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梅毒特异抗体与非特异反应素双阳试验与临床诊断梅毒的相关性。方法对梅毒高危人群进行监测,首先用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抗体确定是否感染梅毒,再用TRUST试验筛查是否是现症带菌者。统计1307例梅毒血清试验结果。结果1307例样本中梅毒特异抗体ELISA试验阳性83例,而TRUST反应素与ELISA试验双阳性14例,对14例实验室诊断正在感染梅毒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有临床症状者2例,其他12例没有任何梅毒临床表现。结论要根据TRUST反应素与ELISA试验双阳进行实验室诊断隐性梅毒值得商榷。

  • 标签: 梅毒 特异性抗体 非特异性 反应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特殊感染手术间的流程管理,规范手术室的特殊感染手术管理。方法探讨分析特殊感染手术的流程管理与感染控制。结果通过对感染手术的流程管理分析,使感染手术的流程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结论特异感染手术的感染控制是一项系统而严密的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严密的部署,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特异性感染 手术配合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非特异ST—T改变的类别、临床意义。方法用心电图仪配合体检分析ST—T改变。结论根据ST段偏移的幅度、形态,T波低平、倒置的程度、部位,结合临床资料,以判定其临床意义。

  • 标签: 心电图ST&mdash T改变 非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就小儿过敏性哮喘进行特异免疫治疗。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00例小儿过敏性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免疫治疗,不再采用其他的抗过敏类药物,而只采用脱敏液进行治疗。结果200例治疗组患儿显效111例(555%),有效83例(415%),无效5例(25%),总有效率为975%;200例对照组患儿显效15例(75%),有效39例(195%),无效146例(730%),总有效率为27%,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小儿过敏性哮喘的特异免疫治疗疗效较好。可有效地减少复发,缩短治疗时间,缓解症状,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小儿 过敏性哮喘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开始为ST段,反映心室去极化终末至复极化开始之间的无电位变化时段。心电图学ST段偏移机制是心动学上的一个难题,理论上正常ST段不应发生偏移,因为在心室复极的2相平台期,无明显的电位差,但实际上即使在正常人在复极的早期即存在一定的电位差。T波在心电图上代表心室的复极电位。在心室复极时,大多数的心脏复极电位均相互抵消,故T波实际上反映未被抵消部分的心室复极电位差。心室去极化顺序是从心内膜到心外膜,正常的心室复极化电位则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扩散,去极化与复极化的电流方向是一致的,所以,T波极性和QRS波群的极性,正常时应是一致的,心室复极化过程为何不是从最早的去极化区(心内膜)开始,而是从最后去极化(心外膜)开始,原因有很多种,就目前而言主要与心肌电张力梯度有关。

  • 标签: T波 心内膜 心外膜 损伤 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比率(fPSA/tPSA)即%fPSA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时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泌尿外科200例住院、门诊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的tPSA、fPSA,并计算%fPSA。将其分为健康组、前列腺良性增生组及前列腺癌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与健康组和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的%fP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良性增生组和健康组%fP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PSA值结合临床情况为前列腺良性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在tPSA处于灰色区域内时。

  • 标签: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率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安市近一年时间内过敏患者过敏原筛查结果的统计,了解该区域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选用AllergyScreen试剂盒,对1819例过敏患者进行血清特异IgE检测。结果检测出过敏原阳性患者839例,占总测试数目的46.12%,MX1(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DX(户尘螨/粉尘粉)及Wx(矮豚草/蒿葎草)为主要过敏原,总IgE水平与特异IgE水平不相关。结论通过对过敏患者血清特异IgE水平的检测,霉菌类(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是临安地区变应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

