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深层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30例单纯疱疹病毒深层角膜溃疡患者,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对参照组患者应用了病灶切除手术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应用了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方式,随后分析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视力上升情况、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视力上升情况更加明显,治疗满意度更高,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深层角膜溃疡,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部分患者的视力还会得到提高。

  • 标签: 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 单纯疱疹病毒性深层角膜溃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祛风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3例47眼采用中医祛风法辨证用药配合西医治疗,对照组35例40眼单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33例47眼治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35例40眼治愈率为51.42%,总有效率为88.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法治疗病毒角膜炎效果满意。

  • 标签: 祛风法 病毒性角膜炎
  • 简介:摘要儿童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发病形式、诊断、治疗、复发及预防等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常伴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儿童HSK较成年人HSK更易造成全身播散。其误诊率可达15%~30%。儿童HSK双眼受累的发生率为10%~26%。最常见类型为基质型(几率为35%~50%)。较成年人易复发。其诊断依靠病史及临床表现、病毒培养及PCR检测等。在治疗和预防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强调了口服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的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30-133)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角膜色素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单纯疱疹病毒角膜色素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0.1%无环鸟苷和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强化治疗手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患者实施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角膜色素膜炎中,采取强化治疗手段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眼压恢复,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色素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角膜炎(HSK)的效果。方法40例HSK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1例(21眼)采用昔洛韦眼用凝胶滴患眼;对照组19例(19眼)采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滴患眼。两组同时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和消炎痛,用药14d后检查,记录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的情况;随诊一年,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好转2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5.591,P<0.05);且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8%Vs68.40%,χ2=5.350,P<0.05)。随诊一年,治疗组的复发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HSK效果好,复发率低,综合治疗病毒角膜炎具有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的作用。

  • 标签: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SVE)的诊断方法,了解对HSVE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27例病毒脑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单纯疱疹病毒(HSV)DNA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HSV-DNA阳性11例;HSV-IgM阳性4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1例;DNA与IgM同时阳性3例。将脑脊液检查HSV-DNA阳性或HSV-IgM抗体阳性者12例诊断为HSVE,占44%。对HSVE患儿予以静脉滴注无环鸟苷,连续用药一周,结果治愈8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及死亡各1例。结论PCR与IgM抗体检测两种方法相结合有助于HSVE病原学早期诊断,并指导HSVE的临床治疗。

  • 标签: 脑炎 病毒性 疱疹病毒科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有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此次发病有皮肤、黏膜疱疹。发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烧、咳嗽等。脑实质损害的表面,如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和肢体瘫痪等。脑脊液常规检查符合病毒感染特点。脑电图提示有局灶性慢波及癫痫样放电。影像学(CT、MRI)显示额、颞叶软化病灶。双份血清和脑脊液抗体检查有显著变化趋势。病毒学检查阳性。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诊断
  • 简介:摘要单纯疱疹病毒基质坏死型角膜炎(herpes simplex virus necrotizing stromal keratitis,HSV NSK)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主要表现为角膜基质坏死的眼病,其可导致视力下降、角膜穿孔,甚至失明、眼球摘除等严重后果。目前针对HSV NSK的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核苷类似物等抗病毒药物、靶向γ-干扰素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富马酸二甲酯、环孢素A、疫苗等。对于非手术疗法无法控制的严重病例,需进行手术治疗,常见的术式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深板层角膜移植、多层羊膜移植、结膜瓣覆盖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47-252)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 基质坏死型角膜炎 炎性反应 角膜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54例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痊愈的16例,好转的11例,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痊愈的9例,好转的12例,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的效果非常显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单纯疱疹 病毒性角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内科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2例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我院的内科治疗后,治愈46例,好转4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及时内科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可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单纯疱疹 病毒性脑炎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病毒药及抗病毒药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患者48例54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只眼,对照组20只眼。对照组用1g.L-1阿昔洛韦点眼,日5-7次。治疗组除同对照组治疗外,给予干扰素10万U球结膜下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1ml,共5-7次;同时,成人肌肉注射干扰素100万U,儿童肌肉注射100万U.m-2,均为隔日一次,共5-7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0.59%和35%,总有效率为88.57%和55%,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视力提高31只眼,对照组视力提高11只眼。结论全身及结膜下注射干扰素及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治愈率高、副作用少,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阿昔洛韦 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102例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患者,摸球法分为A组(优质护理)与B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①A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B组(P=0.007);②干预后,A组SAS评分低于B组(P=0.000),SDS评分低于B组(P=0.000),视力水平高于B组(P=0.036)。结论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患者行优质护理可提升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节心理状态,改善视力恢复效果。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华蟾素联合阿糖胞苷注射液和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86例(200只眼)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94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华蟾素、结膜下注射阿糖胞苷注射液和结膜囊滴用无环鸟苷滴眼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上述三种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或两种。结果治疗组第一疗程治疗时间最长10天,最短3天,平均6天痊愈,治愈率为94.3%,而对照组治疗时间最长40天,最短7天,平均15.2天,治愈率为64.9%,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能明显缩短疗程,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药物 联合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基质型)的治疗方案对病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我院住院患者,对诊断“角膜炎”的患者进行筛查,发现明确诊断“疱疹病毒角膜基质炎”患者17人,分析发病诱因、临床症状、治疗方式。除1例患者失访、1例患者放弃治疗外。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7例患者行羊膜移植或者结膜瓣遮盖术,其中1例一眼行羊膜遮盖术后14天再次行同一眼结膜遮瓣盖术,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后病情稳定。结果单纯病毒角膜基质炎基质型较溃疡型预后好。在药物控制病情的基础上,联合羊膜移植或者结膜瓣遮盖修复角膜病变区域,对疾病的愈合有良好作用。结论疱疹病毒基质坏死型角膜炎表现复杂,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医师的临床经验,目前尚无诊断金标准。治疗方式为药物和手术治疗两种。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两者配合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角膜基质 临床特征 抗病毒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确诊的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病人中选取56人参加本次试验,将所有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于试验,一组用于参照。对两组病人都采用一般的治疗方法,参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试验组则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症状消失时间、不良状况和病情复发的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病人视力恢复情况明显比参照组好,皮疹、眼部损害和疼痛消失时间都比参照组短,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比参照组低。结论:在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病人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医疗效果很好。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