的患者,要及时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防治病情进一步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梗死 临床特征 脑微出血 分析
  • 简介:摘要鼻出血是鼻腔、鼻窦或鼻咽部出血为主要表现,由局部或全身疾病所引起的鼻部症状,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老年出血出血量多,止血难度较大,同时并发症多,而成为耳鼻喉科医生较棘手的急重症。为了解鼻出血并发症的可能因素,做好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对2003年至2010年我科收治的止血治疗过程中合并脑梗塞2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论是老年人鼻出血的关键是找准出血部位及明确出血原因,减少填塞次数和时间,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减少脑梗塞等并发症。

  • 标签: 鼻出血 治疗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回顾统计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共142例。回顾分析统计导致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结果14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通过内镜的检查结果确定。其中慢性胃炎占37例;消化性溃疡占69例;肿瘤有36例。结论老年患者由于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药物或是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对其消化道造成损伤,加之老年患者消化道功能减退,可能是老年患者产生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 标签: 老年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分析
  • 简介:出血作为一种具有出血倾向的小血管病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越来越高。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出血与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溶栓或抗栓治疗后症状出血关系密切。本文旨在探讨出血与上述疾病的相关,将有利于出血患者卒中防治策略的制定。

  • 标签: 脑微出血 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 简介:现将1980~1995年间收治的严重老年出血168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年龄:男性126例,女性42例,60~69岁90例(53.70%);70~79岁47例(27.80%);80岁以上31例(18.50%),最大年龄86岁。1.2出血量:反复鼻出血4次以上,出血量累积达200ml以上,各年龄组分布如表1。

  • 标签: 老年性鼻出血 临床分析 严重性 鼻腔填塞术 全身疾病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补肾益方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诊的老年痴呆患者中抽取8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使用脑复康治疗,研究组使用补肾益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认知与行为功能评分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所减少,研究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与行为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MMSE与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痴呆时使用补肾益方,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大规模应用。

  • 标签: 补肾益脑方 老年性痴呆 疗效
  • 简介:病例1:患者男性,61岁。抵达阿塔卡玛(海拔4000米)2d后出现霹雳样头痛,随后意识丧失。转运到低海拔地区后病情逐渐好转。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显示弥漫血管源水肿和出血(图1)。最终诊断为高海拔脑水肿。病例2:患者男,51岁。因为吸入性肺炎、缺氧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住院。抗生素治疗后病情改善,1周后痫发作。MRI显示弥漫出血(图2)。

  • 标签: 脑微出血 弥漫性 NEUROLOGY
  • 作者: 范海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8-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13期
  • 机构:湖南省衡南县硫市镇中心卫生院   421121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进行对比实验分析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与病因。方法 实验对象主要选自我院接收的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患共计108人,并根据病患的年龄段不同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有54人,主要实验对象以年龄低于55岁为主,另一组是实验组有54人,主要实验对象是以年龄阶段大于55岁为主。通过对两组病患的上消化疾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研究,来对比并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情况、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结果 实验组病患在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率为51.85%,而对照组病患的病情好转率高达90.74%,同时实验组还有35.19%的死亡率,但是对照组的病患死亡率仅为5.56%,两组之间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发病原因由高到低是肿瘤、非甾体抗炎药相关胃病、消化性溃疡、间质瘤和食道静脉曲张,其中与对照组的病因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且P<0.05;同时在对比临床症状时,实验组的病患多以黑便、呕血、头昏乏力为主,但对照组以上腹疼痛为主,两组之间的症状表现差异很明显且P<0.05。结论 相比于年龄较小的病患,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疾病特点更加复杂和多样,因此在临床上一定要对老年病患展开更全面的检查和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提高病情好转率。

  • 标签: 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分析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脑萎缩并发脑出血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其护理要点。结果50例老年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在经过系统的护理后,31例患者得到治愈,6例患者出现死亡,13例患者留有瘫痪后遗症。结论对老年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脑萎缩 脑出血 护理要点
  • 简介:目的:对老年脑萎缩并发脑出血预后情况进行研究,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25例,随机分成存活组与死亡组,对其临床病例进行研究,分析脑出血量、脑室积血、血肿以及出血部位情况预后影响。结果:本文研究的25例老年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中,10例存活(40%)、15例死亡(60%),死亡原因与出血量、脑室积血、血肿形状、出血部位有着密切关系。结论:对老年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尽早诊断治疗,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出血的特点,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文研究选择68例老年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诱发患者鼻出血的原因。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的止血效果好,无再次出血的情况发生,无任何并发症的出现,顺利出现。结论:根据老年出血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发挥很好的止血效果,提升预后。

  • 标签: 老年性鼻出血 特点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相关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确诊患有脑血管方面疾病的患者,采用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及血生化检查的方式。将出现出血的区域进行分区计数并分级。根据检查数据对心脑血管疾病与出血的相关进行分析。结果出血的发生和分级因素,与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相关,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腔隙脑梗塞有关,研究数据P<0.05。结论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病、腔隙脑梗塞等疾病因素,其中上述疾病因素为出血最为首要的危险因素。同时经研究发现出血多发位置位于皮层以及皮层下的区域,除此之外则见于丘脑及基底节区,偶见于小脑,出现几率最小的位置为脑干。

  • 标签: 脑微出血危险因素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中老年人群出血(CMB)的相关。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丽水医院头颅磁共振检查的2 839例受试者,根据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CMB组525例和非CMB组2 314例,比较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及PDW。Logistic回归分析CMB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DW水平预测CMB的价值。结果CMB组与非CMB组比较,男性55.05%(289例)比45.12%(1 044例)、吸烟42.67%(224例)比34.67%(802例)、糖尿病12.76%(67例)比9.51%(220例)、血肌酐(68.91±21.38)μmol/L比(66.45±15.40)μmol/L水平偏高(均P<0.05)。CMB组患者PDW水平为(15.5±2.5)%,高于非CMB组(14.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W是中老年CMB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P<0.05)。PDW预测CMB的ROC下面积(AUC)为0.582,以15.95%为最佳界限值进行预测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41.8%。以15.95%的PDW水平将研究人群分为高PDW组(1 691例)与低PDW组(1 083例),高PDW组CMB为0.75个、CMB患者占23.30%(394/1691),高于低PDW组的0.48个、12.10%(131/1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8,30.37,均P<0.05)。结论中老年CMB患者PDW水平偏高,高PDW水平是中老年人群CMB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脑微出血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梗死患者伴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具体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6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其病情分成两组。30例脑部无出血患者为无出血组,30例伴出血患者为出血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检测指标以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出血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上腺素(AD)、丙二醛(MDA)以及血清皮质醇(Cor)水平均高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生活质量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且出血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生理检测水平与脑部出血情况密切相关,是诱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预后质量,应采取积极的治疗干预措施。

  • 标签: 脑梗死 脑微出血 相关危险因素 预防干预措施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87-02
  • 简介:摘要老年便秘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对2013-2014年在我科住院的143位伴发老年便秘症状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辅以药物、精神、运动、按摩、结肠灌洗及饮食等疗法,对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起到了积极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 标签: 老年 便秘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