  • 标签: 过敏原特异性IgE 检测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辛伐他汀-9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的关系。方法对54例辛伐他汀组服用辛伐他汀6个月和7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服药前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f/t-PSA)、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年龄和体质量指数的观察。结果服药前两组比较.除总胆固醇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比较,PSA、f/t-PSA、总胆固醇明显下降(P〈0.011。服药前后两组分别比较,辛伐他汀组服药后较服药前PSA、f/t-PSA、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沪〉0.05)。服药前后t-PSA、f/t-PSA、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差值在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辛伐他汀可以降低血PSA水平,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辛伐他汀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中老年
  • 简介:以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为实验对象,探讨自组中药方剂(复方A)水煎剂对鲟鱼体内部分非特异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将1+龄施氏鲟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每日按1.1g·kg-1体质量口灌给药,连续7d。给药结束后,每组取10尾鱼高温30℃热刺激2h后,与常温22℃实验组共同采样,测定鱼血浆中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连续7d口灌复方A有效提高了施氏鲟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促进了白细胞吞噬作用;在高温应激条件下能调节机体做出快速应激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对部分组织中溶菌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复方A 施氏鲟 非特异性免疫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血清中总IgE和特异IgE抗体水平,为更好地诊断和避免进一步接触过敏原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50例患儿进行血清总IgE和特异IgE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其中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13例,占26%;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31例,占62%,食物组阳性率以牛奶、鸡蛋白为最高。结论通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中总IgE和特异IgE抗体水平检测可确认过敏体质和找出致病过敏原,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诊断信息。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过敏原 总IgE 特异性IgE
  • 简介:目的研究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umorspecificgrowthfactor,TSGF)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比青岛市肿瘤医院2001年10月至2012年3月2904例恶性肿瘤患者及3340例良性肿瘤患者行TSGF检测的阳性率。结果所有恶性肿瘤患者TSGF检测阳性率为76.2%,其中胰腺癌阳性率最高,为92.0%。良性肿瘤患者TSGF检测阳性率仅为1.1%,明显低于恶性肿瘤患者。结论TSGF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恶性肿瘤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阳性率 诊断
  • 简介: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是烯醇化酶的一种同工酶,其特异地存在于神经元、神经内分泌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内,其他脏器及脑脊液中的分布水平不及中枢神经系统的1%。由于NSE是神经元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生化标志物,

  • 标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标志物 神经系统损伤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了解常见的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IgG抗体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探讨检测食物过敏原特异IgG抗体在一些慢性疾病的诊断与预防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IgG抗体水平。结果:患者血清食物特异IgG抗体总阳性率65.1%,7种食物特异IgG抗体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蛋清/蛋黄最高。不同年龄组过敏食物比较有一定特异。结论:对慢性荨麻疹以及其他慢性病的病人应做食物不耐受抗体的检测。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食物不耐受 IGG
  • 简介:摘要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开始为ST段,反映心室去极化终末至复极化开始之间的无电位变化时段。心电图学ST段偏移机制是心动学上的一个难题,理论上正常ST段不应发生偏移,因为在心室复极的2相平台期,无明显的电位差,但实际上即使在正常人在复极的早期即存在一定的电位差。T波在心电图上代表心室的复极电位。在心室复极时,大多数的心脏复极电位均相互抵消,故T波实际上反映未被抵消部分的心室复极电位差。心室去极化顺序是从心内膜到心外膜,正常的心室复极化电位则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扩散,去极化与复极化的电流方向是一致的,所以,T波极性和QRS波群的极性,正常时应是一致的,心室复极化过程为何不是从最早的去极化区(心内膜)开始,而是从最后去极化(心外膜)开始,原因有很多种,就目前而言主要与心肌电张力梯度有关。

  • 标签: T波 心内膜 心外膜 损伤 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前列腺癌(PC)患者86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12例、健康人60例进行血清f-PSA、TPSA进行检测,计算f-PSA/TPSA的比值,对检测数值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受检者血清f-PSA及TPSA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C组与BPH组比较,f-PSA及f-PSA/TPSA比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SA值升高不明显时,若以PSA>4.0μg/L作为早期诊断PC的标准,其敏感性和特异均较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和健康组(P<0.01)。结论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作为前列腺癌的监测指标,临床常用于前列腺良性与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并对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减少屋尘螨变应原特异免疫治疗(SIT)的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病人依从性,以便更安全实施SIT。方法在标准化屋尘螨特异免疫治疗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并对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程度进行前后对比。结果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后SIT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经两个独立样本率的u检验,p≤0.05,有显著意义。结论SIT过程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降低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SIT安全有效实施。

  • 标签: 免疫治疗 特异性 尘螨 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基金项目上海市徐汇区医学课题(ZKKT201110)摘要目的探讨特异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生活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及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特异免疫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第14周,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18月和第36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78%和867%,明显优于对照组478%和267%,均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为89%(8/90),明显低于对照组911%(82/90),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36月观察组VAS各项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取特异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相对于常规治疗疗效更佳,能够改善患者远期疗效并减少复发率,使患者预后生活品质得以提升。

  • 标签: 特异性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 发病率 生活品质Specific immun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