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国文联十大和作协九大开模式上的讲话》都为我国文艺事业指明了正确工作方向。这些关于文艺工作《讲话》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需要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到文艺创作、文艺研究和文艺批评诸多具体工作当中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其中文艺批评观,论述了习近平同志文艺批评观对维吾尔当代文学批评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习近平 文艺讲话 维吾尔文学批评
  • 简介:按照传统的分法中国现代文学指20世纪初至1949年建立新中国的30几年间的文学,本文就研究那些年代的维吾尔文学。这个时代的文学以强烈的群众性及革命性区别于早期产生的任何时代的文学。本文总结了维吾尔现代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主要特点,指出了其鲜明的特色。

  • 标签: 维吾尔现代文学 时代精神 内容与形式 特色
  • 简介:本刊讯5月22日至25日,2017《民族文学维吾尔文版作家翻译家培训班暨多民族作家看黔南活动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举行。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新疆文联名誉主席阿扎提·苏里坦,《民族文学》副主编赵晏彪、编委艾克拜尔·吾拉木,贵州省作协专职副主席高宏,黔南州副州长胡晓剑,黔南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文联党组书记黄光兴,大连市作协副主席古耜,《小说选刊》编辑部主任顾建平,巴金文学院院长赵智,贵州省作协副秘书长孔海蓉、黔南州作协副主席孟学祥等以及来自新疆、北京、四川等地近30位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作家、翻译家出席。

  • 标签: 《民族文学》 民族作家 维吾尔文 黔南州 翻译家 培训班
  • 简介:维吾尔语的绝大部分词汇是根据语言发展规律由本语言的资源为基础而形成的。比如,“■”(引导,牵引)这一词源自“■”(狗)这一词汇,“■”(追赶,赶走)源自“■”(羊),“■”(核桃)源自“■”(燃烧),“■”(奶皮)源自“■”(干尔),“■”(辣,苫)源自“■”(开着)”;“■”(玉石)这一词最初只表示“河岸上的石头”,而“■”(玉龙喀什)和“■”(墨玉)两个词分别表示两个巨大河流的“东岸”,“西岸”…

  • 标签: 维吾尔语 语素 “■” “■”
  • 简介:一只雄鹰箭也似地飞来,把一只羊羔叼走了。麻雀见此情景,十分眼红。自言自语地说:“哎,鹰这家伙,天天叼羊吃肉,我却天天啄粪吃,这是自找麻烦。说翅膀,我也有翅膀,论嘴巴,我的嘴象利矛一样尖锐,我也是五官四肢齐备啊。鹰只能叼羊,我不但要叼羊,连骆驼也能叼呢!”

  • 标签: 绵羊 维吾尔族 麻雀 自言自语 骆驼
  • 简介:喀什是维吾尔族重要的文明与文化发源地之一。千百年来,善良、勤奋、好客、睿智、忠实的人们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创造了巨大的文化遗产,其中民俗文化遗产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喀什地区的一些地方乡村以及喀什市为例进行调查与探索,论述了民俗学中的重要部分一现代喀什维吾尔人的葬礼与有关风俗习惯。

  • 标签: 喀什 维吾尔人 葬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维吾尔族舞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独具一格的少数民族舞蹈,保护与传承维吾尔族舞蹈是笔者毕生追求的事业,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自担任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本科维吾尔族舞蹈“单元课”的教学工作以来,为了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维吾尔族舞蹈及其文化内涵,每逢寒暑假都要回到家乡考察学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细致的对比与整理。

  • 标签: 维吾尔族舞蹈 知识构建 舞蹈教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少数民族舞蹈 中央民族大学
  • 简介:本文利用人类学历史文献研究方法以漠北回鹘人为主研究其宗教信仰文化的变迁过程,讨论喀喇汗王朝时期的宗教文化变迁,尤其是维吾尔人文化历史从这一时期开始的宗教文化的变迁、当时居民对新皈依的伊斯兰教的态度、伊斯兰文化对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增加的新因素,居民作为新文化伊斯兰教的接受方式,如何对待传统与新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之间关系等方面。对维吾尔人而言,喀喇汗王朝时期接受伊斯兰教是成为维吾尔历史上的规模最大的第一次文化变迁时期。维吾尔人文化变迁模式可分为几个阶段,即信仰摩尼教时期,信仰佛教时期,信仰伊斯兰教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等。本文利用文化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

  • 标签: 宗教文化 文化变迁 文化的整合与重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初步研究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穆斯林的人格特征,采用维语版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和巴州地区的4677名维吾尔族穆斯林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南疆四地州男性维吾尔族穆斯林的16PF测试结果与全国男性成人常模相比,除了在自律性因子上没有差异外,在其他因子上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全国女性成人常模相比,南疆地区女性维吾尔族穆斯林除了在世故性和敏感性两个因子上没有差异外,在其他因子上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南疆维吾尔族穆斯林表现出的人格特质是高乐群性、高稳定性、高恃强性、高兴奋性、高敢为性、高幻想性、高忧虑性、高紧张性和低聪慧性、低有恒性、低怀疑性、低实验性和低独立性。另外,南疆维吾尔族穆斯林在人格特征上表现出了性别、婚姻、年龄、文化程度和来源地上的差异性。

  • 标签: 新疆南疆 维吾尔族穆斯林 人格特征
  • 简介:元音提升是现代维吾尔语中的一种特殊语音现象,即当一个带有高元音i的后缀与某一词干结合时,或者当某一词干末尾的重音因缀接后缀而移到下一个音节时,如果词干和后缀之间只出现一个辅音,那么词干末音节原有的短而无重音低元音a和萏提升为中元音e(在第一个音节)或高元音i(在非第一音节)。另外,现代维吾尔语里的短而高元音i,u,ǖ等有时随着重音的下移而彻底消失。本文在引用维吾尔语历时音变现象的基础上,试图论证以上两种现象都是经济原则引起的结果。

  • 标签: 维吾尔语 元音提升 经济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对缺铁性贫血的维吾尔医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49例患者,其中15-25岁34例,25-35岁10例,大于35岁5例。本次研究中,轻度贫血40例,中度贫血7例,重度贫血2例。对59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患病原因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并且通过观察疗效来总结经验。结果轻度贫血患者多数由饮食不当引起,在注重饮食的基础上,也给患者给予调整体质和增强体力的维吾尔医药治疗,治疗4-5周后进行血常规复查,持续治疗8-10周后治愈率87.5%,好转7.5%、其他5%。中度贫血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前提下调整体质,增强体力和提高免疫力、调整营养后治疗4周后的治愈率28.6%,持续治疗12周后治愈率42.8%,好转14.3%、效果不明显14.3%。重度贫血患者在治疗12周后好转83%。结论而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而言,应当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维吾尔医治疗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分析维吾尔医在骨科性关节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维吾尔医骨科护理学路径。结果实验组康复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讨论维吾尔医骨科的相关护理学路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是值得鼓励和推广的。

  • 标签: 维吾尔医 骨性关节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