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药物及保健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医药保健品广告铺天盖地而来,药店愈开愈大,许多人往往根据媒体广告的片言只语和亲友邻居的"现身说法"购买药物和保健品.殊不知,当很多人排长队挤着去购买一大堆药品(保健品)的时候,因滥用药物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将大量增加.药物肝病的病例日益增多就是证明.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保健品 药物不良反应 发生率 滥用药物 药品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却出现了滥用药物以致耳聋的现象,药物耳聋一经发生,治疗十分困难,值得人们重视。

  • 标签: 药物性聋 药物性耳聋 生活水平 滥用药物
  • 简介:近日,武汉市一位姓林的男子,吃药吃出了胃出血。林某一年前得了风湿性关节炎,每当关节疼痛,他就会到离家不远的药店买止痛药吃,半年来一直如此。近来,他吃药后感到恶心,有时还反酸,食欲减退;可他却没有放在心上。哪知到了上月中旬,他发现一连三天大便呈黑色,到第四天还吐了一口血,赶忙上医院就医。经胃镜检查,医生确诊老林是因长期服止痛药引的出血性胃炎。

  • 标签: 药物性胃炎 吃药 风湿性关节炎 出血性胃炎 关节疼痛 食欲减退
  • 简介:患者男,64岁.因确诊肺癌3个月、胸闷半月,于2001年9月7日入院.查体:T37.4℃,R20次·min-1,BP145/100mmHg,神志清晰,精神尚佳,中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左胸廓饱满,左肩胛下线第5肋以下呈实变征,左上肺、右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心、腹检查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Hb79g·L-1,WBC5.3×109·L-1,L0.70,肝、肾功能、血糖、心肌酶谱无异常,Na+130mmol·L-1,Cl-90mmol·L-1,ECG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前列腺增生症.诊断:1左下肺癌并胸膜、肺内转移,阻塞性肺炎,小细胞未分化癌.2高血压病Ⅱ期.3前列腺增生症.入院后给予舒他西林(舒氨新)3.0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bid,依那普利5mgbidpo.入院第3天午后,患者出现精神恍惚,表情呆滞,回答不切题,自言自语,行为异常.

  • 标签: 依那普利 药物性脑病 药物不良反应 肺癌 合并症 高血压病
  • 简介:<正>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受药代动力学、遗传因素、肝细胞酶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一些药物因肝功能减退、肝药酶活性较低,在肝内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缓慢。半衰期明显延长,引起肝毒性作用。由于药物损伤肝细胞或增加肝脏负担而出现的主要症状有:药物肝炎,黄疸,肝功能异常,肝脂肪变性甚至肝硬变,肝萎缩。可导致肝功能

  • 标签: 药物性肝炎 肝损害 肝功能异常 药代动力学 两性霉素B 肝细胞
  • 简介: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肾脏血流丰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积很大,近端小管细胞对多种药物兼有分泌和重吸收作用,肾脏髓质的逆流倍增机制使髓质和乳头部的药物浓度明显增高,肾脏排泄药物时,肾内多种酶的活性可被各种毒性物质抑制和灭活,以上肾脏解剖、生理

  • 标签: 药物性肾损害 防治 发病机理 临床类型 急性肾小管损伤 急性间质性肾炎
  • 简介: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药物进入人体后,一般多在肝脏进行代谢.当今,疾病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在品种上越来越多,使用频率有升高的趋势,给肝脏带来的损害也日益增多,给病人招致麻烦,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人对临床上发现并证实的97例药物肝脏损害病例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

