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肛肠手术后直肠楼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34例肛肠手术后直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确定性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回肠造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4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肛肠手术后出现直肠的患者,采用确定性手术予以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可以促进患者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结直肠瘘 确定性手术 回肠造瘘术
  • 简介:摘要直肠术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为吻合口,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甚至更严重者会导致死亡现象的发生。研究发现,诱发吻合口病状的因素复杂繁多,而大体上可分为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过程中、手术后等方面的因素,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吻合口症状的发生,诊治方式必须涵盖患者身体特征、体温情况、引流状况、辅助式检查以及患者内部腹腔穿刺抽吸等方面。几乎所有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得以好转痊愈,但通过保守治疗方式并无好转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加强对病因以及治疗方法的认识与了解,降低吻合口病状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做好造口的护理是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患者康复治疗的首要点。通过对50例造口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小结,与大家一起分享成果,探讨经验。

  • 标签: 直肠癌术后 造瘘口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6例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45例(8.I%),其中40例(88.9%)与直肠手术有关。术后吻合口发生时间3h-51d。4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36例(85.7%)治愈,平均口愈合时间为(28.9±15.4)d;6例未愈合,其中5例改行结肠造,1例合并吻合口狭窄放入金属支架扩张狭窄。8例(17.8%,包括5例非手术治疗失败者)予以手术治疗。死亡4例(8.9%)。结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必要时予以手术治疗。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吻合口瘘 治疗
  • 简介:直肠癌是发生在直肠及肛管黏膜上皮的肿瘤,吻合口直肠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吻合口后,若不及时采取措施给予处理,病死率极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就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 标签: 术后吻合口瘘 结直肠癌 预防 直肠癌术后 黏膜上皮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直肠行肠造口干预的护理技巧。 方法 纳入病例:92例,病症:直肠行肠造口患者,入组时间: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分组方式:回顾性分析,组别:实验及对照,各46例,护理方式:综合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分析护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取肠造口术对直肠癌进行治疗中,行综合护理,把控护理技巧,可促进患者舒适度的提升,有效降低护患纠纷。

  • 标签: 结直肠癌 造瘘口书 护理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d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全面检索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信息,使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评估工具进行风险偏倚评估。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纳入研究的预测模型中出现频次较高的预测因子为性别、肿瘤位置、体重指数、术前白蛋白水平和新辅助治疗,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3~0.98。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主要由研究类型和数据分析引起。结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风险预测模型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的研究者可参考本研究归纳的常见预测因子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开发和验证吻合口预测模型,尽早识别患者吻合口的风险并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手术并发症 吻合口瘘 预测 模型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肛肠手术后直肠的临床治疗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择取60例肛肠手术后出现直肠的患者,接收时间区间: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选用随机规范化方式完成分组,即对照组(30例,回肠造术治疗)和观察组(30例,确定性手术治疗),就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观测数据、临床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估值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统计数据同比于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肛肠手术 结直肠瘘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治疗直肠肿瘤时应用腹腔镜直肠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54例直肠肿瘤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传统手术)和实验组(腹腔镜直肠手术),每组27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手术能够有效清除直肠肿瘤患者的病灶,加快其术后康复的速度,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结直肠肿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有效性。方法将70例直肠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采用35例计算机随机聚类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两组比较了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手术时间(2.11 0.37)小时,出血量(73.73 9.74)ml,住院时间(6.22 1.53)d,睡眠时间(2.11 0.42)d。对照组干预时间为(4.15 0.52)小时,出血量为(119.42 10.46)ml,住院时间为(9.23 1.36)d,睡眠活动时间为(4.06 1.28)d。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t=18.9107,18.9123,8.6990,8.5636,P=0.0000,0.0000,0.0000和0.0000

  • 标签: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 治疗 结直肠肿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的发生原因,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205例我科病人行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根治术,其后16例发生吻合口,利用该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16例病人中15例,经实施充分的引流、积极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和正确使用生长抑素等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康复出院。1例因高龄合并糖尿病,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吻合口发生后,积极采取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能促进口愈合,使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 简介:子宫脱垂的高龄妇女在农村贫困山区常见,但是因使用子宫托导致阴道直肠临床上罕见,文章分析了其产生原因以及治疗经过。

  • 标签: 阴道直肠瘘 原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肠镜下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青岛市市立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行结肠镜下直肠腺瘤切除术且在切除术后3年内有结肠镜随访结果的患者501例。分析性别、年龄、BMI、是否吸烟、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否合并糖尿病,腺瘤最大径、数量、病理类型,以及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腺瘤复发率的影响,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01例结肠镜下直肠腺瘤切除术患者术后3年的腺瘤复发率为25.5%(128/501)。腺瘤复发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MI为<25、25~29和>29 kg/m2的患者的腺瘤复发率分别为19.2%(32/167)、27.5%(44/160)和29.9%(52/174),其中BMI>29 kg/m2者的腺瘤复发率高于BMI<25 kg/m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8,P<0.05),腺瘤复发率在BMI<25 kg/m2与25~29 kg/m2、BMI为25~29 kg/m2与>29 kg/m2的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吸烟、合并NAFLD、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的腺瘤复发率分别高于不吸烟、不合并NAFLD、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32.9%(51/155)比22.3%(77/346)、27.6%(61/221)比23.9%(67/280)、31.3%(25/80)比24.5%(103/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32、7.232、6.874,P均<0.05)。腺瘤最大径为≤5、>5~<10、10~<20和≥20 mm的患者腺瘤复发率分别为11.6%(23/198)、18.5%(23/124)、41.7%(43/103)、51.3%(39/76),其中最大径为10~<20 mm和≥20 mm的患者腺瘤复发率均高于最大径为≤5 mm和>5~<10 mm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990、14.690、49.440、23.650,P均<0.05),腺瘤复发率在最大径≤5 mm与>5~<10 mm、最大径为10~<20 mm与≥20 mm的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1、2和≥3个腺瘤的患者的腺瘤复发率分别为19.6%(20/102)、23.2%(46/198)和30.8%(62/201),其中有3个腺瘤的患者的腺瘤复发率高于有1个腺瘤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6,P<0.05),有1个与2个、有2个与3个腺瘤的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展性腺瘤患者的腺瘤复发率高于非进展性腺瘤患者[28.8%(98/340)比18.6%(30/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9,P<0.05)。在腺瘤最大径为10~<20 mm和≥20 mm的患者中,分块切除(内镜下分块黏膜切除术与内镜下分块黏膜剥离术合并)组的局部复发率均高于整块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合并)组[5/19比4.8%(4/84)、45.7%(16/35)比14.6%(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27、8.868,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腺瘤最大径、腺瘤数量、腺瘤病理类型均为影响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3.673、1.523、1.989,95%CI 1.759~6.528、1.096~2.897、1.564~4.089,P均<0.05)。结论高BMI、吸烟、合并NAFLD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腺瘤的最大径越大,数量越多,病理类型为进展性腺瘤,患者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率越高。在较大腺瘤的患者中,接受分块切除术的患者局部复发率比整块切除术高。

  • 标签: 结直肠腺瘤 复发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多学科诊疗模式对于提高直肠癌患者术后造口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这期间到院实习的护理生中随机抽选90名,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名护理生。对观察组护理生实施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教学方式,对参照组护理生实施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护理生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护理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结果:通过一年的教学后,观察组护理生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护理生,并且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更高,差异明显P

  • 标签: 多学科诊疗模式 结直肠癌术后造瘘口 护理教学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