  • 标签: 药物性肝脏损害 临床研究 临床工作者 疾病治疗 临床用药
  • 简介:药物的代谢过程中,可能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作用,对肝脏造成损害;也可能因机体对有关药物的特异性反应而导致肝损害[1].近年来,随着新药开发和应用的速度加快,以及患者就医率的提高,药物肝病的发生率也日益增加.本文总结了解放军88医院1998年4月~2003年4月收治的药物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加深临床医生及药师对药物肝病病因和预防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肝损害 肝病 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抗结核药物肝炎中的作用。方法84例由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肝炎患者均停用抗结核治疗药物,在护肝治疗基础上分别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n=42)和肝泰乐(对照组n=42)进行治疗,4周为1疗程;对两组患者肝损害情况(A1月、AST、TBIL)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及好转40例(95.2%),对照组治愈及好转31例(73.8%),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肝功能监测;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肝炎疗效显著。

  • 标签: 结核 药物性肝炎 复方甘草酸苷
  • 简介:目的探讨47例药物肝炎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47例药物肝炎住院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标志以及治疗转归做出综合分析.结果引起肝病的相关药物中抗生素类占23.4%(11/47),中药及解热镇痛药各占21.3%(10/47)、抗肿瘤药占10.6%(5/47)、抗结核药及H2受体拮抗剂各占8.5%(4/47)、其他占6.4%(3/47).临床表现为急性肝炎44例,慢性肝炎3例(主要有乏力、纳差、黄疸和转氨酶升高).经停药并给予保肝治疗,45例预后良好,1例发展至肝硬化,1例因重症肝炎而死亡.结论应重视药物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药物性肝炎 临床特点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30岁。因咽部疼痛,于2001—05—16晚19时许服用土霉素0.5g(未服用其他药物)。约2h后,自觉躯干、四肢皮肤瘙痒、出现红色斑疹。次日晨继续服药,皮疹逐渐加重,泛发全身,并出现散在的松动性大疱,部分擦破后渗液,于当日11时入院。体检:体温38.1℃,脉搏102/min,血压97/60mmHg,颜面、躯干、四肢泛发性暗红色斑疹,松弛性大疱,部分大疱表面破

  • 标签: 药物性疱疹 土霉素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抗结核药物肝损害患者159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内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内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每日1次,为3周。结果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83.7%和对照组为80.8%,(P>0.05),而在血清总胆红素复常率上治疗组76%优于对照组63%(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害是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肺结核 肝损害
  • 简介:不少人的营养不良症往往容易从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等饮食上寻找原因,却常常忽视药物营养不良因素。其实,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引起消化性营养不良。有些药物作用于肠道,阻碍了消化吸收的正常功能,导致脂肪性腹泻、蛋白丢失、维生素缺乏、水盐代谢紊乱等。如新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等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导致巨细胞性贫血,新霉素还可使肠道内对脂肪和钾、钠、磷等元素的排泄增加;四环素、阿斯匹林等可使维生素C从尿中排泄加速;

  • 标签: 营养不良症 药物性 维生素缺乏 巨细胞性贫血 药物作用 水盐代谢紊乱
  • 简介:<正>由长期滴用滴鼻净引致的药物鼻炎,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治疗所需时间较长。有人用非吸收性激素进行下鼻甲注射,虽奏效较快,但有一定危险性。近几年来,我们应用口服ATP治疗药物鼻炎,能在3天内解除患者鼻塞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药物性鼻炎 滴鼻净 治疗方法 下鼻甲注射 性激素 鼻粘膜
  • 简介:目的:分析致肝损害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预后,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临床各科药物肝损害的报表111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例药物肝损害中男58例,女53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2岁,平均(46.96±16.67)岁.涉及药物77种,抗菌药居首位占16.22%(18/111),激素及其有关药物占第二位,为15.32%(17/111),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中药和抗肿瘤药居第三位,均占10.81%(12/111).临床分型:肝细胞型损伤40例(36.04%),淤胆型肝损伤43例(38.74%),混合型肝损伤28例(25.22%).结论:致肝损害的药物品种较多,虽然发现、治疗及时可痊愈或好转,但近半数病例起病隐匿.因此,定期检查肝功能,早期诊断,及时停药与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病例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药物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病变,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本文对1996年8月—2004年7月因服药引起消化道症状,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急性胃粘膜病变39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胃粘膜病变 药物性 消化道症状 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